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义贺
舞钢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河南舞钢 462500
直肠脱垂(RP)临床发病率较低,多见于经产妇、老幼体弱者,数据显示,在肛肠疾病中,其发病率约为0.4%~2.1%[1]。目前,对于RP患者,临床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常用入路包括经腹入路、经会阴入路,但创伤较大,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直肠黏膜袖状切除肠壁折叠术(Delorme术)为经会阴入路的微创术式,能最大程度切除脱垂直肠,折叠肠肌、缩短肠壁,有效稳定直肠正常解剖部位,但其复发率、并发症较多[2]。为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对Delorme术进行改良,如基于Delorme术联合实施肛管后方修补术、肛提肌成形术进行治疗,但学者对其在临床应用价值方面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RP患者,通过分析围术期情况、肛门直肠压力、复发率等指标变化,探讨改良Delor⁃me术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择2015年6月—2019年5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R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女17例,男22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0.59±6.04)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3.11±1.08)年,脱垂长度3~11cm,平均长度(7.05±1.64)cm;观察组女19例,男20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2.13±5.80)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3.42±0.96)年,脱垂长度3~11cm,平均长度(7.71±1.45)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脱垂长度等)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诊断为RP,并经病理检查确诊;表面黏膜存在同心环皱襞;拟行手术治疗并符合手术指征;脱出部分表现为两层肠壁折叠,且触诊较厚;肛门、脱出肠管间存在环状深沟;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血液、免疫功能正常。排除标准:肛周脓肿;阴部神经性病变;肛瘘;肛门手术史;肝肾功能障碍;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两组患者术前均完善电子结肠镜等相关检查,并于术晨使用温肥皂水清洁灌肠。对照组接受经腹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术,观察组接受改良Delorme术。
1.3.1经腹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术在全麻的情况下,于骶骨水平处剖开腹膜,至对侧腹膜,游离直肠,至尾骨尖,在不切断侧韧带情况下提起直肠,在骶骨前筋膜处用丝线固定直肠后壁,缝合如下:骶骨中部双侧缝1针、下缝1针、上缝2针,钳起子宫膀胱腹膜,并于垂直中线处切开,高位封闭直肠侧壁腹膜,横向折叠直肠、乙状结肠前侧,缝合,共3排,4针/排,排间距为3 cm,术毕。术后患者呈头低足高卧床位,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由流质食物向软质食物过度,排便控制4~5 d,卧床时间为2周。
1.3.2改良Delorme术术前常规备皮,取膀胱截石位,行硬膜外麻醉,用组织钳将脱垂组织牵拉至肛门外,消毒清洗脱垂黏膜,然后注射1∶2 00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以剥离黏膜、减少出血;用电刀环形向下剖开距离齿状线1 cm处的黏膜,至脱垂顶点,环形切除剥离后的黏膜,止血;对称钳夹远近端黏膜,使用可吸收缝合线(2-0)缝合,进针点为远端黏膜,并在肌层折叠下缝合4~5针,出针点为近端黏膜,完成黏膜断端吻合;在贴附肛门后方作7 cm切口,剖开皮肤、皮下组织,游离肛提肌、肛门内外括约肌,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使用2-0可吸收缝合线重叠缝合,肛门内括约肌使用3-0可吸收缝合线折叠缝合,关闭切口,术后处理同对照组。
(1)围术期情况,包括手术及住院时长、术中失血量、住院花费。(2)术前、术后1年肛门直肠压力,包括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直肠感觉容量。(3)术前、术后1年便秘情况,采用Longo便秘评分(0~40分)评估,共8个条目,0分表示肛门功能正常,40分则表示严重便秘[3-4]。(4)术前、术后1年失禁情况,采用Wexner失禁评分(0~20分)评估,共8个条目,0分表示肛门功能正常,20分表示完全失禁[5-6]。(5)并发症。(6)术后1年复发率。以患者再次出现临床症状为复发标准。(7)治疗满意度。术后1年使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随访治疗满意度,评估内容包括肛门恢复情况、治疗效果、疼痛程度等,总分100分,<70分为不满意,70~89分为满意,≥90分表示非常满意。总满意包括满意、非常满意。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住院花费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时长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s)
组别术中失血量(mL)手术时长(min)住院时间(d)住院花费(元)观察组(n=39)对照组(n=39)t值P值124.82±40.39 153.71±50.28 2.798 0.007 152.67±15.89 123.76±14.01 8.523<0.001 13.07±4.59 20.16±5.48 6.194<0.001 14 591.06±4 782.34 21 058.17±5 171.90 5.734<0.001
术后1年,两组患者肛门直肠压力均得到改善,且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较高,直肠感觉容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肛门直肠压力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肛门直肠压力情况(±s)
术后1年,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a表示与同组术前比较, P<0.05。
组别观察组(n=38)对照组(n=37)t值P值最大静息压(mmHg)术前42.59±5.80 44.37±6.31 1.297 0.199术后1年64.08±7.51a 55.13±6.09a 5.660<0.001最大收缩压(mmHg)术前83.16±4.58 84.37±5.12 1.100 0.275术后1年95.23±5.61a 88.49±5.30a 5.345<0.001直肠感觉容量(mL)术前59.12±6.07 60.54±7.33 0.932 0.354术后1年30.29±5.18a 39.61±6.02a 7.193<0.001
术后1年,两组患者Longo便秘评分、Wexner失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便秘情况、失禁情况(±s)分
表3 两组患者便秘情况、失禁情况(±s)分
术后1年,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a表示与同组术前比较, P<0.05。
组别观察组(n=38)对照组(n=37)t值P值Longo便秘评分术前12.37±1.56 11.80±1.71 1.538 0.128术后1年5.04±0.62a 8.49±0.71a 22.432<0.001术后1年3.05±0.61a 5.63±0.69a 17.168<0.001 Wexner失禁评分术前13.06±1.85 12.27±1.62 1.976 0.05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7.69%)较对照组(25.6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P<0.05)。
术后1年,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2.11%)较对照组(72.97%)高,复发率(2.63%)较对照组(21.6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9、4.730,P<0.05)。
经腹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术为既往较为常用的术式,但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Delorme术为近年微创术式,术中无需经腹腔进行操作,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减轻对机体的干扰,促进术后恢复,但其复发率较高,且不能有效解决患者术后肛门直肠解剖、功能方面的问题。有研究[7]指出,改良Delorme术治疗RP患者,可取得可靠的远期效果。RP患者临床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便秘等症状,经腹手术治疗后,便秘患者仍然较多,而经会阴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以上症状,提高治疗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提示,RP患者接受改良Delorme术治疗,能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肛门直肠压力,提高治疗满意度,且花费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手术时间较长。其主要原因为:经腹手术术中需游离直肠周围组织,可损伤直肠神经,而改良后的Delorme术不仅经会阴进行操作,不必经过盆腔、腹腔,可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且术中无需显露骶前组织、盆腔侧壁血管神经丛,能有效减少直肠神经损伤,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恢复,还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而提高治疗满意度,此外,术中在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稀释液,并用电刀进行游离,可有效减少出血;而手术时长较长主要与该术式将Delorme术与肛管后方修补术、肛提肌成形术进行联合治疗有关。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RP患者接受改良Delorme术治疗,能降低复发率。本研究结果表明,RP患者接受改良Delorme术治疗,还能改善便秘、大便失禁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RP患者接受改良Delorme术治疗,能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肛门直肠压力、便秘及大便失禁情况,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满意度,且花费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手术时间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