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两客一危”运输数字化安全监管与服务体系研究

2022-07-20 07:03胡明星姚俊峰李少荣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闭环运输道路

胡明星,周 韬,李 娜,姚俊峰,李少荣

(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11)

0 引言

道路运输作为一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支撑经济发展、引导生产力布局、沟通城乡、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和挑战,尤其是“两客一危”(包括包车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危险品货物运输车)等重点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对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国家财产等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近年来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与“两客一危”车辆相关的占有相当重要比例,尤其是群死群伤、经济损失巨大、影响恶劣的重特大交通事故[1],大都涉及“两客一危”车辆,如2019 年的长深高速“9·28”事故,2020年的沈海高速“6·13”事故,2021 年的青兰高速“7·26”事故等,造成了惨重的损失,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暴露出在“两客一危”安全监管与服务的很多环节上还存在疏漏或缺失,亟待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补齐“两客一危”各环节各领域安全短板,进一步夯实道路运输安全基础[2]。

1 当前现状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道路运输局围绕加强“两客一危”车辆安全监管的目标,对“十二五”以来建设的一系列单一业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开展了数据大清洗、系统大统一、业务大协同等工作,初步构建了以云南省道路运输综合管理系统(运政系统)为基础核心、云南省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政府监管平台(政府监管平台)为动态监管核心,集成班线客车、包车客车、危险品运输车三大业务管理系统的“两客一危”安全闭环监管体系,用于业务和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3]。但与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和日趋繁重的应急保障需求相比,该体系因局限于云南省道路运输局内部的信息系统,导致整个体系仍不完善,静态管理较严谨,动态监管趋薄弱,全过程动态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安全监管薄弱环节依然突出[4-5]。

2 总体框架设计

为此,该文结合新的《安全生产法》中“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体方针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提出要建设集中统一、覆盖全面、运行协调的“两客一危”数字化安全监管与服务体系。体系将在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客一危”运输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化,以“两客一危”从业人员(人)、车辆(车)、企业(户)数据为关键要素和核心驱动,通过数据闭环支撑业务闭环、监管闭环、服务闭环,完善畅通道路运输部门内部“两客一危”运输安全监管与服务闭环,逐步打通道路运输部门与外部公安交警、文化旅游、应急、市场监督、路政、公路业主等部门的“两客一危”运输安全监管与服务闭环。

体系采用三层架构,总体框架如图1。

图1 体系总体框架

3 总体功能设计

3.1 基于关键要素的数据闭环设计

从图1 框架可以看出,整个体系建设的基础数据,分布在不同领域的政府端、企业端、社会端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道路运输方面的人、车、户、执法、检测、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班线、包车、电子运单、电子围栏、安全检查等数据,公安交警方面的身份证、驾驶人、车、执法、违法违章违规等数据,文化旅游方面的电子行程单等数据,应急方面的安全检查、执法等数据,市场监督方面的企业经营、执法等数据,气象方面的天气、自然灾害等数据,路政管理方面的巡查等数据,公路业主提供的联网收费、服务区、路段养护、交通流量、通行状况等数据。但由于产生上述数据的各个系统建设时期不同,所属主体不同,技术框架各异,导致各系统自成体系,同一类数据定义不统一,相互无交互,容易出现有多个来源且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整合共享程度弱,难以支撑数字化监管与服务全覆盖。为此,围绕“两客一危”安全监管与服务的关键要素人、车、户进行了如下数据融合设计。

3.1.1 数据定义

围绕“两客一危”人、车、户,将上述数据进行了如下梳理、分类:

基础档案类数据:包括人、车、户等证照资质数据,具有唯一性,是其他相关数据的基础,由政府端的各类系统产生。此类数据具有数据量小,数据质量高,使用计算简单的特征。

动态监管类数据:一是通过车载卫星定位终端等监管设备自动产生定位、视频监控图像等实时非现场类监管数据;二是由政府部门在开展监管过程中产生的检查、执法等现场类监管数据。此类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质量较高、使用计算复杂的特征。

动态业务类数据:一是政府部门围绕人、车、户等证照资质管理的业务数据;二是班线、包车、危货企业等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数据;三是气象、路政、公路业主等提供的服务业务数据。此类数据具有数据量较大、数据质量一般、使用计算较复杂的特征。

3.1.2 数据集成

上述数据具有较多的字段属性,涉及的业务也比较广,容易产生存在错误、逻辑冲突、不完整、不一致、冗余的“脏数据”,造成数据交换共享困难,管理效率低下,影响系统决策[6]。为此,该文将“两客一危”人、车、户基础档案类数据作为整个数据资源体系的主数据,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原则对上述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整合、模型管理等操作[7],使得集成的数据能真正支撑安全监管与服务应用。

