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管理视角下企业财务状况质量指标建设研究

2022-07-29 11:23:52乔永波副教授博士刘宁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商业会计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业务管理质量指标存货

乔永波(副教授/博士)刘宁(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一、引言

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对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弱有效性阶段,因此,强化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我国资本市场当前发展中极为关键的重要战略性问题(张新民等,2019)。提高企业质量首先需要确定企业质量评价工具,目前对企业质量评价主要采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和简单的财务指标评价两类方式。张新民(2003)提出了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他认为不能忽略企业的各种情景因素及其经营活动的异质性对会计信息造成的影响,因此相对于已有的企业质量评价理论,该理论确实能为系统评价上市公司质量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支持。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强调的是会计指标之间的关系,未与企业战略相结合,也未与企业的管理活动相结合,更没有考虑企业具体经营环境的差异性”。而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以“股权结构、经营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后果和管理质量”为分析路径,通过资本结构质量、资产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等四个维度,解读企业的资本引入战略、资源配置战略、战略实施效果和战略支撑能力,透视企业的战略规划与执行、核心竞争力、管理模式、风险、价值及未来发展趋势,考察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治理效率。本文认为,相对于其他评价方式,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理论更为全面、动态,具有鲜明的优势,应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当然,构建财务状况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将是一个不断探索与改进的过程,该理论尚处于发展时期。因此,本文试图构建新的财务指标以期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状况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该理论应用更为广泛。

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主要考察企业管理质量及治理效率,治理效率方面已有集中且全面的指标体系,但在反映管理质量指标建设方面尚有研究空间:张新民(2010)把企业管理质量划分为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及市场管理等三大类,而现有企业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主要集中于资产管理,因此本文聚焦于业务管理指标的构建。比较权威的业务管理定义来自于美国管理学家Chase.R.B,他认为业务管理是选择、设计、运行、控制和更新生产系统的管理活动,但该定义没有对业务管理进行明确分类。我国资本市场融资需要企业发布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把业务管理划分为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及销售管理等三类,这种分类方法与财务指标评价的应用环境相契合,因此本文参照以上思路,将业务管理分为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和销售管理三类。

综合以上,本文基于企业财务状况基础理论并结合业务管理相关内容,试图构建反映企业业务管理的管理质量评价指标,该研究有利于完善企业财务状况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深化企业管理质量分析理论,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高质量企业为投资决策作参考,也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业务管理质量视角下企业财务状况指标构建及评价路径分析

Philip B.Crosby(1962)首先把质量这个概念用于企业管理,他认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好与坏来评判,张新民沿袭该核心思想并将其应用于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构建评价业务管理质量的财务指标也将秉承这一理念,即业务管理质量反映企业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实际产生的效果与预期效果间的吻合程度,吻合程度越高,业务管理质量越高,反之则越低。

市场总会出现一些优质企业,这些企业在业务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形成独特优势,并充分运用这些优势使自己成为业务典范,业务典范拥有的这些优势进一步集成化、标准化,最终形成成型的、能供其他企业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体系,这些完整体系就成为了业界认可的业务模式。企业财务报表用来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及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即财务报表所包含的信息能系统反映企业的主要管理特征和管理质量,从而实现业务模式的财务化分析。因此,可以依照“业务模式-财务指标”路径构建业务管理指标,并依照“财务指标-业务模式-企业优势-质量评价”路径评价企业业务管理质量。本文分别就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及销售管理环节进行财务指标构建。

(一)采购管理质量指标构建及评价。

1.采购模式与财务数据关联度分析。本文参照李恒兴、鲍钰(2014)的成果,将企业采购模式分为订货点采购、JIT采购、MRP采购、供应链采购、招标采购、电子商务采购等。采用订货点采购的前提是物料消耗率与采购提前期不变,适合于客户未来需求量连续而且稳定的情形,其财务数据表现为存货、固定资产比重较高,存货周转和资产周转速度慢。JIT采购往往适用于采购物料质量稳定、小批量多品种的采购,其财务数据表现为存货、固定资产比重较低,存货周转和资产周转速度快,营运资本较高。MRP采购的前提是企业已经实施MRP系统,适用于大批量的采购,其财务数据表现为存货、固定资产占比较高,但存货周转率和资产周转率保持较高比值。供应链采购一般适用于具有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采购方往往具有较强话语权,财务数据表现为存货较少,流动负债较多。招标采购适用于比较大的贵重设备或大额物品,或是一些技术要求复杂、有特殊专业要求的采购,其财务数据表现为企业存货周转较慢。电子商务采购具有采购广泛、及时的特点,其财务数据表现为企业存货较少。

