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良 单方军 徐学方 吴天泉
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 浙江绍兴 312030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亦称为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本病机制复杂,研究表明横突处组织长期存在炎症反应,表现为Th1/Th2 平衡,同时患者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功能紊乱,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氧自由基堆积过多,又可加重炎症反应,引起腰痛等症状[1]。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是本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但单纯应用效果有限。中医认为瘀血阻滞是引起腰痛的重要机制,临床证型以瘀血阻滞型为主,三六九凝胶是新型中药膏剂,笔者用三六九凝胶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将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2]。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均为2018 年8 月至2021年1 月因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瘀血阻滞型)于我院治疗的患者,两组各57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本项目医院伦理会编号20180403。对照组57 例,男33 例,女24例;年龄27~72 岁,平均40.15±4.87 岁;体重53~86kg,平均65.02±4.73kg;病程4~93月,平均18.51±2.95 月。观察组57 例,男31 例,女26 例;年龄29~74岁,平均41.68±4.95 岁;体重55~88kg,平均64.63±4.84kg;病程3~89 月,平均18.73±2.86 月。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3]:①患者腰部受凉或慢性劳损史,突然歪腰扭伤;②患者多为青壮年,从事体力劳动;③单侧腰部慢性疼痛,弯腰时加重,久坐站起困难;④第三腰椎横突处可触及硬结,呈条索状,压痛明显;⑤X 线提示两侧横突不对称。瘀血阻滞型[4]:患者腰背部刺痛,活动受限,舌淡红、苔薄黄,部分患者可见淡紫舌,脉细涩。
1.3 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②住院患者,患者年龄18~75岁,纳入研究前签署受试知情同意书;③中医证型瘀血阻滞型;④初次治疗,且1月内未接受其他临床研究者。
1.4 排除标准:①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②受试药物过敏者;③肝功能异常者;④肝肾功能障碍者;⑤生命体征不平稳者;⑥精神障碍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常规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GSKConsumerHealthcareS.A,注册证号H20181226,批 号 20180607、20190804、20191206、20201003、20210601)触摸痛点,挤2ml 药物于腰三横突,轻柔按摩2分钟,2次/天。观察组采用“三六九”缓释凝胶膏剂治疗,触摸痛点,贴于腰三横突,1 次/天,均连续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E2(PGE2)、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10(IL-10)改善情况,均用ELISA 法测定,患者空腹状态抽取血清标本。IL-6、IL-10、COX-2 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建成公司提供(批号20180503、20190902、20200601、20191105、20200802、20210406),PGE2所需试剂盒由武汉博士达公司提供(批号20180204、20181209、20190706、20200805、20210503);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改善情况,ET-1 所需试剂盒由上海研生公司提供(批号20180401、20181009、20190806、20200903、20210302);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BI)评分、腰椎功能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情况[3]。ODI 评分总分50 分,包括生活自理、坐位、旅游、睡眠、步行、性生活、提物、疼痛、社会生活、站立10 个问题,各问题依据严重程度分为5 级,0 为不存在,统计总分值。BI 评分:满分100 分,20 分以下为完全残疾;40~20 分:生活依赖明显,重度功能障碍;60~40分:生活需要帮助,中度功能障碍;60 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VAS 评分:评估时由医师指导患者完成,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进行评分,选择刻度尺上对应的评分,0为不疼痛,10 为最严重的疼痛。
1.7 临床疗效[4]:显效:经治疗后腰痛显著改善,ODI评分降幅>2/3;有效:经治疗后腰痛缓解,ODI 评分降幅1/3~2/3;无效:经治疗后病情未改善。
1.8 统计学方法:用SPSS 22.0 软件完成本研究最终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值均以±s表示,t检验,数值符合正态分布。卡方检验统计总有效率,双侧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血清IL-6、IL-10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IL-6、IL-10比较(±s,pg/ml)
表2 两组血清IL-6、IL-10比较(±s,p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IL-6治疗前90.27±8.26 89.63±8.59 IL-10治疗前34.58±4.47 35.37±4.62治疗后52.98±5.93*#43.84±5.8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53.94±5.63*#68.18±6.92*
2.3 两组血清PGE2、COX-2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PGE2、COX-2比较(±s)
