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保国寺

2022-07-23 14:57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殿古建筑文化遗产

宋朝大殿未解之谜

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的宁波保国寺,初名灵山寺。唐广明元年(880年)寺庙重建,因当时黄巢起义军声势浩大,逼近长安城下,年仅18岁的唐僖宗胆战心惊之余,希望能祈求上天赐予一种潜在的护国力量,于是赐名一些寺院为“保国寺”。然而同年11月,黄巢还是占领了长安,逼得唐僖宗逃亡入蜀。“保国”两字最终没有给朝廷带来任何意义的保佑。

保国寺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天王殿前造型庄重的石幢建造于唐开成四年(839年),上面雕刻着唐代书法家奚虚己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共3378字,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石雕工艺和书法艺术的高深造诣。

与其他寺庙不同,保国寺并非以宗教闻名于世,而是以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并由此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建的大雄宝殿,结构独特,气势恢宏,其面阔三间(11.91米),进深三间(13.35米),呈纵向长方形。大雄宝殿气势雄伟,全部结构皆用斗拱巧妙衔接和采用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钉而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頂的重量。这是我国江南地区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木构建筑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在《保国寺志》中记有不少前人题咏:“山岙藏得古招提,宫殿岿然结构奇”“升斗昂栱人巧极,祥符千载永留名”,都在赞叹大殿在结构上的雄伟新奇。

然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寺庙周围林木葱郁,池水四季不涸,大雄宝殿内却不见鸟雀筑巢、蜘蛛悬梁及蚊虫蚂蚁,甚至连灰尘也很少积淀。所以,保国寺流传至今还有四大未解之谜:虫不入、鸟不栖、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要知道,在气候湿润、白蚁横行的南方地区,作为木结构房屋,保国寺大殿能够在多雨潮湿的环境中保存如此长时间,经历千年风雨至今矗立不倒,不得不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当然背后肯定也有很多的保护措施。

最初专家们认为是大殿在建造中使用了一种带有浓郁刺激性香味的黄桧木,这种香气令鸟雀蚊虫所畏惧,使得木构建筑能够长久保存。然而建于宋代的大殿至今已逾千年,黄桧木的芳香气味早已消失殆尽。后来人们猜测这或许与大殿的奇妙建筑结构有关。如鱼鳞般层层相贴的斗拱形成了一个个形态不同的通风道,使得大殿中形成对流,从而产生声波振动,使得鸟虫不敢接近。这说明,保国寺大殿除了在建筑上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之外,还反映出当时的建筑在力学研究上达到的高水平。

现在的宁波保国寺没有香火,大殿已成为古建筑博物馆,全天候对外开放。里面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建筑的资料,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这座木建筑本身就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座瑰宝,是一个活标本。

目前,博物馆内共17个展室,除了建筑本身,还有20世纪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与发现展、历代观音造像艺术展、国际友谊礼品展、明州婚俗厅、青铜器陈列馆、钦赐龙藏、砖屏石刻、宁式家具、中学生书画廊等。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是科技类古建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与中国著名大学合作,构建学术研究平台,先后建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研究基地、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学研究基地、宁波大学校外实习基地;同时,与东南大学合作建立南方建筑研究中心。

唐代经幢有了“电子身份证”

在保国寺天王殿前东西而立的一对唐代保存至今的经幢,分别诞生于唐开成四年(839年)和唐大中八年(854年)。为了进一步实现保国寺四有档案的数字化升级,建立完整体系的数字化档案,结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数字化团队在云冈石窟、佛光寺等的成功经验,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优先对两座唐代经幢展开数字化调查试点工作。可以说,这是数字化技术在保国寺的一次重大尝试,将为日后保国寺大殿甚至整个古建筑群的数字化档案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经半年时间,这两座唐代石质经幢目前已完成三维数字化信息采集,扫描精度达到30微米。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数字化团队借鉴数字化考古调查记录的理念,项目采用了最新的多图像三维数字化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纹理映射、360度全景技术等数字化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记录经幢现状及其所反映的历史、修缮、病害等全面信息,为文物维修、保护、研究,以及展示、传播、开发、复原修复等提供精准的科学基础,实现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及精细化管理。从此,宁波现存最早的两座唐代经幢拥有了全新的“电子身份证”。

当下,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系统地构建文化遗产的数字资源迫在眉睫,进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工程,通过文物数字化实现文物由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的转化,为文化遗产建立矿藏级别的数字档案,使之可以永久保存并可持续再现,是数字时代中国文物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走向公众参与教育和价值观建构、走向世界参与文明互鉴的关键。

保国寺历经千年,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保国寺的保护举措逐步完成从“修”到“养”、从“治”到“防”,从“抗灾损”到“控灾损”的转换,科技保护理念已经成为保国寺“延年益寿”的秘方。走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保国寺在全国率先把多系统、跨学科的数据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于文物建筑保护,开创了利用高科技手段、多学科共同进行监测与保护的新阶段,对国内的诸多古建筑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宁波市成功开发了保国寺大殿科技保护专用软件,今后可以借助电脑对这座一千岁的古建筑进行“CT检查”,以解开保国寺古建筑至今仍困扰专家的诸多保护难题。据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馆长余如龙介绍,从2020年4月起,博物馆和同济、清华及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实时监控软件,如今第一期任务已经完成,和过去的传统保护相比,新的实时监控软件使电脑能对古建筑时刻进行“全身检查”,也时刻提醒专家可以进行何种程度的保护。

同济大学汤众教授介绍说:“我们在大殿设立了监测点,对木结构建筑的含水量、温湿度、振动、结构变形与沉降进行监测,然后通过传感器将数据输到机房,并对其监测的数据长期收集、积累、分析,从中寻求规律,分析相关的技术标准。”他表示,这项工作分环境、材质及结构三步走,目前第一期已设立对环境的监测。

据了解,保国寺木建筑最怕江南地区潮湿多雨的环境。虫蛀霉变、天灾人祸一直是保护保国寺的大难题。汤众说:“文物界有‘带病延年’的说法,也就是说老建筑经不起翻修等大动作,而以前传统保护非要肉眼看见了问题才能采取措施,如今,用了科技保护方法,我们可以随时了解大殿的内部木结构状态,根据当时实际情况,采取预警措施,尽量减少对文物本身的干扰。”据介绍,以往这种实时监测技术主要用于大坝、路桥等建筑的监测,应用在文物保护上还是首次。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系统还有助于破解保国寺大殿“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的千古之谜。此前,对这一千古之谜有多种说法,有专家认为,建造大殿的材料可能是一种特殊香木,所以虫鸟嗅之即避;还有专家认为大殿独特的结构形成一种“风道”,使梁上不容易存灰尘;更有专家认为特殊结构产生的回旋风有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声波,就像超声波那样使飞鸟不敢接近。汤众等专家认为,有了新系统后,可以根据计算机观察殿内的风速、气流以及材料结构,经过数据分析后,终将解开千古之谜。

(责编:杨思玄)

猜你喜欢
大殿古建筑文化遗产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完璧归赵
Tough Nut to Crack
中国古建筑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
松涛吟唱的诗行
中国经典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