2.采购管理质量指标构建。订货点采购模式多适用于存货、固定资产比重较高的重资产企业、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等;JIT采购模式多适用于存货、固定资产比重较低的互联网企业、传媒企业和一些依靠强大品牌获取利润的高档服装、高档酒等生产企业;供应链采购多适用于供应链内部的企业;MRP采购多适用于存货水平较低且实施MRP系统的企业;招标采购多应用于存货周转速度较慢进行政府采购的企业;电子商务采购多适用于安全库存少、采购周期短的大型企业集团。可见,尽管与企业采购模式相关联的财务指标有很多,但仍多集中于存货,存货周转期是判断其特征的主要指标,因此本文选用存货周转期作为评判企业采购管理质量的指标。存货周转期=存货/营业收入×365。存货周转期原本用来判断营运资金利用效率,但此处用来推断企业采用的采购模式。

3.采购管理质量指标评价。评价采购管理质量,首先,根据存货周转期指标判断企业可能采用的采购模式。企业存货周转期数值较大,对应的采购模式为存货周转较慢的订货点采购或招标采购;存货周转期数值较小,对应的采购模式为JIT采购、MRP采购、供应链采购、电子商务采购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次,根据企业采购模式与企业优势关联度分析企业可能表现的优势。企业往往根据自身经营特点或竞争优势选择匹配的采购模式,也就是采购模式可透视出企业可能具有的经营特点或竞争优势。最后,判断企业业务管理质量。采购管理质量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采用的采购模式,而采购模式又能透视出企业可能具有的采购特点或采购优势,这样就可以分析企业可能表现的优势与企业实际的优势是否吻合,吻合程度越高,则采购管理质量越高。

(二)生产管理质量指标构建及评价。

1.生产模式与财务数据关联度分析。本文参照孙成志、刘明霞(2009)的成果,将企业生产模式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大量生产模式的企业采用的专用设备、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但研发水平并不高,其财务数据表现为研发费用、管理费用、无形资产较低,存货、固定资产较高;批量生产模式的企业既需要一定的研发能力,也需要专业化程度高的生产设备,其财务数据表现为研发费用、管理费用、无形资产较高,生产成本、存货处于中间值水平;单件小批生产模式的企业需保持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较短的产品设计周期和制造周期,其财务数据表现为研发费用、管理费用、无形资产、生产成本较高,存货较低。

2.生产管理质量指标构建。单件小批生产模式适合于研发投入较多、有一定技术优势的重型机器厂、造船厂、机修厂、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的企业等。批量生产模式适合于研发投入和生产专业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机床厂、电机厂等制造业企业;批量生产模式适合于固定资产占比较高但研发费用不突出的低精密度、低技术工业企业或者电子产业等流水线、自动线生产企业。可以发现与企业生产模式相关联的指标有很多,但多集中于研发费用、管理费用、无形资产,研发占比是判断其特征的主要指标,因此本文选用研发占比作为评价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的指标。研发费用占比=研发费用/营业收入;研发产出占比=无形资产/总资产;研发占比=研发产出占比+研发费用占比。

3.生产管理质量指标评价。评价生产管理质量,首先,根据研发占比指标判断企业可能采用的生产模式。如果企业研发占比数值较小,对应的生产模式表现为大量生产模式;研发占比数值较为居中,对应的生产模式表现为批量生产模式;研发占比数值占比较大,对应的生产模式表现为单件小批生产模式。其次,根据企业生产模式与企业优势关联度分析企业可能表现的优势。大量生产模式企业表现出产品产量大、连续且稳定、生产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优势。批量生产模式企业表现出既可以满足部分定制化产品生产又可以兼顾标准化产品生产的优势。单件小批生产模式企业表现出产品品种繁多、企业的基础研究能力强、研发生产周期较短的优势。最后,判断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生产管理质量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采用的生产模式,而生产模式又能透视出企业可能具有的生产特点或生产优势,这样就可以分析企业可能表现的优势与企业实际的优势是否吻合,吻合程度越高,则生产管理质量越高。

(三)销售管理质量指标构建及评价。

1.销售模式与财务数据关联度分析。本文参照胡娟(2004)的成果,将企业销售模式分类分为高宽度销售渠道、中宽度销售渠道和独家的销售渠道等模式三类。高宽度销售渠道模式是指市场覆盖率大、产品(服务)市场拓展速度快、产品(服务)销售量大,同时渠道难以管理,其财务数据表现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较高的销售模式;中宽度销售渠道模式注重经销商的经济实力,更有效地保障了品牌声誉,其财务数据表现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较低;独家的销售渠道模式多由品牌价值高、信誉较好的企业选用,其财务数据表现为销售费用和应收账款较低。

2.销售管理质量指标构建。高宽度销售渠道模式多适用于销售费用和应收账款较高、中间商数量多、有销售网点优势的企业。中宽度销售渠道模式和独家的销售渠道模式多适用于销售费用和应收账款较低,有品牌优势的企业,或者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付职工薪酬较高的连锁店或加盟经营连锁店铺。可以发现与企业销售管理质量相关的指标有很多,但多集中于应收账款、销售费用,因此选用应收账款占比和销售费用占比作为评价企业销售管理质量指标。应收账款占比=应收账款/资产总额;销售费用占比=销售费用/营业收入。

