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霞
(武汉纺织大学 外经贸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其中,实验教学中心是校内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和场所,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双创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下,根据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要求,持续推进经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在探索和实践中,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通过实验室建设理念创新、功能重塑、数字共享平台搭建以及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重构,把实验教学中心打造成集“产、教、学、赛、创”五位一体的数字化实践育人中心。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新文科建设的全面部署和全面启动。因此,全面认识和理解新文科内涵及其核心要义是新时期文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当前,学术界关于新文科内涵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创新观,该观点认为新文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枢神经,强调文科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发展性,主张文科的创新;二是融合观,该观点认为新文科是文科的融合发展,强调融合性、跨界性和复杂性,主张文科之间的横向打通和文科与理工农医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巨变的情况下,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日益复杂,亟须“文科的内部融通、文理交叉来研究、认识和解决学科本身、人和社会中的复杂问题”。
“文科的融合创新发展”已成为基本共识。《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指出,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须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由此可见,融合、创新、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三个核心要义。其中,融合是方式方法,创新是路径,发展是目的,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为了发展。进一步说,新文科建设就是要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模式,通过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教育的融通、产业链与教育链融合,让文科教育回归社会客观本质的现实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文科实验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然而,一直以来,受传统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和学科专业分而治之两种观念的影响,文科实验室建设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表现为实验室规模小、设备陈旧、功能单一、内容分散且滞后;二是小而全、浪费大,表现为实验室重复建设、内容重复设置、管理多头,由此导致实验室利用率不高、教学质量偏低,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在经管实验室建设中,以新文科融合创新发展新理念为先导,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学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学院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方向建设实际出发,通过新技术赋能、学科专业交叉和校企深入融合,确定实验室建设的重点和特色,避免实验室低水平和浪费建设。
具体做法,经管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确立实验室建设的总体思路,将现有6个本科专业组建成为两大专业集群,引入名优实体企业,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打破经济学、管理学和信息学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边界和局限,推进产教融合、文理融合、专创融合和教研融合,把经管实验教学中心打造成为集“产、教、学、赛、创”五位一体的智能化实践育人中心。
按照实验室建设的总体思路,经管实验教学中心由专业实验室、产教融合实验中心、双创实验室和应用研究实验室四类不同实验室构成。其中,专业实验室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进行划分,旨在培养学生大经管学科专业通识实践能力和专业核心实践能力;产教融合实验室依据专业集群所对接产业的企业实战需求进行建设,通过联合名优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验室,旨在把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和工作业务引入学校,让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工学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主要是通过1+N、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以证、赛、创促学、促教、促改,旨在引导师生主动实践的动力和活力;应用研究实训室旨在为教师教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学生研究创新提供学术氛围和平台。四类实验室建设各有特色又融于一体。
首先,实验教学中心是校内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双创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和场所。学生通过在实验室进行专业实践、企业实战、证创赛等实践过程,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实践能力,把知行合一做实。
其次,实验教学中心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桥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解决学校和企业目标、利益的不一致,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共建实验室。通过实验室共建,引企入校、引生入企,学生在企业场景和业务中边学边做,工学结合,切实把人才链与产业链连接起来。
再次,实验教学中心是学生进行证、赛、创、研等活动的学习乐园。把学科竞赛、证书考试、双创活动以及学生科研活动纳入实验教学计划中,让学生从被动实践转向主动实践。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等活动,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系统的整理和实践的运用,直接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
最后,实验教学中心还是教育教学改革、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展示的窗口。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团队持续不断的学习和提升。应用型研究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实验室为教师的教学改革、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实践创新应用的氛围和平台。同时,教师持续学习和创新也会带动学生的创新和学习,形成师生良性互动。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赋能实验室建设成为当前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新趋势和动力引擎。特别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主导的新产业对优质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文科实验室建设不能简单地沿用计算机等各种硬件来进行堆砌。为此,经管实验中心“O2O协同+虚拟仿真+企业场景”数字共享实验教学平台把虚拟仿真技术和企业空间打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网络驱动的虚拟世界中模拟和分析,在企业真实世界中实践和创造,在O2O驱动的跨界转换中锻炼跨界融合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实践。
具体做法是根据经管类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内在规律,按照经管类专业通识实训、专业实训课程、企业综合实战以及证赛创研的内在关联和实际需求,分别搭建学科专业通识实训课程平台、专业实训课程平台、企业实战平台和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形成平台整合、流程一体、层次分明、逐级推进的虚拟与现实结合、线上与线下协同的“O2O协同+虚拟仿真+企业场景”的实验教学平台(如图1)。此外,通过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实验室实现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不仅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管理质量,最重要的是利用管理平台可以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为学生创新创业和研究提供平台。
图1 基于“O2O协同+虚拟仿真+企业场景”的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最终是需要落实到实验教学课程和实验课程内容。按照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和跨界融合的路径,构建双循环、递进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如图2)。
图2 双循环、递进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双循环、递进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是指实验中心建立校内人才培养与校外人才培养的双循环空间,形成从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综合、顶层实战的协同育人的思路,整合与利用学校外部组织的教育资源,逐步推进学生的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与实战能力等发展的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模式。
具体做法是双循环、递进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实训课程模块构成,着力培养学生的跨界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证创赛能力和企业实战能力。四大实训课程模块主要包括跨学科专业通识实训课程模块、专业实训课程模块、企业实战课程模块和证赛创课程模块。其中,跨学科专业通识实训模块旨在通过跨学科、跨专业实训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基本职业实践素养和跨界融合的实践能力;专业核心实训课程模块旨在通过专业基础实训课和专业综合实训课的设置,培养学生专业岗位关键核心能力;证赛创课程模块旨在通过1+N证书考试、学科竞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激发创新意识,释放青春活力;企业实战课程模块旨在通过联合企业开展真实业务实操,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时代的文科实验室建设并不是为建而建,而是要站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共享的高度,以新文科融合创新发展新理念为先导,整体思考、统一规划,通过实验教学平台的搭建、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促进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方向的建设和发展,进而培养符合与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文科专业人才。此外,相对于实验室是通过规划和建设完成,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则是一个长期建设发展过程,要真正实现把实验教学中心打造成集“产、教、学、赛、创”于一体的智能化实践育人中心,切实推进产教融合、文理融合、专创融合和教研融合创新发展,还需要沉下心来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长期坚持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