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自由灵活,带点时尚气质和文艺滤镜,懂生活、有情趣,既能赚得“六便士”,又时不时可以抬头看“月亮”,“后备箱集市”的这个状态与此前的夜市地摊相比,看上去有着云泥之别。
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经济生活中此消彼涨的现象常常令深陷其中的人们感到混乱与迷茫。最近一段时期,当互联网大厂裁员风波搞得人心惶惶之际,“后备厢集市”却发展得风生水起,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备受瞩目。
说起来,这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业态,却走出了同样从高到低、颇为相似的发展曲线。互联网热热闹闹,繁荣发展了二十多年,这些大厂几乎都走过疯狂扩张、野蛮增长的阶段,抛物线不可能一直往上,当市场由增量转向存量之时,内卷、裁员不可避免。从好的方面来看,这也表明行业过渡到了平稳期、成熟期,一套系统成熟运行后也不要那么多人来维护了,当然要通过“瘦身”来保证整体利润。
“后备厢集市”听上去颇为新鲜,本质是夜市、地摊经济的新形式。20世纪90年代,夜市发展也曾经辉煌夺目。“老南京”肯定对湖南路夜市印象深刻,湖南路就是被夜市地摊带火的一条路。1991年6月,湖南路开办了南京市第一家灯光夜市。夜市从中山北路的西流湾巷子口一直延伸到湖南路与云南路交叉口,总长接近900米。附近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的学生们经常会在晚自习后,到夜市逛一逛。因为这里总是有学生们需要的东西,如拖鞋、袜子、T恤、牛仔裤、玩具、首饰发卡等,还有许多小吃。每到夜幕降临,湖南路灯海一片,人头攒动。曾经有数据统计,湖南路日人流量达5万人次。因为这里灯火辉煌、流光溢彩,被南京人称为“不夜街”。
不过,到了2007年的时候,为了让位城市交通以及环境整治等原因,湖南路夜市被搬迁,曾经的繁华归于落寞。夜市灯光一度黯淡,一方面归因于城市的环境治理;另一方面也因城市商业综合体兴起,百姓的消费场所逐渐从地摊扎堆、环境不佳的夜市走向了更加高档、整洁的大型商场。
而今,“后备厢集市”作为夜市的主体再次掀起新消费高潮,真正是“旧貌换了新颜”。南京不少街区都开设了“后备厢集市”。傍晚,人们只要稍加留意,便能在一些街头或广场看到挂着小彩灯的私家车一字排开,车主在精心装饰的后备厢内,摆上咖啡、蛋糕、炸串等小食或是艺术作品、各类小百货,看上去“烟火气”十足。
再经观察,你会发现,那些摆摊的车并非都是低价位的,奔驰、宝马、保时捷也并不少见。摊主更是完全不同于多年前夜市摆摊的小商贩,他们当中有开实体餐饮店的小老板,也有金融、文化、旅游等行业从业者。“后备厢集市”的摊主们在摆摊的同时,还会化为“网红达人”,开抖音等短视频号进行直播。所以,他们的客户并不仅仅是眼前看到的逛集市的消费者,云上的流量也有变现的可能。
逛集市的人也不是简单地享用一下美食或是购买点小玩意,也许会和朋友来一场有效的社交。有人还愿意去一些“后备厢集市”打卡,留几张美照,回来发发朋友圈,把逛街当成了度假。对那些开着豪车“练摊”的人来说,销售商品更是纯属游玩或是和更多的人分享快乐,赚钱的预期没那么迫切。
自由灵活,带点时尚气质和文艺滤镜,懂生活、有情趣,既能赚得“六便士”,又时不时可以抬头看“月亮”,“后备厢集市”的这个状态与此前的夜市地摊相比,看上去有着云泥之别。当然,“后备厢集市”之所以在当下方兴未艾,至少有两个推动因素:一是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尤其是即将面临失业困境或是已经失业的人,通过参与“后备厢集市”寻找更多发展机会;二是我国的家庭已经进入小汽车生活阶段。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2亿辆,其中汽车3.07亿辆。汽车进入家庭,练摊硬件自然不愁。
所以说,尽管行业有起伏,人生有波折,但是只要车主愿意敞开后备厢,不消沉、不“躺平”,一樣能打开热气腾腾、生机勃勃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