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2022-07-23 15:03赵静郭晓辉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公共英语课程思政

赵静 郭晓辉

关键词:“双高计划”;公共英语;课程思政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提出建设一批“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这些都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双高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格局。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三全育人”的主渠道,是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探讨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双高计划”背景下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一) 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为高职院校“领头羊”的“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在“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更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开课时间长,覆盖范围广,讨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完成“双高计划”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目标的内在需求

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标准提出高职英语的课程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标准还要求高职学生在生活和职场环境下与涉外人员沟通过程中,能够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在涉外交际过程中能够坚持中国立场,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包容的态度。通过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学习,辨别中英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异同,锤炼自身尊重事实、善于探究的思维品格。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才能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因此,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目标的内在需求。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 教师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保障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学习,参加课程思政方面的培训,聆听优秀课程思政范例,阅读课程思政方面的书籍、文章,从思想上武装自己。同时,时刻牢记立德树人观点,关注国家和身边的时事热点,努力从生活中探索与英语课程相关的课程思政内容。另外,“言传”与“身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英语教师本身也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亲身事例和亲身体验讲述某些道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情,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除此之外,高职英语教师还应努力探索如何把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英语与学生专业相结合,以期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教师要注重挖掘与各个专业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以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 教学采用多种教学媒介,拓宽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可以采用文本、音频、视频的形式展现学习内容,多样化的展现形式更容易为高职学生所接受。同时学习通、职教云等教学平台引入英语课堂,不但便于教师分享学习资源,即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也便于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另外,高职学生有较强的网络依赖性,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英语学习小程序、公众号、慕课等网络媒介,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多样化的教学媒介便于学生了解更多方面的知识,聆听不同角度的声音。学生通过这些现代化的媒介既可以学习知识、关注热点,又可以锻炼思考辨别能力。总之,线上资源的选择既要实现对知识的有效讲解[1],又要兼顾对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更要关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和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巩固知识,提升见解。让课程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通过各种现代化的媒介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去,真正实现“三全育人”。

(三) 课堂运用多样教学方法,改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公共英语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在实际授课中会有较多的关于中西语言表达、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对比。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通过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差异、思考判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和判断能力,进一步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另外,高职学生表现欲较强,英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英文小短剧表演进行学习,吸引学生参与活动,展现自我。使学生在活动中应用知识,懂得道理。如讲述语言单元时,教师让学生表演《青蛙的故事》,接着让学生们讨论这些青蛙有哪些错误行为,同时列举身边关于语言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例子。通过一系列的表演和讨论,让学生意识到语言的力量,从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语言帮助他人,避免用语言伤害他人。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应组织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如电影欣赏、舞台剧表演、英文歌唱比赛等。通过陶冶法、探究法、发现法等不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同时,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英语教学课堂也离不开传统讲授法。因此,英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展现传统讲授法的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英语课时不仅要关注讲课内容,也要注重语言艺术。让自己讲授的知识、传达的道理学生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

(四) 教学精选思政内容,保证课程思政实施基础

教师还应该通过国外的报纸、杂志、网络等渠道为学生寻找地道的语言素材,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而这些英文素材中会包含关于国外的一些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另一方面,高职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乐于接触新鲜事物,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事物有时缺乏辩证分析。因此,英语教师需谨慎挑选语言素材,不但注重选材的多元化,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还需注意选材的思想性,摒弃包含错误言论、极端思想的材料[2]。同时,针对英语教材内容多以西方文化为主的现状,在讲述相关主题时,教师可增加相应主题下中国相关文化知识的介绍。为学生打造一个恰当、丰富的泛在英语学习环境。如讲到感恩节时,弱化美国人对于上帝的感激,而是讲述感恩节的由来,并对比中国的感恩节——清明节。通过讲故事、讨论、对比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感恩节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对国家、社会、家庭的感恩之心。

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的厌学心理相对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究性[3]。对于时事热点关注不够,思考不足。因此,英语教师在选材时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兼顾语言素材的趣味性。总之,选取教学内容时,英语教师既要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还需兼顾思想性和教育性[4],不但关注学生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还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道德修养的增强,把立德树人贯穿始终。如讲述文明礼仪部分时,用一则文明养狗的有趣小短剧引入,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引导学生讨论“安阳狗咬人”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有哪些,思考生活中如何才能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

(五) 充分利用教学评价,衡量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衡量学生是否达成情感目标。如讲到节日时,让学生们准备一件母亲节的礼物送给自己的母亲,并写出为什么要送这样的礼物,让同学之间互相投票选取最有意义的礼物。再如讲到科技时,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一种我国任何年代里领先于当时其他国家的科技,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科技自信。同样可以通过师生投票的方式选取得票率最高的小组。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把作品放到网络平台上收集学生作品的网络积赞数。最后得票数和集赞数都可以折合成相应的分数。学生在情境活动中既应用了所学英语知识,锻炼了交际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相应文化知识的了解。这种创设特定情境的活动可以把课程思政元素内化,便于教师评价立德树人的情感目标。教师应注意给出学生具体的评分规则时要包含学生对情感表达是否充分、恰当的评判。不仅在测评题目上关注情感目标的达成与否,而且在评价标准上也要突显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结语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高职院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同时,英语教师还应立足高职院校实际,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目标,把思政教育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三全育人”方针,助力“双高计划”完成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公共英语课程思政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