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柱 吴跃华
始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除了唱歌外也有伴奏活动存在,但以往研究几乎极少关注“学堂乐歌”是怎么伴奏的,近期笔者的研究团队已对“沈心工伴奏法”作出考证[1]。但除了“沈心工伴奏法”即“单音伴奏法”外,学堂乐歌时期还使用“黎锦晖伴奏法”即“八度伴奏法”,且在学堂乐歌后期以来的学堂十分流行。对这八度伴奏法的流行有许多证据,如钱仁康(1914生)在回忆自己读中小学(大致是20世纪20年代末)时说当时的唱歌教员大多用这八度伴奏法[2];辛丰年也说:“在往昔的中小学里,音乐老师上歌唱课,多半用八度伴奏法伴奏[3];刘质平于60年代称此伴奏法“直到现在已有五十余年”[4]还在流传。就连1919年出生在香港的李焕之也称自己儿时看到在香港师范就读的姐姐弹的正是这八度伴奏法并自己也学着弹这八度伴奏法的经历[5]。
那么,如此流行的伴奏形式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音乐史学者孙继南说:“以往大都认为‘八度伴奏法’是黎锦晖所创”[6]。辛丰年甚至说,黎锦晖曾自称自己发明了“八度伴奏法”[7]。丁聪回忆50年代一起去匈牙利访问的肖华团长到国外还弹的伴奏更是用“黎派弹奏法”[8](即“八度伴奏法”)来称呼,也就是说,这“八度伴奏法”也就是“黎锦晖伴奏法”了。那么什么是“八度伴奏法”呢?为了便于理解,笔者举个例子便一目了然,如下面这首歌就是用“八度伴奏法”配的。
这伴奏谱左手的八度音全部是旋律声部强拍上的音的低八度和十六度音,且以一拍一拍的方式展开,遇到旋律声部是二分音符的音,左手便弹两个一拍的这个“八度”音。遇到全音符便弹三个一拍的这个“八度”音,第四拍休止[9]。那么这八度伴奏法真是黎锦晖发明的吗?尽管目前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表明八度伴奏法是黎锦晖“所创”的,但笔者确实查到黎锦晖是最早提到使用八度伴奏法的人。黎锦晖是这样说的:“我读中学时……会弹‘老八度’式的风琴。”[10]据黎锦晖年谱可知,黎锦晖是1906年春考入湘潭县初级中学,1909年(18岁)中学毕业[11]。据此推测,黎锦晖所说“会弹”的“老八度”时间应该是在1909年之前的湖南时期。尽管这最早说不能就确定一定是黎锦晖发明的,但八度伴奏法的流行确实始之黎锦晖的教学。黎锦晖最早提到运用八度伴奏法于教学的事是在1923年他在上海成立的“附小”,黎锦晖自称他为了实验新教育法,在学生课外活动中进行广泛的“文艺表演”,“有……乐歌……等。”“师生下课后,都不愿离校。后来许多人练熟风琴单音演奏技巧”[12](即八度伴奏法)。但最为成功的运用是在黎锦晖1927年创办的“中华歌舞专门学校”的教学中,以至于他还获得“黎派钢琴教学法”[13]这一美称。
遗憾的是,这八度伴奏法自黎锦晖运用于教学便不断遭到批评,除了一些留洋回来的人批评黎锦晖“不懂作曲法不懂和声乐理”[14]外,国内当时一位叫冯德的人甚至这样批评黎锦晖:“不懂作曲法的,不懂和声乐理的,都来大出风头,做音乐界的大伟人了……那大权威的什么《月明之夜》哪,《三蝴蝶》哪,《葡萄仙子》哪,一批海洛因的毒便深种他们的心上……”[15]。针对那时的批评,当时黎锦晖歌曲班的学员黎莉莉是这样回应的:“黎锦晖不是科班行家,但可以说是一个热心通俗音乐的平民音乐家,和学院派走的是不同的路子”[16]。该班学员王人美也反驳说:“因为二十年代西洋乐器在中国还属稀罕之物,钢琴更是西洋乐器之王。很多人望而生畏,连学也不敢学。黎先生并不是不懂五线谱,他是为了破除对西洋乐器的迷信,才创造了简便的钢琴弹奏法。结果,我们很多新学员学了两三个月都能上台伴奏……”[17]。王人美这不是随便说的,王人美在其回忆录中说:“你问我小学有没有音乐课?有呀,怎么没有?那是我最喜欢的课。老师踩着风琴,教我们唱《湘累》……《国际歌》。每支歌我跟着唱几遍就记住了。”[18]可见,她接触过风琴,她也应该有对比。王人美说的确实属实,如黎锦晖自述自己采用这八度伴奏法就是练了三个月便能上台演出伴奏了,而且还能自弹自唱[19]。当时该班学员周璇还在演电影之余弹钢琴消遣[20]。
对此,黎锦晖自述这“黎派钢琴教学法”虽然被学院派笑话,遭到了音乐界权威的攻击,被骂成是“粗制滥造”“左道旁门”,但黎锦晖并不在乎这些批评,他认为按照外国规矩钢琴学上九年才能上台演奏,为了解决实际需要他才想出“用右手弹曲子,左手照八度配音的办法……不必不讲究姿势和指法,也不需要写出钢琴谱。只要记熟简谱…… 90天学习就可以参加伴奏”。“事实证明:随便弹哪首歌曲,第一遍就能弹得出来,第二遍就能自弹自唱了……学歌的人,随唱随练琴,渐能自我伴奏,还可纠正音不正腔不圆、板不准的缺点。”且这方法并不妨碍音乐学习的进一步“提高”,“从使用中去提高,比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体会更容易进步”[21]。
黎锦晖的学校教学事实证明这八度伴奏法是有用的,遗憾的是,笔者再继续搜索发现,20世纪后期甚至21世纪初的钢琴伴奏文献中,凡是文章含有对伴奏的批评内容,几乎都有对“老八度”即“八度伴奏法”的批评声音,从这批评声音中也能确证,这不断被批评的伴奏法一直不断被普通音乐教师们使用,而且还不乏带有官方色彩的提倡,如1978年,当时作为官方出版社的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的《音乐知识》一书第90页,在谈为歌曲配伴奏的简易方法时,其介绍的第一个方法便是“八度伴奏”。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教材主编费承铿先生出版的《钢琴即兴伴奏练习册》[22]中就有这八度伴奏法训练内容。那么,这一直不断被批评又一直被普通音乐教师使用的八度伴奏法该如何看待这矛盾现象呢?
