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凤 张 军 王 萍 路志英
(天津大学 电气自动化及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网上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多,网课也越来越普及[1-3]。目前学生们参与网课的方式,要么以线下课程为主,线上MOOC为辅的教学模式;要么采用异步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或者雨课堂等方式进行线上实时互动的教学模式。以上教学方式均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4-7]。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病毒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轨迹,同时也将大中小学生的返校时间进行了不定期推迟。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回答记者问时特别强调:“一、高教推出的22个线上课程平台的2.4万门课程是多年来精心组织、精心培育、精心遴选的好老师好课,这些课的质量是有保障的。二、特别不提倡、不鼓励、不希望、不建议高校要求每一位老师制作直播课。三、高等学校的在线教学不仅是在疫情期间可以起到救急的作用,而且这也是中国高等学校这几年来一直致力推动的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学习革命。”这便明确告诉了我们两个信号,其一,网上在线教学是将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要持之以恒持续推动的;其二,网课的使用方式要适当,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起到应有的授课效果,是否直播不是关键。
笔者结合为全校非电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电气工程学概论”(简称“电工学”课程),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异步SPOC教学案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受到了学生和同仁们的好评,效果良好。对高等院校中从事教学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就是普遍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自主性、多元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自主性是大学生活动的核心[8]。大学生的学习虽然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但是不像中学生那样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教师课堂讲授要尽量少而精,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要求大学生通过课外自学掌握更多内容。基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教育改革的趋势,在疫情特殊时期下为了确保学生们停课不停学,探索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既是对疫情下的教学救急之举,也应是高教改革的一个尝试。
本着尽量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网络风险的方针,挑选网络稳定可靠、方便好用的线上教学平台组织教学,是最基本的保证。我们的课程选择了基于大学MOOC平台的异步SPOC授课,异步SPOC是指复制一门已经结课的MOOC课程学习内容,教师们可以对源课程原有内容进行修改,按照自己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表进度进行再设计,同时也可以与学生进行在线讨论、答疑。所以组织异步SPOC授课对教师来说是相对容易的,对学生来说上课环境也是不陌生的,因为根据MOOC的上线时间,学生们已经通过各门课程登录过大学MOOC平台进行学习。另外,本课程选用的平台课就是基于本教学组的大学MOOC课程,所以其师生的适应度更高。
本课程采用与大学MOOC课程并行的慕课堂及学生们熟悉的微信群作为异步SPOC的辅助教学。慕课堂在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方面方便易学,教师很容易上手,教师的负担不重,学生们只要会使用微信,慕课堂就会使用,从而减轻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
课前通过微信群发布给学生们的信息包括群规、接下来要利用的不同网络的使用方法及区别、注意事项及学习资源等。课前发布的信息说明很重要,因为不同课程采用的网络授课形式不一样,学生们被各种网络系统包围着,会不假思索地进入各种网络课堂,这种现象在后续的实际课程授课时有所体现。而且在回答学生们的疑问时,也存在着对慕课和慕课堂两种不同上课环境的理解误区,使得学生们在最初的上课中一会儿进入慕课,一会儿进入慕课堂,不知所措。
另外,如果有助教,由助教在微信群中及时发布指导性信息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学生们的很多盲目操作,还可以让授课教师专心于指导教学。
合理安排每次课90分钟的教学时间及课后时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开课前一周提前把四周的教学安排,通过微信群发给同学们,让同学们提前预习每次课的视频课程,并把问题记录下来。以每一周、每一次的上课时间为标题给学生发布具体教学安排信息,例如:第一周第1次课(时间是:2020.2.18,周二8:30~10:05)教学内容安排。给学生发布的教学任务信息既要精炼、又要全面。本案例发布给学生的教学安排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公布网上学习资源,以网上浏览界面为背景,使用界面标注的方法,标清每一步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如图1所示。
图1 第一周第一次的网上学习资源
图1中按照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及测验题三部分标注学习要求。第二步,公布完成如上内容视频学习和测验的最晚时间。第三步,介绍课上互动环节的安排,包括互动时间、互动平台及互动内容。第四步,给出本次课的成绩依据,包括慕课堂或微信群的签到、完成步骤一的学习情况及思考题的参与度。第五步,通知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接收教师布置的作业。
