文/戴口罩 by Dai Kouzhao
2021 年的秋季拍卖会已经走进尾声,是时候来盘点一下这个季度的拍卖了。
然而单拎出一个时间点尚看不明白。若要谈2021 年秋拍,就不能不结合从2020 年至今的几次大拍季一道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条上下变化的市场曲线,未来的市场信号也或许暗含其中。
2020 年是近十年来的赏石大年,但事情的起点其实是一个黑天鹅事件——美国奥氏资本调查案的余波。
2014 年,美国爆出奥氏资本一案,导致其背后的投资方兹夫家族面临资金困境,开始陆续释出其父亲、传媒大佬比尔·兹夫(Bill Ziff Jr.)“十面灵璧山居”的藏品。比尔·兹夫专攻东方艺术,但赏石并不是重心,他擅长的乃是御窑瓷、古书画和古家具。这些年他释出的诸类藏品在拍场上屡屡过亿,2020 年轮到了最具标志性的收藏——明人吴彬绘“十面灵璧图”。
2020 年,因为疫情影响,各大拍行的春拍都被延误,北京保利也不例外。于是他们索性将传统春拍升级为保利十五周年拍卖,办得隆重而精致,遂有了热闹非凡的“十面灵璧山居专场”。又赶上一桩巧事:保利专场开拍前两天,中贸圣佳专场上成交了一方800 万元的明代灵璧石山子,打破了赏石在拍卖场上的记录。这一高价,相当于经济学上的“锚定效应”,连带保利专场上的赏石类拍品水涨船高。最终的结果是,不但吴彬的十面灵璧图以5.12亿元的高价成交,且专场上的黄易题铭“锁云石”也创下了1345.5 万元的新纪录。
一时之间,街头巷尾处处谈的都是赏石,它俨然成为沉闷拍场上的新曙光。
然而回顾2020 年的这次大拍,也有必然,也有巧合。若无《十面灵璧图》加明代灵璧石山子的双重光环笼罩,“锁云石”恐怕也难以在那个疫情变化的时势里拍出如此高价。
以上这些是10 月发生的事。短短两个月后,传统的秋拍季就到来了。趁着赏石热的东风,保利在秋拍上推出了“小孤山馆藏书画暨文房名品专场”。小孤山馆的古代赏石,在坊间传闻中屡屡被誉为“当代冠冕”,其来源清晰、著录权威,况且又是第一次以专场形式见诸拍坛,意义非同一般。半年之后2021 年春拍,西泠拍卖也将赏石作为文房杂项板块的重点,宣传和预展上都给予了相对重视。所以这两次拍卖,在行内人眼中是试水,用以检验赏石是否真的具有市场价值。但因为种种原因,两次都没有再延续十面灵璧山居专场的风光,被寄予厚望的小孤山馆藏石中的几件传承有序的名石,均未过百万,比之昔日“锁云”的辉煌,来了个大跳水。西泠的情况就更不用多说了。接连两场的冷淡,又给刚刚热起来的市场浇了一瓢凉水。
所以总体来看,这两年的拍场行情——赏石走了一条过山车一般的曲线,这便是我们目前正在面临的情况。对拍卖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伴随着国潮风,审美渐趋回归中国趣味,赏石的应用场景也增多,确实称得上潜力板块。但是眼下的行情天一脚地一脚,且如今国内整体经济压力大,或许并不是操作赏石的好时机。
以上絮叨这些,是为了表明2021 年秋拍所面临的整体状况。我们能够看到:2021 年的秋拍,基本所有的传统大拍行都没有赏石的专场,却都提高了赏石的比重,少量释出以试探市场反应。而今年初次登陆北京的博乐徳拍卖和北京巨力虽然各推出了两场赏石专拍,但这四个赏石专场背后的策划团队其实是同一家,所以这个数据并不宜融合在整个秋季拍卖中来看。
先来看传统大拍的赏石部分,首先是北京保利的“息壤—文石箑骨及诸家藏文房清供”专场。82 件拍品中一共有12 件赏石,均为传统古典赏石风格,成交价普遍不高。唯有Lot 6507 明-清 灵璧石“琚云”磬以48.3万元成交(含佣金),令人瞩目。
题铭:琚云。传为来禽馆旧物,幸偶得之。石坚且黝,悬击为磬,鸣球金石之音欢,石为淄州所出,质似玉,为记。康熙丁巳春日。嵩斋,“潘”、“雨六”。
天然灵璧石,多面可视,如伏若踞。色黑如漆,光湛莹朗,质如腊脂,间有白脉纹理,温润如玉。石面沟壑纵横,遍布皴皱,中有透空接连的巉岩孔洞,曲折幽微,引人入胜。悬挂作磬,叩击之,锵然有声,响韵悠扬,如玉磬共鸣。观此灵璧,则顽、拙、丑、怪、灵、巧、秀、奇之美,兼而有之,数百中无一二矣。采石灵璧以为清赏,起于唐,盛于宋,以其品贵,视若拱璧,徇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致力购求,明人文震亨《长物志·品石》:“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二种品甚贵,购之颇艰。大者尤不易得,高逾数尺者便属奇品,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最佳。”
潘伍云,字雨六、号蒿斋,乐陵城西潘家人。清康熙贡生。自幼嗜书画,曾收藏明代书法家邢侗《来禽馆真迹》石刻。文章拔萃,尤精画道。康熙十二年(1673 年)以诸生应诗画选,“钦定第一”。因不想以艺得官,竟告归。著《画史》二卷,《山左诗续抄》一卷。《历代美术家辞典》中有传。
中国嘉德的多个专场均有赏石。其中“案上云烟——文房雅玩”专场有4 件,“芸窗清供——台湾藏家精选文房珍品”专场6 件,“屏间雅赏——文房珍玩”专场14 件,“瓷器及古董珍玩集萃”专场2 件。
比较受到关注的有清早期·钱大昕铭昆丘赏石和清早期·黄宾虹铭赏石山,在拍前有多家媒体宣传。后者以48.3 万元(含佣金)成交,前者也以23 万元(含佣金)成交。
钱大昕铭昆丘赏石,形态傲立,轮廓跌宕多姿,石体孔洞相连,天然成趣。细观山之峭拔,石之嶙岣,靡不毕具,望之如米家云山,意趣盎然。原配底座,题刻隶书“昆丘”,行书“此石得于鹿城玉峰山马鞍山中,举世独夺巧石也。嘉定钱大昕。”印文:竹汀。
中贸圣佳今年的秋拍移到了上海举办。其中“方物——古代文人书房长物”专场有8 件赏石,Lot 2401 清早期·珍珠灵璧小砚山和Lot 2402 清早期·灵璧小砚山两件分别以66.7 万元和55.2 万元高价成交。来源一栏均标注的王一平旧藏。但价格最高者还是Lot 2423 明·五彩灵璧山子,以75.9 万元成交。
王一平何许人也,其旧藏为何引人注目?
