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霓
想要给思斯贴上一个标签很难,电台主播、音乐人、棒球选手、制作人、策展人……她像一个永远不知疲惫的工作狂,奔忙于自己热爱的各种事业,她以自身丰富多元的经历代言了新一代的青年人。在她的眼里,就算到了80岁,只要拥有自由的思想和对世界的好奇心,仍旧算得上是“新青年”。
第一次知道思斯,是在成都“马丘比丘”咖啡馆的一场音乐会上,她为听众演唱了一首自己写的歌。思斯的热情与自信似乎是天生的,她一登台,便能让人感觉到她散发出来的活力因子,许多观众会被她带动起来。接受采访这一天,思斯穿着一身随性的白色T恤,一头短发来到我面前,看起来就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女孩,她说自己显小和保养关系不大,也许是因为一直在做喜欢的事——只要唱歌,你就会美丽,你就会快乐。
思斯在江西萍乡长大,煤矿子弟,根正苗红。那个革命老区有它特有的性格和气质,讲究江湖义气,爱憎分明,但也有不少因闭塞带来的傲慢与偏见。思斯有与生俱来的江湖气,也有对家乡小社会的反思。从小她就知道自己会出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真正的“同类”。
思斯喜欢唱歌,小学便开始参加矿上和市里的唱歌比赛,得了名次就能挣钱,有时候,一场比赛下来得的奖金比爸爸一个月工资还高。
一次偶然的机遇,她代表江西省去北京参加一个全国的声乐大赛,在北京待了个把月的经历让她认清了现实,“我从没有过明星梦,那段经历更加让我确定自己不会靠音乐吃饭,我只想纯粹地唱歌,把它当做爱好就好。”在北京,思斯看到自己和那些大城市小孩之间的差距,让她明白一次全国性大奖实在不算什么,每年都有各种类似的比赛,荣誉只是过眼云烟。但那一次,她仍然不负众望地代表江西省获得大赛冠军。
“那个时候我的偶像是主持人敬一丹,最爱看的刊物是《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因为从小就有比旁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表达欲,思斯高考时的志愿是人民大学新闻系,她仍然是向往北京的。但北京分数线太高,她没够上。第一年,思斯收到的是南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然要复读!”她剪了头发,决定从头再来。高考结束的假期,她带着复杂的心情去武汉大学找一个同学散心,武大美丽的校园打动了思斯,于是她有了新的大学目标。第二年高考,她如愿以偿地考上武汉大学新闻学院。
思斯读大学的费用是通过助学贷款的资助。她懂事很早,“上了大学就是大人了,怎么还能用家里的钱。”入学不久她开始各种兼职:给动画片配音、给教授家的小孩当家教,赚了生活费,慢慢还清了贷款。从大一就开始主持学校大大小小活动的思斯是新闻院学生会副主席,經常一专多能地组织演出和活动,还和原创音乐协会筹办了华中地区首届大学生原创歌曲大赛。为了筹钱办活动,她组建的乐队在武大樱花大道卖唱,没有音响,就在路边弹琴清唱,一唱就是一整天,几天后筹到了七八千元。后来活动非常成功,现场火爆。一开始,她走到哪里都按照家乡习俗给人鞠躬,过分礼貌惹得同学们忍俊不禁。秋天她又去情人坡捡野柿子和同学分享,那份纯粹和执着打动了许多人,她在校园里小有名气了。思斯不会去在意别人的目光,她一直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时,沉睡的音乐梦想再次被唤醒,思斯在大二时组织了一支原创乐队“小马乐队”。
武大是个自由开放的校园,让思斯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大学老师们的气度与风骨鼓励她活出自己的天赋。武大新闻院有个很令人羡慕的传统,在大三实习时,学生填报想去学习的媒体意向,便可以获得学校推荐,名正言顺地去往理想的媒体实习。思斯当时的选择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组。广播是她从小的梦想,所以实习期间她每天凌晨三点骑自行车从广安门外大街的出租房到复兴门外大街的电台上班时,从不觉得苦。总有无穷工作热情又充满灵气的她成为同批次毕业生里唯一有自己的直播节目、得到台聘名额能留下担任主持人的人。
以为这是一个励志北漂女青年的朋友可能要为接下来的故事而感到遗憾。
那年夏天,思斯因初恋男友还在武汉读研而辞去了北京的工作。
离开北京是可惜的,或者是冒险的。但直到今天问她是否后悔,她依然特别坦荡地说:“当然不后悔!”