表3 两组血清PGE2、COX-2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GE2(ng/ml)治疗前398.46±41.96 397.27±42.61治疗后21.95±4.85*#28.67±5.97*治疗后237.85±29.35*#315.49±37.48*COX-2(ng/L)治疗前37.27±6.47 36.84±6.69
2.4 两组血清MDA、SOD、T-AOC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MDA、SOD、T-AOC比较(±s)
表4 两组血清MDA、SOD、T-AOC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观察组对照组MDA(nmol/ml)治疗前9.62±2.47 9.85±2.73 SOD(μg/ml)治疗前22.67±3.95 22.39±4.04 T-AOC(IU/ml)治疗前3.18±0.46 2.85±0.42治疗后4.75±0.65*#3.63±0.63*57 57治疗后5.39±0.61*#7.12±1.35*治疗后36.95±4.67*#27.86±5.26*
2.5 两组BI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BI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BI ODI VAS组别例数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2.14±0.82*#4.26±0.96*57 57治疗前69.83±6.26 68.67±6.51治疗后89.35±8.29*#81.83±9.34*治疗前53.25±6.45 52.16±6.67治疗后35.27±3.74*#42.65±5.83*治疗前6.92±1.76 6.85±1.9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发生于腰椎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5],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治疗难度大,且可反复发作。双氯芬酸二乙胺是临床常用的非甾体消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功效,可有效改善腰痛等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但效果有限。机体的抗炎-抑炎平衡被打破引起的Th1/Th2 是炎症反应的基础,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存在炎症反应,IL-6 是体内重要的高稳定性促炎性因子。炎性因子在关节炎症、细胞凋亡、纤维化等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IL-6 高表达时可刺激IL-8 等促炎性因子分泌,IL-6 可促进炎性渗出,提高血管渗透性,从而加重炎症反应[6]。IL-6 还可促使五羟色胺、COX-2、PGE2 等疼痛介质的分泌,促进纤维化形成,引起组织粘连,而此是影响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7]。PGE2、COX-2 还可促使IL-6 分泌,延长疼痛时间,降低痛阈,对于此类患者而言抑制疼痛介质分泌具有重要意义,而减轻炎症反应至关重要[8]。IL-6 升高后可引起免疫损伤,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引起高凝状态甚至血栓形成,从而影响病变处组织修复[9]。IL-10 则由Th2 细胞分泌,在炎症反应抑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数值与IL-6 相对平衡是促进炎症反应恢复的基础[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PGE2、COX-2 等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 更高,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改善。
研究表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与氧自由基代谢障碍关系密切,表现为氧化应激失衡,自由基水平超过抗氧化系统负荷时机体失代偿,即可导致细胞膜破坏、DNA 变性、蛋白质的肽链断裂等,因此对于此类患者而言调节氧化应激系统具有重要意义[11]。IL-6 还可增强细胞兴奋毒性,导致自由基大量堆积,引起氧化应激失衡,SOD 是体内最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对抗组织氧化,在抗氧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保护细胞,促进炎症改善及组织修复[12]。MDA 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的重要代谢产物,反映了细胞受氧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血液中MDA 显著升高[13]。T-AOC 由非酶促及酶促抗氧化系统组成,反映了总抗氧化能力,其数值升高有助于抑制自由基堆积,T-AOC 水平降低提示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DA低于对照组,T-AOC、SOD更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得到有效改善,提示观察组方案有助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腰痛”或“腰腿痛”范畴,患者多为中青年人,病位在腰椎,发病与外伤、劳损等因素相关,导致瘀血阻滞而发病。瘀血内生,不通则痛,故而腰痛、活动障碍。“三六九”外用复方膏剂源于《下方寺伤科医录》及《里西房方药集》,由传统方剂继承优化而来,整理形成由防风、大黄、姜黄等为主药的中药外用贴膏剂,有祛瘀止痛、接骨续筋功效,对于腰背部、颈部疾病有较好疗效。目前,传统“三六九”外用复方膏剂虽然使用方便,膏药载药量高,但其保湿性、透气性较差,易产生过敏反应,且剥离后较难清除。因此,基于现代透皮给药技术,研发一种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新型“三六九”贴膏剂具有重要意义。凝胶膏剂是由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构成的外用贴剂,其将传统中药与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凝胶膏剂结合纳米脂质体技术,皮肤生物相容性好,药物经皮肤渗透性强,且载药量大;凝胶膏剂基质配方全面,可改善药物透皮性能及释放性能;凝胶膏剂与传统中药膏剂相比,保湿性、粘附性、透气性更强,且刺激性小,膏剂剥离后皮肤无残留,可以充分发挥中药组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