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渊学
1991年3月,时任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从“拆”到“修”,一字之变,改变了“三坊七巷”的命运,“三坊七巷”这一古街巷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笔者有幸于2019年12月去过福州的“三坊七巷”,今天就说一说它们的故事。(图1)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说的就是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这是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是全国最大的古街坊,里面有林则徐故居、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林徽因故居、冰心故居、小黄楼、二梅书院、水榭戏台等数十处经典建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是福建的省会,闽都的故事,从鼓楼开始生根,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时间在这片土地上凝聚,汇成一部伫立而又充满底蕴的历史,见证着这座千年古都的斑驳与显赫。“三坊七巷”临闽江、怀西湖,三山鼎立,双塔对望,坊巷之中,藏着半部中国近代史,无人不为之倾心。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10条坊巷的简称。向西3片称“坊”,向东7条称“巷”。福州是一座千年古城,自汉始,先后建成冶城、子城等6次城垣,老城保护做得相当到位。在福州的老城区,至今还保存了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坊巷,这些坊巷成为福州重要的历史标志。这些历史标志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三坊七巷”街区和朱紫坊街区了。“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被不少历史学家称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三坊”很有历史感。这“三坊”就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它们和这里的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简称“七巷”),以及附近的朱紫坊一起,2006年5月25日以“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的名义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的建筑布局也很有当时的历史特色。它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是当时福州的繁华商业区。以安泰河为界,罗城南部地区一分为二,城北是当地的政治中心,贵族居住区也坐落于此,城南则是平民居住区和商业区。古时城市布局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便是民居成为坊、巷之始。走进“三坊七巷”,小屋纵横,石板铺地,让人深深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感。这里的房屋也建造得相当精致,白墙瓦屋,结构严谨,匠艺奇巧,是典型的闽越古居。这里容纳了闽江文化的精华,好似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据当地人讲,“三坊七巷”最有名的当数这“三坊”,下面就重点说说这“三坊七巷”中的“三坊”。
在福州人眼里,“三坊”中排名第一的当属衣锦坊,旧名通潮坊。清代的《榕城考古略》有这样的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居此,官至秘书而得名“禄锦”,后王益祥官至江东提刑,更名“衣锦”。因此,“衣锦坊”宋时实际上叫“禄锦坊”,明朝时才改为“衣锦坊”。其实,“禄锦”和“衣锦”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坊内有人在外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住在这里,于是便有了这个坊名。另外,历史上这里也曾叫“通潮坊”,因为这个地方风水非常好,是一个水网地带。过去福州的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叫法。(图2)
下面再来说说“三坊”中的第二坊,它就是文儒坊。据说“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有关资料介绍,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曾任宋朝的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历史上,还有许多达官贵人也居住于此,如明朝的抗倭名将张经,清朝的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朝的“世进士”陈承裘等。这个陈承裘很有名,他的长子据说是清宣统皇帝的老师,名叫陈宝琛。除此之外,在这里隐居的文人墨客也不少。清朝的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的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那是一座坐北朝南的老宅。陈寓的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实际上,全国各地叫“文儒坊”的有不少,这条坊名气这么大,多少与这里历代文儒辈出有关。(图3)
最后来说说“三坊”中的最后一坊,它叫光禄坊。古时,在光禄坊一带,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在福州一带相当有名。据传,历史上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游览。他是一位诗人,经常吟诗作乐。这里的僧人跟他很熟,感恩于他,就在院内的一块大石上刻了“光禄吟台”4个字。一次他游玩至此,为了感谢僧人,还特地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这4句诗正好印证了大石上的“光禄吟台”4个字,据说光禄坊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作者单位系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编辑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