3.销售管理质量指标评价。评价销售管理质量,首先,根据应收账款占比和销售费用占比指标判断企业可能采用的销售模式。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占比和销售费用占比数值较大,对应的销售模式为高宽度销售渠道销售模式。应收账款占比和销售费用占比数值较为居中,对应的销售模式为中宽度销售渠道为主销售模式。应收账款占比和销售费用占比较小,对应的销售模式为独家销售渠道为主销售模式。其次,根据企业销售模式与企业优势关联度分析企业可能表现的优势。独家销售渠道销售模式企业表现出具有较强专业生产技术、较强名牌影响力的优势。中宽度销售渠道销售模式企业表现出具有较丰富的市场销售知识与经验、有足够的销售力量和储运能力的优势。高宽度销售渠道模式企业具有销售网点布局广泛、市场覆盖率大、拓展产品服务市场速度快捷等优势。最后,判断企业销售管理质量。销售管理质量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采用的销售模式,而销售模式又能透视出企业可能具有的销售特点或销售优势,这样就可以分析企业可能表现的优势与企业实际的优势是否吻合,吻合程度越高,则销售管理质量越高。

三、案例应用

(一)案例基本情况。欧普照明主要从事光源、商业照明、家居、灯具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逐步在品牌、研发创新、人才管理、生产运营、销售渠道等方面建立了核心竞争优势,在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其探索出一套优秀管理模式(MRP管理系统),并且拥有一支强大的营销队伍和完善的国内外营销网络。

(二)业务管理质量分析。基于上文构建的反映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质量的财务指标,尝试分析企业业务管理质量,以期验证业务管理质量指标的有效性。(1)采购管理质量分析。2016—2020年欧普照明五年间的平均存货周转期为22.68天,相较于照明行业平均水平36.92天,其存货周转期数值较小,采购管理指标反映出采购模式应为JIT采购、MRP采购、供应链采购、电子商务采购中的一种或多种。欧普照明在实际运营中使用了MRP管理系统。欧普照明采购管理质量指标反映的预期效果与企业实际优势相匹配,所以欧普照明的采购管理质量比较高。(2)生产管理质量分析。2016—2020年欧普照明五年间的平均研发占比为2.62%,相较于照明行业平均水平4.75%,其数值较小,生产管理质量指标反映出其销售模式为大量生产模式,企业优势应表现为专业化程度较高,然而企业实际竞争优势为研发创新和生产运营。由此,欧普照明生产管理质量指标反映的预期效果与企业实际优势不匹配,其生产管理质量较低。(3)销售管理质量分析。2016—2020年欧普照明五年间平均应收款项占比为10.11%,相较于照明行业平均水平10.25%,其数值居中。平均销售费用占比为11.99%,相较于照明行业平均水平4.85%,其数值偏大。销售管理质量指标中应收账款占比指标反映出企业销售模式为中宽度销售渠道模式,而销售费用占比指标反映出企业销售模式为高宽度销售渠道模式,表面看两个反映销售管理质量指标出现矛盾,但这个现象恰恰反映了企业销售转型过程中销售管理质量指标的变化过程。分年度计算的指标反映出欧普照明近五年销售费用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且近两年数值已逐步稳定到6.6%和6.88%,已接近行业平均水平,销售管理质量指标总体反映出企业销售模式由高宽度向中宽度销售渠道模式过渡。欧普照明在实际销售中确实也在逐步转型,其从2020年开始布局海外电商渠道,扩大销售渠道优势。由此,欧普照明销售管理质量指标反映的预期效果与企业实际优势有逐步匹配趋势,企业销售管理质量在增高。详见表1。

表1 欧普照明业务管理质量应用项目汇总表

四、研究结论与不足

本文主要研究了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理论中的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建设问题,构建的管理质量评价指标聚焦于业务管理质量。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业务管理质量指标构建及评价的路径依赖,确定了“业务模式-财务指标”的指标构建路径和“财务指标-业务模式-企业优势-质量评价”的指标评价路径;其次,分别构建了反映采购管理质量的存货周转期财务指标,反映生产管理质量的研发占比财务指标,反映销售管理质量的应收账款占比和销售费用占比等财务指标,并同时给出了这些财务指标的应用方案;最后,利用实际案例验证了所构建财务指标具有一定的效用。

当然,由于对企业业务管理质量的分析评价在很多方面不能货币化,且许多信息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无法取得,本文构建的业务管理质量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财务表征太过于宽泛,可能存在着一些未被发现但能够体现业务管理质量的指标;建立联系对应的数据不一定单一,本文的科学性与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等。

猜你喜欢
业务管理质量指标存货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茶叶籽油精炼工艺条件对其质量指标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的高速公路清障业务管理平台设计
特步因何1.5亿回购存货?
福建轻纺(2017年12期)2017-04-10 12:56:32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基层台站综合观测业务管理之我见
西藏科技(2015年6期)2015-09-26 12:12:13
关于改进存货周转指标的探讨
基于岩体质量指标分类法的采场稳定性分级方法
金属矿山(2014年7期)2014-03-20 14:19:59
谈如何做好环境监测业务管理
河南科技(2014年6期)2014-02-27 14: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