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美娟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江苏 盐城 224100)
原发性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疾病,在全部高血压中的占比达到了95%以上,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若血压水平长期未得到控制,可严重损害机体的肾、脑、心等器官,极易发生脑出血、心肌梗死、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1]。原发性高血压初期并无显著症状,且由于老年人记忆力、理解能力降低,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较差,疾病认知度普遍较低,多存在不规范用药、不科学饮食、不规律运动、不定期复查等情况,治疗依从性较差,难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2]。整体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性、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可增强患者身心状态关注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对减轻疾病损害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遴选医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诊治的78 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主体开展对照研究,应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组后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旨在分析整体护理对于患者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本次研究遴选本院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探究对象,与研究要求符合者共计78 例,研究起止时间段为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以随机综合平衡法进行分组,组名称为实验组、对照组,均纳入39 例。统计组间资料显示:对照组中女性18例,男性21 例;年龄61 岁~83 岁,均值(72.03±3.21)岁;高血压病程为1 年~12 年,平均(6.57±1.07)年。实验组中女性19 例,男性20 例,年龄62 岁~82 岁,均值(72.06±3.34)岁;高血压病程为1 年~12 年,平均(6.54±1.05)年。采取SPSS23.0 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各组年龄、病程、性别等基线资料,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测量患者血压水平,了解既往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对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实施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配合医生开展积极治疗,严格落实各项医嘱措施。期间实施简单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工作,同时指导合理饮食与运动。
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主要内容是:
(1)健康教育。首次接诊患者时为其发放《原发性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处方》,详细介绍疾病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预后、影响因素、治疗措施、科学监测血压等,帮助患者与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同时了解高血压危害性。组织患者定期参加健康讲座,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进一步学习老年高血压知识,促进认知水平提升。
(2)心理护理。耐心介绍高血压近期治疗进展与研究成果,进一步帮助患者乐观、积极对待疾病,树立科学、坚定的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为患者详细介绍心理卫生知识,明确不良情绪对于疾病发生、发展、治疗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使其平静对待疾病,有效减轻恐惧情绪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合理、必要的放松训练,根据患者个人喜好播放音乐。及时纠正患者认识偏差,以诱导、启发、角色扮演等方式协助患者认识错误观点,通过交谈、体会加深认知。
(3)药物指导。原发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患者脉压差较大,极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且随着年龄增加,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用药时应注意避免强力降压、滥用药物等情况。药物治疗期间注意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降压药物、用药剂量、用
药时间等,充分保证药物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4)饮食指导。严格限制盐分摄入量,每日摄入钠盐不得超过6 克,嘱少油、清淡、低钾低钠饮食,同时减少油腻食物的进食量。对于患者身体、体重进行评估,了解体质量情况,对于超重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物摄入量,保证体重正常。
(5)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养成科学、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叮嘱戒烟酒,注意合理休息,同时保持良好的情绪。明确生活习惯对于疾病的影响,提高患者重视度。日常生活期间指导正确监测血压水平,详细记录血压变化,以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血压水平。测定各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指标为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尽量在早上9:00~10:00 完成检测,连续测定3 次,以平均值进行对比,标准值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其中正常为90 毫米汞柱<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60 毫米汞柱<舒张压<90 毫米汞柱。(2)护理效果。评估标准为无效、显效、有效。显效:血压得到明显稳定,症状得到明显控制;有效:血压基本稳定,症状基本得到控制;无效:上述无改善。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3)护理满意度。以医院自制《优质护理服务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情况,主要评估内容是入院接待、专业技能、护理操作、护理及时性、护患沟通、护理态度、健康宣教、心理疏导。
应用SPSS23.0 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计量资料通过相对数表示,即“[n/(%)],”以“X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表示,以“t”检验,P<0.05 代表差异具有意义。
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护理后的SBP、DPB 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1 分析。
表1 血压水平分析表(,mmHg)
表1 血压水平分析表(,mmHg)
DPB SBP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n=39) 102.13±9.52 78.14±6.42 165.26±12.19 120.24±9.65对照组(n=39) 102.26±9.43 81.36±6.53 165.09±12.65 124.73±9.06 t 0.060 2.195 0.060 2.118 P 0.951 0.031 0.952 0.037组别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P<0.05。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护理效果比较量表[n/(%)]
表3 中护理满意度数据显示,实验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护理满意度分析量表(,分)
表3 护理满意度分析量表(,分)
评价项目 实验组(n=39) 对照组(n=39) t P护理态度 93.31±3.53 91.13±3.69 2.665 0.009护理操作 92.25±3.46 90.32±3.87 2.321 0.022入院接待 94.54±2.52 92.76±2.56 3.094 0.002护理及时性 92.32±2.38 90.62±2.34 3.180 0.002健康宣教 93.45±3.73 91.75±3.35 2.117 0.037专业技能 90.57±3.16 88.74±3.63 2.374 0.020护患沟通 91.54±3.23 89.57±3.27 2.676 0.009心理疏导 90.34±3.46 88.53±3.25 2.381 0.019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持续高血压状态可严重损害脑、肾、心等器官功能,若未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为高血压的常见类型,临床发生率较高,为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极易诱发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疾病。研究显示,年龄、遗传因素、饮食、疾病因素、生活习惯等与高血压的发生均有密切关系,此类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为健康人群的8 倍[4-6]。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减轻疾病损害,促进疾病转归。
整体护理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指的是护理人员除关注患者自身疾病外,同时还需加强对影响疾病康复因素的关注,例如心理状态、环境、疾病认知度等[7-8]。整体护理将病患作为干预基础,护理程度作为基础框架,以现代化护理观念为指导,进而对于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系统化干预。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为舒适的护理方案,可良好满足患者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等多个方面的需求。本次研究中,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整体护理措施,可有效帮助患者全面认识疾病,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控制血压水平效果较为理想,同时还可改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