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菁
恢复企业家信心是第一位的,其他技术性问题如解决税费减免、金融支持、产业链和供应链数字化改造等可视市场恢复程度进一步“加码”或“稳定”。
国家统计局6月中旬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尤其是4月的奥密克戎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总体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
从今年前5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上看,我国经济形势如何?市场主体主要面临着怎样的困难?面对复杂局面,江苏应采取哪些举措助企纾困,稳住市场主体?应从哪些方面着力,有效修复和唤醒企业家信心?带着上述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員、博士苗国。他认为,恢复企业家信心是第一位的,其他技术性问题如解决税费减免、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等可视市场恢复程度进一步“加码”或“稳定”。
《青商》:您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造成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原因有哪些?对江苏而言,这些挑战意味着什么?
苗国:大国竞争深度演进,俄乌冲突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不仅深刻影响世界政治格局与经济形势,也给江苏加快推动企业复产复工以及转型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问题。
过去两年,江苏充分享受抗疫成功带来的出口激增红利。然而不少境外国家面对疫情选择“躺平”,彻底放开,对于制造业门类最全的中国而言,这就意味着稍有不慎就可能因为病毒输入而造成疫情反复,对制造业发展存在着冲击和影响。作为制造业强省,疫情的出现会对产业链、供应链造成短期“堵点”,企业经营压力因此剧增,要素流动明显不畅,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效率出现下降。除此以外,疫情的反复还可能诱发短期“堵点”转为长期“淤点”的风险,对经济“外循环”恢复的影响较大。
《青商》:6月16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例行发布会,介绍了今年前5个月的经济形势。从今年前5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上看,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苗国:今年以来有很多的因素超出了预期,经济运行确实面临不少困难。但是也要看到这些困难都是短期的、暂时的。5月份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主要指标边际改善,经济呈现恢复向好势头,相关“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成效正在释放。
总的来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从全年发展来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仍有不少有利条件。比如疫情防控工作的成效显著,有助于企业复工复产和消费的恢复;投资稳增长作用将继续发挥,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出口方面依旧有不少利好。
《青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复苏有何影响?
苗国:中小企业容纳了大量就业人口,不仅是稳就业的主渠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回顾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重压力,中小微企业是“六保”和“六稳”的主力军,特别是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保护国家安全、民生安全、科技安全。
但从实际供给看,供应链受到外部冲击,缺芯、缺柜等情况尚未完全缓解,大宗商品保供、稳链压力仍然较大,部分行业产能与升级迭代受到影响。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出现了变化,纵向缩短,横向趋于区域化,能源与粮食安全问题凸显。
长期来看,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端产品方面持续对我们进行压制;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同我们争夺中低端市场,江苏的中低端制造业面临双向受压局面。在此形势下,中小微企业要修炼内功,注重内部资源调整优化,以此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因素。
《青商》:据您了解,中小微企业有哪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苗国:恢复企业家信心是第一位的,其他技术性问题如解决税费减免、金融支持、产业链和供应链数字化改造等可视市场恢复程度进一步“加码”或“稳定”。
前段时间,由于疫情反复,不仅中外交流受阻,复工复产也受到冲击,特别是一些从事餐饮、旅游、教育培训等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从业者受损较为严重,加之其经历在互联网发酵,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视的悲观、消极情绪。因此恢复信心显得尤为可贵。
当前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工具充满了关爱和温暖,但仍处于“术”的层面,对“道”的强调似乎还不够。改革开放之初,一批企业家在要素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创造出累累业绩,靠的是什么?是对未来发展的长期信心。沉淀出庞大物质基础的当下,政策可以从激活中国巨大潜在内需市场入手,营造出一种氛围、形成一种机制,激发企业家寻找企业生机和活力的勇气与动力。一切恐惧源于未知,帮助企业家稳定预期,战胜未知,是恢复和唤醒企业家信心的有效途径。
《青商》:从金融角度出发,如何才能为中小微企业更快更好地纾困解难,让其复苏发展?
苗国:金融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放大收益,也会放大风险。因此,一厢情愿的金融支持未必是有效的纾困手段,金融供给和需求匹配应基于市场机制的两情相悦。
金融是一种需要审慎的治理技术,当下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家信心没有恢复。因此,社会融资总体规模上涨都是政府部门在贡献,而中小企业家面对太多未知风险并不愿意承担更多额外风险。因此给出稳定预期,让企业家吃“定心丸”是关键。
当然,面对企业资金缺口,政府应发挥能动性,为有融资需求的生产企业有效对接金融机构,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获得供应链融资和电费金融等普惠金融服务,帮助实体经济缓解融资难题。
《青商》: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困难?
苗国:作为企业,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是抱团取暖,“抱”和“取”都需要企业家主动出击,寻找商机。企业家也要善于利用好诸如青商会这样的组织资源,从企业自身的难点和痛点出发,向其他商界精英学习、取经,甚至可以在相互的交流中找到合作点,共同渡过难关。“胜者为王”,应对不确定的挑战,企业贵在坚持,一定要脚踏实地、敢于创新。
二是梳理弱项,查漏补缺。繁荣容易蒙蔽双眼,带来误判;困难则让人清醒,也是极好的调整时机。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企业本身要练好内功,提升产品与服务,调整自身人力资源架构,降低成本,进行内部的查漏补缺,等待复苏的繁荣时刻。
《青商》:在政策方面,您有怎样的解读和建议?
苗国:拳不在多,而在精;政策的好坏也不在数量,而在落实质量上。江苏各地要全力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避免疫情反复的同时,全面畅通供应链堵点,有序推动商场、市场复工复市,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在“外循环”方面,则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对外交流。在此过程中,要坚决防止各地“层层加码”违规阻断或阻碍人员与物流供应链,提高口岸清关效率,强化转运、联运的衔接性,确保交通网络畅通有序。
面对生产资料、劳动力、物流等因素导致的生产中断、订单延期的违约、资金链断裂、国际流动受阻等多重压力,政府可在企业减税、减租方面发挥作用,帮助企业承受外部冲击的同时,助力其迅速恢复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长期来看,政策要“一碗水端平”,为企业纾困、减负应尽量一视同仁。对已经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反而面临“夹心层”的尴尬,既没有超大规模企业的融资便利等红利,也无法享受中小微企业的国家优惠待遇,因此,政策也要照顾到“夹心层”企业的困难和需求。
至于某些城市为刺激消费推出的消费补贴政策,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推行此项政策,需要地方政府有“余钱”,但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能有这样的财力支撑。因此,各地助力刺激消费的消费补贴政策还是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