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真民 宁海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我是一名基层人大干部,从事人大工作已经多年,在人大代表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履职过程中,对“情怀”、“学问”与“集体力量”三个关键词特别有感想和体会。
当前,按部就班做好县乡人大工作比较容易,但要高质量发挥人大作用,却是不容易的。原因有三:一是县乡人大没有立法权,监督是主要工作,但缺乏监督刚性,存在“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情况,影响了人大干部制度自信。二是县乡人大的硬性任务不多,弹性空间较大,工作排多排少没有严格界限。三是县乡人大干部普遍年龄偏大,一些干部存在“二线”思想。这个现状的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县乡人大干部要全身心投入工作,就需要一种“情怀”。我觉得这种“情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守正”,工作上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守好本分,做好规定动作,管好分内之事,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第二个层次是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对人大制度、人大工作的初心使命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创造性开展工作,能出创制性成果。第三个是最高层次,就是要有“人民情怀”,对人民群众特别有感情,坚持为民履职、为民办实事,把群众“急难愁盼”时时刻刻放在心上,以实实在在的工作,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我觉得这三个层次之间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只有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放在国之大者、放在初心使命的高度去认识,把维护民权民利作为行权履职的根本去认识,才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投入人大工作。
宁海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徐真民。
我认为知识和学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道什么、知道多少是知识,而做学问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叫学问。做学问不光能看出问题,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更要想方设法去推动落实。这与做人大工作是一个道理。因为宪法和法律对人大制度的规定比较原则,定性规定多、定量规定少,做什么规定多、怎样做规定少。这就要求做人大工作,要善于创造相应的载体和工具,将宪法和法律的原则性规定、上级的政策性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落细落实。比如,调研是人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要通过调研把问题搞清楚,还要把对策办法找准,更重要的是还要充分运用各种监督手段,推动问题解决。特别是如何通过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确保党委重大决策部署、法律法规全面实施,更是一门学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创造性开展人大工作。要做好人大工作这门“学问”,我认为要增强三个能力。一是要增强政治辨别能力。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政治站位必须高,要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只有得到党委的重视支持,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结果。二是要增强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基本功,要勤调研、善调研,要与人民群众交朋友,确保调研报告真实反映基层和群众的心声,找准法律政策规定与群众呼声的结合点,提准对策意见。三是要增强工作创新能力。善于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打好组合拳,提高监督实效。多做创造性探索,通过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多出制度性成果,更好地推动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让人大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
调查研究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功。
人大作为一个集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这是关键少数。二是全体人大代表。三是代表身后的广大人民群众。这个集体的特点是思想多元、诉求多样。集体行权是人大工作的基本原则。如何让这个集体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是对人大常委会组织能力的一大考验。因此,我认为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最大的着力点是增强组织力。一是重点抓好常委会组成人员这一关键少数。要切实加强政治建设,经常性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政治责任感和业务能力水平。特别是要深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增强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对集体作出的决议决定、通过的审议意见,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二是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是法定职务,也是人民的代言人,人大常委会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服务保障代表履好职尽好责。要认真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不断扩展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渠道,让广大代表在参与常委会工作中得到充分尊重、充分发挥作用,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三是做好民主与民生两篇文章。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要把民生作为人大监督的第一议题,公开向社会征集监督议题,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在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方面加大监督力度,推动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之,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工作举措、各种平台渠道,把常委会组成人员、全体人大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成一股绳,汇聚成集体的磅礴力量,共同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人大贡献,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