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天气 户外劳动者更需保护

2022-07-22 19:19:29
环球时报 2022-07-22
关键词:收货人报酬气候变化

彭博社7月20日文章,原题:在中国,并非所有人对酷热的感受是一样的在33摄氏度的烈日下,48岁的党建斌(音)正在北京一栋写字楼外整理数十个包裹。午餐时间就要到了,可他还没吃早饭。在这么热的一天里,他唯_的希望是尽早将所有包裹送到收货人手里,然后在阴凉处休息。

过去一个月,中国各地已有9亿人遭到酷热高温的影响,甚至有人因此死亡。虽然中国政府发布高温天气红色预警并建议人们留在室内,但像党建斌这样需要长时间在室外干活的劳动者凸显日益加剧的“气候不平等”。

本月,一名建筑工人在西安湿热环境下工作9小时后身亡,在中国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引发有关如何在高温环境中保护劳动者的讨论。尽管中国早在十年前就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但在实际执行时缺乏监管。中国官媒上周刊发评论文章,敦促相关政府部门采取更多行动,以做好监督,莫让相关政策沦为“纸上权益”。

有环保组织的研究人员表示,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表明不平等如何成为气候变化中的突出问题。乐施会2020年的报告显示,尽管全球1%的最富有人口的碳排放量是31亿最贫穷人口的两倍多,但社会和经济弱势群体却在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风险中首当其冲。

通常党每送一个包裹可以得到1.3元的报酬,但从上周起公司把报酬提到1.5元。上述研究人员表示,除更好地执行在炎热天气中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外,政府还可以纳入湿度指数来改善高温预警系统。另外,政府还应打造每个人都能享用的公共绿地,让低收入人群能去那里乘凉。▲(王会聪译)

猜你喜欢
收货人报酬气候变化
没有西瓜的夏天,就像没有报酬的加班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由电放提单显示多个收货人引发的思考
中国外汇(2021年24期)2021-11-22 23:25:24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海上运输货物收货人的权利与义务论析
——以交付的“可能”与“现实”为切入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对运输单证载明的“收货人”的效力
航海(2016年2期)2016-04-27 11:00:42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对运输单证载明的“收货人”的效力
航海(2016年2期)2016-04-27 10:59:24
医生的最佳报酬
海外星云(2015年15期)2015-12-01 04:17:39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太阳能(2015年7期)2015-04-12 0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