王一平(1914 ~2007 年),山东荣成人。曾任上海市市委书记,副市长,市五届政协主席,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委员,上世纪50 年代曾短期兼任上海博物馆馆长之职。
王一平在上海任职期间,利用业余之暇收藏古代书画、艺术品,斋名“海隅文房”、“海隅书屋”、“小方壶石室”,为海派收藏名家。“海隅文房”中文房杂件之收藏,虽不比书画之丰富,但胜在精。其一源于王一平以“真”为首的收藏理念,他对每件藏品都严格把关,且常请教于身边精于此艺的名士,重重筛选之下,必皆为精品;其二则源自王一平与一众名家的交游,其收藏中多有谢稚柳、唐云、徐孝穆等人为之题画、作刻的雅玩,物即珍巧,兼存雅士之题款,更显难得。
清早期 钱大昕铭昆丘赏石
明 五彩灵璧山子
宋坑小方壶
太华一卷
预展现场
王一平在晚年时,逐渐停止了藏品购入,转而将自己的藏品整理、捐赠。如近年来大家熟知的上海博物馆藏“宋坑小方壶”就是王一平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如今已经是上海博物馆的扛鼎之石了。
以上是传统大拍行的赏石拍卖(截至发稿,西泠拍卖尚未举行秋拍)。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之前说到的四个赏石专场,虽然分在博乐徳和北京巨力两家拍卖行举行,但其实是同一个幕后团队(CHIYUN 栖云)策划的。在前文所提到的情况下推出赏石专场,其实是十分冒险的行为,何况一连推出四场。
在策划之初,拍卖行业内普遍不太看好,但因为用心打造,结果却出人意料。其中在北京博乐德举办的“城市山林——拨云轩藏古代赏石及文房专场”,其赏石与文房全为拨云轩主人姜玉君多年所藏,来源清晰,多次著录,策划团队也耐心深耕学术内容,发表多篇文章考辨源流。其重点拍品青州太湖石“太华一卷”曾为王己千赏玩并题刻,早在90 年代即已著录出版,是目前市场上罕见的带旁证的名人赏石,最终以59.8 万元(含佣金)成交,刷新了古代赏石中青州案头古石的成交纪录。同时,本场上的诸多赏石及文房类藏品也表现亮眼,如明代王穉登旧藏的“珊瑚洲”也打破了根瘿香几类拍品的成交纪录。对于初次登陆北京拍卖市场的博乐徳拍卖来说,一场拍卖创造两个纪录,是很亮眼的成绩了。
以上这个专场的特色是古石旧藏,因此主打学术挖掘。而该团队为北京巨力拍卖打造的“Enjoy:栖云馆的空间之悦”的拍卖因为全场拍卖都是当代赏石,便改换思路经营美学,重在空间设计。采撷古今中外各时空中曾令人欢愉的艺术品(中古家具、潮玩、书画与赏石等),相互辉映,彼此共鸣,打造出一个无时空感的“纯美空间”。在预展现场,播放着爵士乐,嘉宾们喝着威士忌流连观赏,与常规预展相比打造了更好的欣赏氛围,使外行亦能直观感受到赏石的高雅趣味。最终拍卖的结果也颇为不俗,总成交过500 万元,两件当代赏石皆是百万元成交。
在不被看好的大势中,这四个赏石专场创造了相对合理、稳定的市场成绩,同时也传达出赏石拍卖的两大方向:(1)学术路线,深耕内容;(2)审美路线,取法设计。
相比其他类型的藏品,赏石的赏玩门槛其实极高。这种“高”是隐形的、内蕴的,因此你很难将这种美与价值感直观地“翻译出来”“传达出去”。我相信很多从业人员一定感受到类似的困境:你如何破解行外人“一头雾水”的蒙圈感,让他有路径地进入赏石的世界,并且真实地认同它的好处?
如今赏石市场的波动行情正印证了这个大众心理。拍卖的本质相当于选举,在少数操作得宜的场次上,大家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那么拍品就以高价当选,反之则低价成交或流拍。但是你如果不理解内在逻辑,仅看外象,那么市场行情就变成一条没有道理的过山车曲线了。
所以总体来说,比起关注市场行情好不好。更应当关注的,始终是如何调动更多人的兴趣,发动大家来为赏石投票。
预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