我们把90 min课堂时间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25~35 min,第二部分25~35 min,第三部分20~40 min。前两部分采用学生看视频,把问题发到微信群全体同学一起讨论的方式,鼓励同学们发言,教师不一定要立刻给出答案,学生们自己可能在相互讨论中就会得到答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情况,教师可以课后整理一个带语音播放功能的PPT课件对同学们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最后一部分时间在慕课堂中进行,采用微信群进行补救。在慕课堂进行签到和检测题的测验,检测题的设计要求学生在20-30 min内完成,如果网络出现问题,立即启用新建微信群进行签到,检测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同时发到微信群里。最后剩余5-10 min仍然是同学们的课堂讨论时间,可以在异步SPOC中发起固定问题讨论,也可以在微信群进行自由讨论。
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们多渠道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校外同名课程的网络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学习。例如结合本课程情况,为学生们推荐大学慕课平台上由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大学开设的“电工学”及“电工电子学”的课程信息。另外本课程虽然是为全校非电专业开设的一门关于电气工程的专业基础课,但该课程涵盖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电气工程专业大二及大三的专业基础课,对于追求深度理解的学生们,教师还应就具体的章节推荐相关的慕课学习。例如,对于较难理解的变压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两章内容可以参考大学慕课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电机学”课程的相关章节;对于难学的模拟电子技术可以推荐大学慕课中天津大学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相关章节;对于数字电路知识,可以推荐大学慕课中浙江大学的“玩转数字电路设计”课程等,推荐给学生的慕课程,一定是教师事先看过、学过且精心挑选的优秀课程。
借助优秀的网络资源,打破以往的只能上本校教师课程的局限,同时借助疫情这个时机,学生们此时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多看、多听、多学及多思考,其实更有利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的一个锻炼机会。
这种SPOC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考核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考核多集中体现在学生们对习题的解答上,一份试卷,一些固定题目,来判定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其实是不客观的,无法反映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为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本课程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考察进行两个层次的组织,第一次层次即基本作业,以课后题为主,教师对这部分内容不给予评判,而是将权力交给学生们自己。第二层次是教师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考查,以教师为主展开。
1) 关于作业提交说明
第一步,学生在纸上完成作业;第二步,用教师滞后发布的作业解答自行批改,要求留下批改痕迹;鼓励个性化求解,鼓励对答案提出质疑,鼓励在作业纸上提出想问的相关问题;第三步,学生拍照作业上交给各班班长,由班长统一打包转发给教师;第四步,教师审核作业,给出成绩。
2) 关于作业的提交时间(以本课程为例)
周一上课前交作业,一周交一次。
3) 作业答案的公布
周一留作业,周二发布,周三的作业,周四发布。
评判以基本分(满分100分)和加分为计。分值项如下:格式规范,书写整齐(10分),完成作业(50分),独立完成作业(10~30分),自行审核(10分),有独立见解,提出问题(5~20分)。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察:
1) 知识点的梳理
让学生们自己学会梳理学到的知识点,先以章节为单位,最后将所有章节贯穿起来,每个章节知识点基于课内及课外的学习构建该知识点的思维导图[9]。加分项体现在个性化、全面性、创新性及探索性方面。举例说明,图2给出了电路问题一章的基本思维导图,但每一个小分支都可以进一步延伸,延伸的好坏会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扩展知识的获取上。教师要在学生整理的基础上不断启发学生,将学生引领到更深层次的知识挖掘。每一章交一份思维导图。
图2 电路问题知识思维导图
2) 知识点的应用
将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本专业的研究方向结合,设计一个项目,要求具有原创性、专业性、研究性、创新性,按照小论文格式撰写。最后制作PPT以翻转课堂的形式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展示。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从原创性、专业性、研究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给予评判,每项占25%,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最后由每位学生和教师给出每个项目的成绩。学生最后需要提交各个章节相互关联的思维导图及小论文。
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三部分,基本课后作业即第一层次考核约占30%,第二层次各章思维导图约占30%,小论文约占30%,其它约占10%。
以“电气工程学概论”为案例,探索了完全的线上教学方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依然可以继续探索实现,减少教师的过多干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推崇学生个性化培养是今后的培养趋势。基于此的高教改革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充电,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才能应对今后高教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