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杨文琛 姜美玲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电力需求,我国对电力生产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在变电站规模扩大、数量变多后,所需的操作人员数量也增加,大量的人员扩增无法保证变电运行操作员工的基本工作素质,随时可能由于误操作产生电力安全问题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人员伤亡。调查变电运行事故发现,大部分的变电站事故都是由于电气误操作产生的,较轻的误操作事故可能带来电力设备损害,较重的误操作事故还会引起电网严重损伤。
研究近几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可知,常见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包括几种:即断路器误拉导致的开关负荷、接地线合闸导致的带电挂合闸问题、还有非同期并列问题等,这些电气误操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往往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但实质上这些电气误操作事故均与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严谨性相关,实际上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本文结合事故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从几个方面阐述了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综合防范方法,为保证变电运行可靠性作参考。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规模的增大,变电站的发电设备分布也越来越复杂,为了研究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实际事故发生情况,对某几个变电站进行运行事故研究[1],各变电站(A~G)总运行事故数量/电气误操作引起事故数量分别为:A25/21、B36/33、C34/31、D35/30、E19/15、F22/20、G14/12。由此可知,变电站A、B、C、D、E、F、G的总运行事故发生频率均较高,其中由于电气误操作引起的变电站事故占总事故的比例非常高,由此可知,电气误操作是引发变电站事故的重要原因。针对变电站实际发生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可将出现频率较高的电气误操作事故进行分类,分类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电气误操作分类示意图
由图1可知,上述几种操作方式都会引起变电站运行事故,事实上,还有其他几种误操作也会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为深入理解变电运行中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研究了电气误操作事故的运行特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操作事故的主要特点有几种,分别是情绪性、习惯性、随意性、简易性和阶段性。情绪性主要受变电站实际操作人员的影响,习惯性与电气操作事故中的习惯性特点相关,两者都与人员的实际状态有较大关系,而随意性指的是设备的实际状态,与变电运行工作现场的设备监管相关。简易性往往指的是工作人员的思想不端正问题,受操作人员的侥幸心理影响,阶段性指的是误操作事故出现的阶段,不仅与季节和外界环境相关,也与设备的实际状态相关。
根据上述的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特点,可以对实际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倒闸过程中,经常需要变电站工作人员书写出实际运行操作目标,避免运行过程中出现无法控制的因素,但变电站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受人为因素产生的事故占大多数,且包含的事故类型十分广泛[2]。由变电站工作人员实际理解不一致引发的变电站设备操作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与其他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时忽略了术语的重要性,导致专业技术人员无法理解工作人员的需求,工作人员也无法进行正确的操作,导致变电运行事故。
由于变电站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工作人员数量相应的也越来越多,受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各个变电站的工作人员素质往往达不到实际变电站的操作需求,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由于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匮乏经常导致操作流程错误,仅使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整个操作过程的监管也十分不到位,在后期的操作检验过程中,也会影响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导致变电站运行失稳。
变电站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糊弄意识,经常不在乎实际的结果,利用与监管人员的人情交往关系完成工作票据的书写和审查,监管人员整体的监管审查不到位,也进一步导致变电站的运行隐患,一旦出现严重的操作事故,会导致无法估计的实际损失,因此变电站监管失利也是影响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原因。
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在完成变电站的运行工作时,经常存在侥幸心理,操作过程十分随意,忽视实际正确的操作流程胡乱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也经常忘记填写相关的审查数据单,应付了事。还有的操作人员为了降低自己的工作难度,提高自己的工作便捷性随意改变原有的变电运行操作流程,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随时引发严重的误操作现象,导致电力运行安全事故,严重的还会引起大规模电网损伤,导致人员伤亡[3]。
在变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个工作人员需提前听从实际工作安排,因此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人员须合理安排人员的操作任务,避免存在交班风险问题,在交班过程中,大部分工作者可能由于心理原因忽略操作中的细节问题,甚至不按规定顺序操作、也不进行安全检查,这对变电站运行安全十分不利,因此相关的监管部门在进行变电站工作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以工作人员的心理和实际工作为基础进行严格的工作规划,降低由于工作人员心理问题产生的误操作频率[4]。
在变电站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工作任务过重、完成十分困难的现象,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每个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出现误操作现象。
