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志权 by Zhu Zhiquan
题名:【草春堂】 石种:玛瑙组合
2006 年暮春,乍暖还寒。在漠北阿拉善左旗,这个中国北方最为著名的观赏石产销集散地,我与三位石友商议,一行四人,一辆越野车,计划以半月时间前往巴丹吉林沙漠中一个叫“佳吉滩”的地方采拾观赏石。
沙漠戈壁滩里是没有水的,我们准备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车后箱装了四大桶饮用水,前往农贸市场添购一些油盐酱醋米面果蔬,带上锅碗瓢盆被褥铺盖,必不可少的帐篷车内已是挤放不下,只得束之高阁缚固在车顶,车辆检修、加满水油,待尽可能的准备充分了,就可以一路西北行,喝“西北风”去了。
翌日大早,司机由自家出发,依次载上我们三人,晨星眨眼之时,我们的车就已驶离了左旗这座尚未睡醒的小城。初启的行程,车内笑语欢声,充满着对此行采石收获的满心期待。
经过巴彦诺日公(一地名)时,我们下车走进一家饭馆,这是临近戈壁滩前的仅有一次饭馆就餐机会。我们吃饱喝足后,稍事休整就继续上路了。再向北,经过苏宏图苏木(苏木,蒙语中相当于“乡”的行政区划),前行数十公里,汽车左拐向南驶离省道,继续向戈壁深处进发,沿途风景,有岩山、有沙包、有沙坑,也有冲沟,更有一望无际的辽阔。随机择一地点停车,我们迫不及待地下车寻石,经短时综合研判,若采集到的观赏石情况不佳,则继续上车前行,当车进入戈壁腹地又数十公里时,我们已处在佳吉滩区域了。日近黄昏,大家下车,通力合作,搭建好帐篷,铺放好各自被褥,树立好灶具烟管,将水、食品等物资逐一卸车。
题名:【金甲一生】 石种:沙漠漆
题名:【峥嵘岁月】 石种:马牙石
第一天的行程,主要是在赶路,一路颠簸,我们腰酸背痛。我在周边拾了些“扎扎”类耐旱带刺、早已枯死的灌木干柴,点火烧水,给大家煮面条。吃罢面条后,在这远离城市喧嚣、寂然无声的夜,我们大家早早睡去。
兴奋的不止我一个,大家皆然,天刚露白,即都醒来。我点燃柴火,为石友们煮起早茶。壶里加些茶饼,再加牛奶,煮沸就是我们的奶茶了,泡上蒙古族石友带来的“其旦”果(一种油炸面点),一碗热茶下肚,四人元气满满。吃毕,各自带上干粮和饮水,背上背包,旋即四向散开采石而去,后出帐篷者负责将搭布取石沙压搭好。
见一美石,弯腰捡起,仔细端详,若不够好,弃之,再向前找。忽而走个S 形路线,忽而走个Z 形路线,又或是直直地走了,寻石时的心情是愉悦的,毫无杂念,一心寻美,一路走去。虽然逐渐加重的背包让人感觉累那么一点点儿,但收获的喜悦和满足感却早已隐盖了肩背的勒痛感。暮春戈壁滩里的风,说来就来,寻石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用口罩、眼罩(防尘境)、头巾将自己全副武装,可如此一来,寻石就大为不便了,却又去不得,风里的沙尘让我视线模糊、呼吸难匀。
见夕阳西下,我在返回驻点之时,石友皆已陆续返回,返回早者,已燃起锅火、烧水、备菜,大家一边合作做饭,一边互相品赏评估彼此所采美石,无论价值几何、奇特如何,无不春风满面、快意不绝,小曲小调加上小酒,这一天就在知足的微醺中谢幕。
在戈壁滩里,水的宝贵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洗碗是不用水的,取驻地周边干净细沙抹锅擦碗,两三遍后,一拍锅碗,干净异常。讲究时,再以干毛巾一抹,此乃沙漠中节水大招也。每日仅一次取少量的洗漱用水,隔三四天取小半盆水洗个脚已属奢侈行为。
一日午后,霎时乌云压顶,天阴一半,风急雨骤,狂风裹挟着豆大的沙石击打着早已站立不稳的我们。我们急寻附近的沙坑趴下,瞬间白天变黑夜。沙尘暴的突然到访让我们猝不及防。它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在沙坑里埋趴了约十几分钟后,天色渐明,风雨沙尘渐小。大家逐一爬起,然只见一个个蓬头垢面,耳鼻口眼里,无处不是“沙先生、尘小姐”的身影。大家互视彼此不成人样的狼狈不堪,哑然失笑。
然没笑几声,大家不约而同地朝着驻地帐篷望去,担心的事发生了,我们的帐篷不见了,后经我们在方圆几公里内的找寻,才陆续将沙尘暴刮跑的帐篷、被褥锅盆等物资逐一找回,却仍有些东西找不回来了,苦笑作罢。经过沙尘暴的洗礼,我们晚餐加肉,倒上烈酒,以示压惊,豪饮的蒙古族石友喝高后飘飘然而哼唱起绵长悠远的蒙古曲调来,我们也击盆敲打、附和哼唱,虽五音不全,但亦乐在其中,忘却了白天的劳累和不堪。
一日,我发现集聚一处的上好的观赏石,随身背包早已装满,不忍弃之,遂出一下策,脱下长裤,将裤管扎好,请上佳美石逐一进了我的裤管,再将裤腰以皮带扎紧,光着我的大小腿异常拉风地肩背返回,好在行走于无人区的沙漠戈壁,也不怕有不雅和耍流氓的嫌疑了哈。
题名:【夜读】 石种:戈壁石
一日,我们四人相约同一方向寻石,已是下午时分,众皆几无收获,顿失了兴致,无精打采哀叹着准备休息,一石友屁股刚落地,即感后腚被石顶痛了,刨开沙子,一方玛瑙质观赏石映入眼帘,大家团聚而来,夺而赏之,啧啧称奇。在寻石无望时,上苍赐予我们继续寻找的盼头,这或许是上苍要告诉我们一个浅显却重要的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时光飞逝,半月的时间匆匆而过,饮水、食品渐已耗尽,到了不得不返回阿拉善左旗的时候了。我们各自将自己所采观赏石做了最后一次去糙留精,以报纸、碎布料包好放入纸箱并胶封好,松开帐篷钉,将帐篷叠好装车,来时一车水为主,回去一车石为主,满满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面庞。为了观赏石,为了对美的追寻与发现,采石过程中虽有些许酸楚,我们却虽苦犹甜、甘之如饴、回味无穷。到此,佳吉滩采石行遂告结束。
一段难忘的美好采石经历,特补记之,与诸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