因为对思斯而言,如果你是一颗真正的太阳,走到哪里都能发光。“我热爱广播这件事本身就是底气,只要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就好。”半年北漂生涯结束后,思斯进入湖北广播电视台工作,如愿与男友在武汉重逢。
后来男友硕士毕业,被成都的设计院录取,思斯又过关斩将通过招聘考试来到四川广播电视台,从此定居成都。幸运的是,思斯的几次就职都相对顺利。她说,“之所以看起来没那么难,也许因为我目标明确,按照那个标准去努力就好了,这是很基础的事情。”
在四川广播电视台,思斯最开始主持《思斯的一封情书》,这是一档在每晚9点播出的情感节目,读美文,接热线,为观众解惑,思斯安慰人,有时也骂醒人。但这些阳春白雪的东西并不能完全满足她的广播理想,在有一定知名度和粉丝群体之后,她自己创办了一档叫《成都新青年》的访谈节目。那时没有助理和编辑,每天写两篇公众号,自己找节目嘉宾、策划、日播,经常加班到深夜才能离开,比下夜班的人还走得迟,她说这叫“关机班”。就这样,坚持了五年的时间,采访近一千个人物,思斯感觉这样的生活节奏身体吃不消,只好把《思斯的一封情书》调整到周末播出。那时虽然辛苦,但她仍然没想过辞职。在成都的工作已经相对稳定,因为电台主播是不需要坐班的,她在白天会参加一些文化活动,主持一些同城读书会,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
但思斯意识到广播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如果我是一只鸟,我不会站在一棵没有生命的树上。”思斯很明确,她入行时传统媒体就已经在走下坡路,而她依然选择广播,是因为自己的新闻理想尚未破灭,所热爱的声音事业也依旧有生命力。她可以接受一个行业的没落,但不能接受它的腐朽,“对我来说做选择的关键从来不是成功与否,而是美丑,是真伪,是爱与希望。”因为做《成都新青年》时请到了很多音乐人嘉宾,比如声音玩具、马赛克、童党等,很多音乐朋友在北京时就与思斯相识,每次来成都,都会上她的节目做客。和这些音乐人交谈,说起那些有趣的往事,那些青春与热血,思斯重新燃起了组建乐队的渴望。于是,她着手组建了Post Radio乐队,用音乐开启自己的新生活。
那是2021年的惊蛰,她从梦中醒来,脑海中只盘旋着简单的4个字:时候到了。从没想过把音乐当作职业的思斯辞职了,如今成为一名全职音乐人。
思斯的离开对于电台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最后一期告别直播,她和听友们都哭了。在热线里,听友们分享自己是如何听着思斯的电台栏目从学生时代到毕业工作再到成家生子,思斯也诉说了无尽的感谢和不舍。但,少女长大了,听友们也都尊重并祝福她的选择——听了太多故事的她要去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她成为一名独立音乐人后便拥有着3支乐队。3支乐队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分工,分别承载着她的天真、浪漫与理想价值。
“Post Radio后电台”乐队是思斯在成都的第一支乐队,由思斯担任词曲、主唱、键盘,成员包括吉他手蚊子、鼓手一帆、贝斯手Tao,这是一支演出超过百场的原创乐队,也承载了思斯个人创作的乐队表达;“快乐的孩子爱歌唱”儿歌乐队成立于2018年春天,除思斯外还有音乐人贾锦江和大米夫妇,他们发行的儿歌专辑销量火爆,为海内外华人提供了一个令身心舒服的儿歌选择;“A-Touch”是一支双女主唱独立流行乐队,2020年由思斯和Sky、Tao三人发起,后加入鼓手小奇、吉他手李开,现在也活跃在成都大大小小的演出舞台上。
每周的乐队排练和“成都新青年”棒球队的训练,让思斯拥有了几乎每周都见面的朋友,她无比珍视这样的伙伴友谊。“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几个是你每周都要见到的人呢?父母都很难见到,朋友就是自己选择的家人。”
比如她的邻居——“鱼尾纹”乐队的主唱施颖,她有时写了歌就拿去给施颖听。最近由她创作并演唱、由施颖编曲的关于玉林的单曲《住在这城市》,获得了不少的关注。
当音乐又响起的时候,
花间有诗人停留,
住在这城市,芳华横街过小河,
住在这城市,盛宴流动着,
白夜传说,
像传说,
住在这城市,
小酒馆前酒和歌,
住在这城市,
玉林二巷的宿舍,
树几棵,画几多。
思斯说,这首歌是为一场与成都玉林社区相关的宣传活动而创作的,受到创作邀约时,内心既开心又惶恐,那么多人都热爱的玉林,可千万不要被自己写坏了。当这首歌与《1993-2022回答玉林城市更新展》一起亮相时,歌曲中轻松与坦然的氛围随之而至。玉林曾是一片田地,我们双脚站立之处,常有暗河蜿蜒流过;玉林始终是青年文化百花齐放的地方,多元价值与审美是玉林社区担得起“包容开放”的底气。一个玉林人唱一首玉林歌,万个玉林人也可以唱万首玉林歌,这都是玉林,是我们住在这城市的归属。毕竟,“回答”不是结束,观察则不应止于“玉林”,我们或许可以从这场展览开始,以一种新的观察和实践的视角,去“回答”更多的“玉林”。这么多年过去了,玉林有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文化艺术领域的闪亮星辰,而“斜杠”很多的思斯,一直在寻求变化与突破的思斯,也渐渐作为音乐人而受到关注。这个一直为自己的热爱而永不停歇的现役歌者,这个直来直去,时而闪闪发光,时而令人捏把汗的少女,我们,很难预料她下一步又将作出怎样的改变。但我们知道她唯一不变的,是为热爱而不断进取的内心。期待她为成都这个城市涂抹上属于她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