在变电站的工作过程中,受现场工作环境的限制可能出现工作过程不连贯的问题,部分变电站的操作路径较狭窄,或操作通道较短,甚至在实际操作空间存在大部分复杂的改造型变电设备,一旦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受到路面和场地的限制产生行走限制和脚面操控现象,增加实际误操作事故发生的频率。除上述工作环境限制问题,在变电站的工作现场可能存在大多数需要使用闭锁的设备,但实际变电站内部可能受成本或检查管理的影响,其防误闭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存在稳定性问题,从而导致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
此外,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受设备复杂性影响,操作过程中需要辨认大多数形状类似的设备,一旦辨别失误很容易出现误操作问题,但目前各个变电站内部的电力设备没有明显的标识和铭牌,实际的名称也没有及时更改,很容易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分辨从而产生严重的电气误操作故障。
受变电站运行设备研究起步较晚的影响,目前各个变电站都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现有的管理制度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导致操作人员的操作受到影响过于随意,此外各变电站的实际监督制度也非常落后,仅使用较少的人力进行管理,缺乏严格的监管制度,从而导致无章可循的现象,增加变电站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概率。各个操作管理人员也没有按照实际制度规定严格制定规章制度,经常出现监管受人情因素影响导致的监管遗漏问题,有很多变电站工作人员不按照工作需求执行工作,存在大量的操作错漏,导致严重的变电站事故。
综上所述,上述都是影响变电运行安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需结合实际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研究,制定相应的误操作事故防范方法。
变电运行中的安全不仅影响着电力的正常输送,也对变电站人员的人身安全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电气误操作事故防范的过程中,须重视人员思想教育对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在人员招聘过程中即可积极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培养,设计相应的安全考核体系保证实际安全思想教育的效果,还可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让员工们观看实际安全事故案例,提高员工对变电站运行安全的重要性,还可设置员工安全知识培训比赛,促进员工养成安全意识,降低工作中误操作事故的发生频率。在对员工进行安全技能培养过程中,还要教导员工肩负安全责任,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对待变电维护运行工作。
在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问题时,可立即使用防误闭锁装置来降低事故的发生可能性,降低误操作事故的发生频率,因此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变电站发生误操作事故的重要装置,也是一种变电站工作时须熟练掌握的装置,由于现有的防误闭锁装置受到设备老化和设备质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逐渐进行防误闭锁装置完善,避免出现防误闭锁出现生锈、失灵导致的误操作事故。现有的防误闭锁装置可能存在较高的时间延误,因此需积极进行创新,使用新的微机防误闭锁装置完成工作。
变电运行中的安全事故产生可能随时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需积极落实故障预防工作,降低故障的预防难度。在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后,相关研究人员需根据发生的状态迅速判断故障点,并根据故障实际产生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变电站实际故障预防的过程中需重视巡检安全对故障预防的重要性,增加故障巡检的频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了解故障实际的风险隐患,并设计相应的监控制度,保证故障解决的高效性,还需积极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明确可能引起故障的几个综合因素,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在实际的变电运行工作中,受实际工作规划的限制,可能经常存在人员效率无法保证或安全不恰当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需积极设置合理的变电站运行工作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进行科学人员布置和工作时间规划,各个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应该与实际工作内容相匹配,避免出现工作内容过重、工作人员无法应付的状态。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制定工作制度时一定要注意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与工作时间的合理程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活力,避免出现焦躁或过于疲累的现象。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后,还需要积极进行思想培训,培养工作人员养成认真负责精神,降低情绪导致的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频率。
变电站运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程度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状态,因此在降低变电站运行误操作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就是积极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可以从设备熟练度出发,积极训练员工对设备的使用及操作熟练程度,增加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员工的工作失误率,还可以从可能发生的故障事故类型出发,促进员工养成故障排查思想,养成基础维修技能,为降低变电站误操作事故提供技术支持。
在变电站运行与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变电运行的安全问题,本文研究了常规变电站的安全事故产生类型,总结了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特点及发生原因,并根据变电的实际运行方式阐述了防范方法,为后续变电站的人员素质培养、保证变电站运行可靠性提供理论技术,对降低变电站事故发生频率,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