其实,这八度伴奏法之所以被广大音乐教师一直使用,或许并非只是因黎锦晖的影响造成的,这八度伴奏法实质是我国传统伴奏法的移植。如沈知白说,《周礼》中提到的“奏黄钟……等都是八度相和,即奏乐者与歌者所用的调都是相同的”[23]。《庄子》一书中“鼓宫宫动、鼓角角动”的现象,就是指由于一度或八度完全协和而引起的共振现象。正因为我们的音乐文化就是这样的思维,所以,民间器乐曲或含有器乐伴奏的艺术中不乏有八度伴奏法的,如笛子为唱歌伴奏时,笛子的声音往往比人声总要高一个八度,民间对此伴奏称之为“高吹低唱”[24]。不过也偶有纯器乐曲中出现“八度”演奏,如琵琶曲《十面埋伏》里就有一段[25]。中国京剧基本都是单旋律的曲调而无和声进行,即使有数人同唱,也仅仅是平行的八度进行而非真正的和声进行[26]。在高腔系统的戏曲里往往会出现帮腔者在独唱没结束时便进入,从而形成短暂的二声部,其音程关系大多是八度关系的[27]。王光祈曾回忆说:“我记得我在成都分设中学堂学习时校长会令全班学生课余练习短笛,往往数十笛管一齐作声(八度伴奏法就相当于齐奏),亦颇有兴趣。”[28]王光祈这回忆显然是不带偏见的。
综上所述,“黎锦晖伴奏法”即“八度伴奏法”,本质上是我国传统音乐中惯用的伴奏法。黎锦晖只不过是把这移植到钢琴上,用于现代歌曲的伴奏。尽管很有实用价值,但一直被贬低,表面上看是因为这伴奏法太简单(没有和声),其实也是一种偏见,尽管这伴奏法简单,但照样可以运用于艺术创作,如黄自的艺术歌曲《春思曲》中就用过这伴奏法。也就是说,只要运用的好,自有其价值。不仅可用于艺术创作,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辅助伴奏,完全是可以的。关键在于恰当。人们反对的或许不是八度伴奏法本身,而是滥用或只会用八度伴奏法。
注释:
[1]刘 宁,吴跃华.“学堂乐歌”最早流行的伴奏法——“沈心工伴奏法”考释[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1(04):99—104.
[2]乐 如.音乐教科书的今昔学制的嬗变和课本的演进[J].音乐与教育,第1卷(04);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论文(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11.
[3]辛丰年.钢琴文化300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56.
[4]孙继南.一份残存的珍贵音乐教育史料——刘质平《文革日记》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02):16.
[5]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北京文史资料第59辑[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0.
[6]同[4].
[7]辛丰年.乱谈琴——钢琴文化三百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156.
[8]王人美(口述),解 波(整理).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57.
[9]吴跃华.钢琴即兴伴奏文化史考释评[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21.
[10]中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编委会.文化史料(第三辑)[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91—92.
[11]黎 遂.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13.
[12]政协湖南省湘潭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南省湘潭黎锦晖艺术馆.湘潭文史(第十一辑)黎锦晖[M].湘潭:湘潭市岳塘印刷厂印刷,1994:19.
[13]同[10].
[14]项 阳.当传统遭遇现代——项阳音乐学术论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86.
[15]冯 德.关于现在中国小学的和一般的音乐说几句话[J].开明(音乐专号),1929(12):702.
[16]政协湖南省湘潭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南省湘潭黎锦晖艺术馆.湘潭文史(第十一辑)黎锦晖[M].湘潭:湘潭市岳塘印刷厂印刷,1994:140.
[17]王人美(口述),解 波(整理).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58.
[18]王人美(口述),解 波(整理).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15.
[19]同[17].
[20]周璇弹钢琴消遣,青青电影日报,1941第120期。
[21]中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编委会.文化史料(第三辑)[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18.
[22]费承铿.钢琴即兴伴奏练习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3]沈知白.中国音乐、诗歌与和声[J].音乐研究,1958(03):27.
[24]蒋詠荷.怎样吹笛子[J].人民音乐,1956(01):23—25,8.
[25]沈知白.中国音乐、诗歌与和声[J].音乐研究,1958(03):42.
[26]遗憾的是,曾志忞提出:“中国将来改良歌剧,和声一法万不可不采。”——曾志忞《歌剧改良百话》(《顺天时报》1914年4月到6月连载文章)
[27]同[25].
[28]王光祈.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M].上海:中华书局,19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