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龙小农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探源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践行途径,从而进一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022年6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6个“祭祀坑”目前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数件造型奇特的珍贵文物前所未见,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图为6月1日在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拍摄的金面罩铜头像。图:沈伯韩/新华社
2002年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立项。这是一项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级研究项目,到今年整整20周年。这20年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参加工程的近400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有助于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系统深入、全面客观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中国智慧,凝聚中国精神,走好中国道路,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帮助中国成功实现了后发追赶,几十年就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把一个落后、贫弱的国家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繁荣富强的负责任大国。
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孕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共同价值认同。基于这种共同价值认同,我们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深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及其特质、机制,究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既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有底气有信心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探源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有助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有助于推动构建文明交流互鉴、文化多元共存的新格局。
文明是人类历史的总汇,也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有着五千多年辉煌史的中华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根基和精神魂魄,是中华文化永续繁荣的深厚滋养,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共同的文明认同,离不开共同的思想基础,离不开共同的精神追求。我国自古就有“以文化人”和“以史育人”的优良传统,善于借助历史与文化的精神力量实现品格塑造、价值引导的人心教化,达到族群凝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的长治久安。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程,展现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揭示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可以丰富世界文明史,为人类发展的历程提供东方世界的样本。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历程;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作出中国学者的贡献;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再现各地文明演进的情景;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脉络——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冲破西方学者提出的界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根据中国的历史,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其中尤以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核心标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与历史经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些重要论述成为指导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思想武器。对此,我们要把握好以下七种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开创的正确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古为今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和形成的重要理论渊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又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发展创新,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源头活水,更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新时代,只有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才能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下去,才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这个魂决不能丢,这个命脉决不能割断。我们要以时代精神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才能更好地构筑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解决由垄断资本支配的霸权主义所形成的国际矛盾的正确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在当代的伟大发展,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包含了中华文化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目的的思想因素。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包容性文化,认为天地化生万物而包容万物,当然也包容各种不同血缘的人,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各个民族都被包容在统一体内,由此形成各民族相互融合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华文化是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在中华文化的“鸿篇巨著”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彩纷呈的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他也多次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形象更加可信、更加可爱、更加可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因此,诠释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一定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广泛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灵魂和根基;中国人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党的精神谱系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读懂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读懂了中国、读懂了中国人民、读懂了中国共产党、读懂了中华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我们只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其作为培养中国人、熏陶中国人的核心内容,使之成为每个中国人的文化本色,才能使每个中国人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将其作为源头活水,作为精神之钙,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从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021年端午假期,河南卫视播出的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火爆全网。事实证明,用创新的形式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就能不断激活镌刻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力量”。图为演员演绎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视频截图)。图:新华社(河南广播电视台供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底色。我们要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要创新利用中国传统智慧和思想来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强大动力。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对此,我们要自觉肩负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探源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既要立足于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又要关注尚未解决的历史问题,更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秉持鲜明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文明溯源和文明阐释,以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扎实的学术研究把中华文明的阐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认识到中华文明探源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旗帜鲜明地强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政治担当,不断提高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特别是要紧紧围绕中华文明基因和中华文化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性、融合性这一根本性问题,注重从文化遗产和考古遗存中凝练文化和精神内涵,深入探究中华文明延绵不绝、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文明韧性以及开放包容、朴实典雅、和谐自然、崇礼尚德的文明特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的文明基础,深刻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刻论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
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中华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
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不同文明交流时,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要聚焦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结合新时代新要求,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普及和宣传工作,做到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022年1月25日,“何以中国——中华古代文明暨《国家宝藏》特展”在故宫博物院举行,全国30家博物馆精选出来的130余件文物向观众讲述着中国故事。图为参观者在观看展出的文物何尊。何尊(西周,青铜器),因尊内有铭文“宅兹中国”而闻名,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图:叶挺/新华社
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为指引,在守正创新中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要充分发挥融合传播优势,助力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要加快推进全链条、全方位、全领域创新,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打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影视作品。要培养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通外国语言的国际传播人才,强化好感传播、精准传播、融合传播,深化拓展“媒体外交”。要抓住国际传播社交化发展趋势,鼓励个人工作室策划推出更多海外受众能读懂、易接受的对外传播精品节目和全媒体产品,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要围绕不同类型文明的盛衰演变、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经验等重大问题开展比较研究,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来衡量中华文明所蕴含的“世界精神”价值,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已有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要增强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学术自觉,继承中国史学“疏通知远”的优良传统,秉持考古学“透物见人”的学科追求。要遵循中华文明演进的内在理路,从注重材料积累向阐释文明转变,从发现历史、求证历史向书写历史、创造历史转变,深刻、准确地揭示中华文明独有的内在结构美和深层文化基因,厚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力量,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学科交叉,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更加全面、立体、科学、准确地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要勇于剖析学科局限,敢于破除学科壁垒,自觉抛弃学科偏见,树立多学科交叉是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基本范式的学术意识。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丰富史料,凝练重大学术问题,形成重大学术任务,在学术攻关中通过学术交叉形成新的学术共同体,有效实现方法创新、成果创新和理论创新。要以多学科交叉合作为基础,尊重研究者的不同学科背景,围绕共同目标,发扬优良学风,真诚合作,乐于分享,协同攻关,实现不同学科的深度融合,不断揭示出中华文明的丰富面相与深邃内涵。
1.如何充分认识探源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探源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