3.1.3 数据入库

一是建设完善“两客一危”人、车、户三个基础档案类数据库,完全实现管理服务对象的数字化。

二是建设完善动态监管类数据库和动态业务类数据库,形成三大管理服务对象从准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的完整监管数据和业务数据。

三是建设交换数据库,用于行业内系统数据交换、部省间数据交换、与外部门交换信息等。

通过数据融合建设打通“两客一危”安全生产、安全监管、安全服务相关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通道,由政府端向企业端和社会端提供基础档案类数据、动态监管类数据,由社会端向政府端和企业端提供动态监管类数据,由企业端向政府端提供动态业务类数据,通过数据的交互共享,将“两客一危”涉及的政府、企业、社会三端拧成一个整体,形成数据闭环。

3.2 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协同闭环应用设计

针对跨部门安全监管难落地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两客一危”运输市场,大力打击非法营运、超期营运、超范围营运等现象,及时发现“两客一危”人、车、户存在的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隐患,需要在涉及“两客一危”的各个行业领域做到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协同。

目前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只会在准入前人工核对并手工录入“两客一危”申请人提交的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营业执照等其他监管部门核发的证照相关信息,并在审验期再次进行人工查验,难以查验真伪的同时可能存在错输、漏输以及审验前相关证照已经到期等情况,导致了较大的安全漏洞。为此,该文通过数据整合建设,可以方便、及时、自动地获取“两客一危”人、车、户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基础档案类数据,支撑准入前的资质协同审核,准入后的资质自动审验,退出时的资质及时注销,形成“两客一危”人、车、户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协同闭环,不让有问题的人、车、户开展营运任务,帮助涉及的政府部门把好资质关。

3.3 全过程的安全监管闭环设计

针对重车辆监控轻企业和从业人员监管、重事前监管轻事中事后监管、线上和线下结合不紧密等问题,需要在现有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两客一危”安全监管闭环上进行补充完善,建立多方共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管闭环。

在监管过程中,通过业务协同可以及时获取营运过程中的“两客一危”人、车、户等基础信息和营运业务数据,通过车载终端获取定位轨迹、视频图像等实时监控数据,进而及时将存在超速、疲劳驾驶等违章违规驾驶行为的“两客一危”相关信息及时推送到对应的高速公路业主、路政、交警等单位;通过电子围栏、电子行程单以及共享“两客一危”车辆高速公路的收费信息等,帮助发现非法营运、不按规定线路行驶、脱离卫星定位监控等违章违规车辆,并及时推送,进而针对性地采取线上提醒或线下卡口检查执法等措施,尤其是针对运输易燃易爆有毒货物的危货车辆,帮助各方有针对性地调集资源进行安全监管,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针对营运过程中车载终端记录的违章违规数据、公安交警推送的扣分等违章违规违法数据等,在企业和从业人员及时处理并接受相应处罚前,其后续的营运业务将不能开展。全过程的安全监管闭环将帮助涉及的行业领域真正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实现“两客一危”人、车、户三位一体全方位的安全监管。

3.4 全伴随的安全服务闭环设计

针对重内部安全监管轻外部安全服务问题,需要在补充完善政府端安全服务应用的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安全服务,建设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一路伴随的安全服务闭环应用。

一是在“两客一危”车辆出发时、到达时向涉及的企业、政府部门等及时推送信息;二是根据路段管辖权限设置相应的电子围栏,以及在事故多发、道路条件复杂等重点路段设置电子围栏,当“两客一危”车辆途经时及时将相关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公路业主、路政、交警等单位,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安全服务方式,包括提前预警、沿途护送等;三是结合实时路况信息,包括交通事故、道路施工、道路通堵、气象及自然灾害、服务区拥堵等信息,通过车载终端、沿途情报板等载体及时发布,用于引导路上“两客一危”车辆,保障其安全行驶。

4 结语

该文围绕“两客一危”运输安全生产监管和服务需求,提出建立涵盖“两客一危”人、车、户关键要素,“两客一危”运输全过程,“两客一危”全领域的数字化协同管控服务体系。下一步将按照体系开展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优势,强化信息共享,密切配合协作,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氛围,提升“两客一危”运输及相关各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整体合力,进而提升道路运输本质安全水平。

猜你喜欢
闭环运输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单周期控制下双输入Buck变换器闭环系统设计
双闭环模糊控制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家电回收的闭环物流网络选址模型
最优价格与回收努力激励的闭环供应链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