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管理应用于妊娠合并心肌病产妇中的价值

2022-07-23 07:30林婷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肌病预见性围术

林婷霞

(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 泉州 362121)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妊娠期与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孕产妇非产科死因中的占比居于首位[1]。妊娠合并心肌病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既往无心血管系统病史,因而在妊娠前与确诊妊娠合并心肌病前进行疾病预测的难度较高[2-3]。妊娠合并心肌病产妇以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等[4]为主要特点。世界卫生组织依据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心脏病专家意见与临床数据,提出了相关分级标准实现妊娠合并心脏病分层管理[5]。我国医疗机构妊娠合并心肌病孕产妇管理中则依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发布的相关专家共识[6]。我院近年来将中华医学会提出的心脏病妊娠风险分级方法应用于部分妊娠合并心肌病产妇护理中,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基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即以心血管风险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级,并依据分级结果实施相应预见性干预策略,本研究结合部分病例资料就这一新型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肌病产妇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1例。纳入标准:符合妊娠合并心肌病诊断标准[7];左心室射血分数在45%以内者;产前检查与围产期资料完整者;接受剖宫产术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妊娠合并症如妊娠期糖尿病、贫血等;合并其他类型心脏病;伴有精神、神经等方面疾病者;合并传染病者;合并肿瘤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开展围术期常规护理,遵医嘱做好术前检查与准备工作,完善强心、利尿、营养心肌等干预,配合医生完成剖宫产,术后加强健康指导、用药护理与病情观察,遵医嘱落实标准化抗心力衰竭治疗,同时做好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左心室结构的定期监测。

1.2.2 研究组 开展基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管理,参照中华医学会专家共识进行妊娠风险分级的评定,共I-Ⅴ级,等级越高则风险越大。采用CARPREGⅡ风险评分[8]开展评定工作,共21分,评分越高则风险越大,综合两种风险评定结果将本组患者分为1-5五个等级,具体干预策略如表1。

表1 基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管理策略

1.3 观察指标

1.3.1 一般资料统计 统计两组妊娠合并心肌病产妇一般资料并对比,包括年龄、分娩孕周、产前体质指数、分娩史等。

1.3.2 生活质量评定 护理前后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定各病例生活质量,该量表共21个条目,分值0-105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1.3.3 不良妊娠结局统计 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胎儿宫内窘迫、低出生体重儿等。

1.3.4 早期预后效果评估 本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进行治疗效果的评定,痊愈:末次随访左心室射血分数≥50%,左心室内径≤50mm;好转:末次随访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10%,左心室内径相较于基础值降低,但两者均未达正常水平;无效:未达上述标准甚至病情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妊娠合并心肌病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后两组患者MLHFQ量表评分均降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1 31护理前69.13±7.34 68.67±6.97 0.253 0.801护理后47.69±5.12 56.32±6.35 5.891<0.001 t值P值13.339 7.293<0.001<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对比

研究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对比[n(%)]

2.4 两组患者妊娠合并心肌病早期预后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妊娠合并心肌病早期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妊娠合并心肌病早期预后效果对比[n(%)]

3 讨论

妊娠合并心肌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除却与遗传因素相关外,还与妊娠期与围产期的获得性因素相关。妊娠期伴随胎儿宫内的发育,母体心输出量逐步增加使得机体处于慢性容量超负荷状态,心率、心搏量的提高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同时妊娠期激素水平与血流动力学水平的改变会增加母体心律失常风险。在医学水平不断进步的当下,孕产妇因产科因素死亡的基数在逐步减少,这也直接导致了非产科因素占比的升高,而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一项北京市1995-2017年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调查报告[9]显示,这类孕产妇死亡的前三大因素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其中围产期心肌病在死亡病例中的占比达10.9%。该报告还就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显示首要原因为医疗技术水平的欠缺,其实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与治疗依从性低下、高危病例管理不足,占比分别为51.7%及37.9%,由此可见加强患者健康意识、完善高危病例管理在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死亡风险、改善预后效果方面意义重大。

本研究分析了基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管理在妊娠合并心肌病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表明该新型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病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采用中华医学会专家共识进行妊娠风险分级与CARPREGⅡ风险评分进行综合评定,两种评定方式已被证实在的心脏痛妊娠风险分级中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价值[10]。依据综合评定结果将研究组病例分为1-5级,其中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1-2级均属于低危范畴,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较低,因而预见性护理服务内容围绕用药管理、认知与心理干预等开展,同时加强病情监护与围术期护理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开展。3级属于中危范畴,需要对用药、病情监护等预见性措施予以优化,视情况选择溴隐亭等新型特效药物干预,相较于一线基础治疗方案在提升抗心衰方面的效果较为理想。基于病情监护异常情况提前手术能够有效降低容量、压力骤变导致的风险。术后不推荐母乳喂养旨在降低母体高代谢需求,为后续治疗奠定生理基础。4-5级属于高危范畴,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属于妊娠相对禁忌证与绝对禁忌证,这类患者需要由具备心脏专科的综合医疗机构接受针对性、多学科治疗。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妊娠合并心肌病早期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肯定了基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改善妊娠结局与早期预后方面的价值。

综上所述,基于围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的预见性护理管理应用于妊娠合并心肌病产妇中在改善产妇生活质量、改善妊娠结局与早期预后效果方面价值突出,值得开展。

猜你喜欢
心肌病预见性围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围术期中的价值体会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