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佳燕 吴少云
(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 泉州 362100)
分娩是一个复杂且对社会与家庭意义重大的自然过程,分娩结局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诊疗中发现产妇生理心理状态、胎盘因素、既往分娩史等与分娩结局息息相关[1],其中产妇不良生理与心理状态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2],而妊娠期高血压则是一种妊娠期与围产期常见的一类不良生理状态。作为妊娠期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心血管病变,其发病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遗传、孕期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等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原因[3-4]。产科诊疗中发现,部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因病情控制不佳,存在一定的继发抽搐、意识障碍等不良情况的风险,影响母体脏器功能与胎儿安全[5],因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产期助产护理的要求较高。信息技术是我党及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大力发展的新兴领域,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日益深入。在医学领域信息技术尚处于早期的推广阶段,一般依托移动信息端开展,能够打破空间维度的局限,实现不同空间下医、护、患等多方的实时高效互动。我院近年来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中移动信息技术具有投入小、灵活性强、操作简便等优势,为围产期产妇与家属的互动提供了平台,移动信息技术支持下伴侣互动支持模式就是基于这一背景发展而来的新型护理模式,现结合部分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资料进行报道分析。
纳入我院产科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初产妇68例,纳入标准:确诊妊娠期高血压[6];单胎妊娠;产前检查、围产期检查与临床资料均完整;既往无心脑血管病病史。排除标准:因精神、心理等因素影响无法实现护患有效沟通者;急诊分娩者;产妇或配偶无法配合本研究工作者;合并其他类型妊娠期合并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4例。
1.2.1 参照组 开展围产期常规护理,入院后协助患者完善产前检查与准备工作,加强基础护理,间隔2h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监测与记录,间隔3h进行胎儿情况的监护,遵医嘱定期采样测定尿素氮水平。调节病室内温湿度适宜,控制病房探视人数与时间,保持病室安静舒适,保障产妇休息质量。指导产妇保持左侧卧位,降低早产分娩率,于产妇腰背部垫一适宜高度软枕提升体位舒适度。间隔3-5h为产妇进行按摩护理,放松机体肌肉组织。加强围产期个人卫生注意事项宣教,结合产妇饮食习惯拟定食谱,保障饮食合理与营养补充充足。遵医嘱做好分娩准备,严密监护产程进展,第一产程选择自由体位待产,提升舒适度,期间严密监护产妇与胎儿生命体征,进入第二产程后帮助产妇调整呼吸,指导其宫缩时正确用力,间歇期休息保存体力,直至胎儿顺利娩出。产后加强血压、心率等体征的监护,做好产后指导工作。
1.2.2 观察组 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移动信息技术支持下伴侣互动支持模式干预,(1)移动信息平台构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建立相应的公众号,于公众号上发布以妊娠期高血压为主的妊娠期心血管病变相关专业知识,每条信息做到标题简洁且包含关键词、内容专业且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便于产妇及其配偶搜索与阅读,提升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认知水平。产妇入院后,将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助产士、产妇及其配偶多方构建移动沟通群,便于医护患三方的互动交流。(2)健康指导:依托移动信息技术开展妊娠期高血压、阴道分娩相关的健康教育,明确围产期高血压相关注意事项,提高产妇及其配偶对分娩征兆、技巧等的掌握度,在线回答患者的疑问,涉及饮食、体位、血压控制等多方面问题,确保产妇及其配偶做好关于分娩的充分准备。(3)产时伴侣互动支持:产妇进入待产室后,做好产妇及胎儿生命体征的监护,助产士开展分娩相关健康指导,并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帮助产妇放松。同时产妇可通过移动信息平台与其配偶进行线上语音或视频交流,缓解产妇在产程进展过程中的孤独感。分娩过程中由产妇配偶给予其鼓励、安抚等心理支持,通过配偶全程的积极参与,增强产妇信心,促进分娩。
1.3.1 一般资料统计 统计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史、胎儿预计体质量等一般资料。
1.3.2 血压水平测定 于分娩前后各24h左右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进行每位患者血压水平的测定,包括舒张压及收缩压。
1.3.3 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评定 于入院时、产后24h两个阶段采用Michei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包含33个条目,总分32-160分,评分越高则不确定感越强。采用妊娠期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评定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分值0-100分,评分越高则认识水平越高。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分娩后24h,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分娩前后血压水平对比(±s,mmHg)
表2 两组患者分娩前后血压水平对比(±s,mmHg)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参照组t值P值例数(n)34 34分娩前147.28±4.38 148.37±5.01 0.955 0.343分娩后123.49±2.95*126.05±2.31*3.984<0.001分娩前105.72±4.01 105.91±3.56 0.207 0.837分娩后82.57±2.32*86.74±2.90*6.547<0.001收缩压 舒张压
产后24h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疾病认知水平均升高,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参照组,疾病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认知水平对比(±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参照组t值P值例数(n)34 34入院时103.29±13.21 102.98±12.48 0.099 0.921产后24h 59.37±3.21△80.58±6.82△16.408<0.001入院时66.38±4.49 68.10±4.51 1.576 0.120产后24h 84.20±2.38△78.41±3.16△8.534<0.001疾病不确定感 疾病认知水平
近年来受生育政策改革与经济水平发展等的影响,我国高龄、肥胖妊娠女性占比呈现一定升高趋势,直接导致了妊娠期心血管病变的高发,妊娠期高血压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变类型。目前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是导致不良妊娠期结局、围产期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不同因素导致的母体氧化应激反应、胎盘缺血缺氧等与本并发症的发生相关[7]。其中氧化应激反应与母体自由基生成与抗氧化防御功能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导致母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而氧化应激产物会对母体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影响血管收缩舒张因子反应性,导致血管敏感性的升高,继而导致母体小动脉痉挛与血压水平升高。与此同时会直接影响胎盘灌注血流,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的风险。因而在分娩过程中通过有效助产手段调节产妇生理与心理状况,降低相应氧化应激反应风险,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病情的同时改善妊娠结局。
本研究分析了移动信息技术支持下伴侣互动支持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围产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产后24h接受这一模式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参照组,血压水平降低效果较为理想。通过移动信息技术支持实现分娩过程中伴侣互动与支持,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分娩时的孤独感,伴侣能够通过支持鼓励增强产妇的信心,因而有助于更好地调节围产期心理状态,促进分娩过程中血管的舒张,达到促进分娩、调节血压的效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h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参照组,疾病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参照组,移动信息技术能够提供疾病、分娩相关的多元化教育,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信息检索的平台,获取专业有效的信心,从而提升认知水平,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移动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分支,在“30·60目标”背景下,我国在未来40年内实现碳中和必须依托各类低碳技术,而信息技术就是最为主要的低碳技术之一,在各行业的应用也将逐步深入。现阶段医学领域中移动信息技术尚属于相对陌生的技术,但在未来必将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多方方面,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建设单个医疗机构与整个医疗体系的新型调控系统,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的协同稳步发展。移动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打破了空间限制,减少了不必要的活动与耗能,更符合低碳发展的需求,因而也必将成为未来医疗领域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综上所述,移动信息技术支持下伴侣互动支持模式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初产妇围产期患者中在控制血压、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升疾病认知水平方面效果突出,值得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