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屈一平
如何让青少年感悟党的伟大精神,激荡青春奋斗一脉相承?在建党101周年到来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柄林。
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是 什么?
伟大建党精神提炼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政治品格、优良作风,包含着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就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一精髓从建党之初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和灵魂中,不同历史阶段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有各自的内涵。
请您谈谈青少年如何学习伟大建党精神。
青少年学习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注重实效性,抓好两方面的具体落实办法。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 王柄林
第一,应该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地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包括伟大建党精神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方面的教育。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别,在相关课程目标、体系方面安排详细的要求,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
第二,应该充分利用授予英雄奖章、表彰革命烈士、庆祝重大活动等重要节点进行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教学中要安排相应的影像资料等内容,达到教材内容和革命史料的有机统一,加强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感染力。
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您能否给青少年推荐一个党史书单,让青少年通过阅读更好地学习伟大建党精神?
青少年阅读党史书籍,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系统阅读,形成知识理论体系,有利于更全面地掌握伟大建党精神。
第一,应该阅读经中央权威部门审定的党史权威著作,如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
第二,应该阅读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如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著作。
第三,应该阅读党的重要文献选编,如《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书籍。
如果注重内容的可读性,可以选择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传记年谱,如《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等。
第四,还可以选择既有故事性又具有说理性的党史著作,如三联书店出版的逄先知文丛、金冲及文丛等。近年来,我也主持编写了几本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的党史书籍,如《大国追梦》《初心往事:一百个党史故事》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专题化论述,用通俗的方式展现厚重的历史,可供广大青少年参考阅读。
记者:党史是一座丰富的育人宝库,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党史的教育传承,能否与青少年谈谈,党史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史的育人作用,是党和国家的战略任务。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应该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青少年学习党史,应该从三方面来加强自己的理论体系。
第一,准确把握党在过去101年奋斗的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这一主题,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伟大成就。
第二,掌握我党在四个历史时期分别面临的主要任务、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而理解党的奋斗意义。了解党的历史发展规律,有助于提高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
第三,精确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将学习党史与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尤其应该学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指导生活与工作实践。
请您谈谈高校是如何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
中共党史学科是随着在党校和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而发展起来的。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些党校系统率先安排了党史相关课程,同时,陕北公学等根据地的大学也开设了党史课程,培养了大量青年,许多青年后来成为党史领域的工作者。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不断调整,但是党史教育的内容始终贯穿其中。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设立了中共党史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从2005年起,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都是以中共党史学科为基础的。现在,形成了本—硕—博学位授权点齐全的学科体系,有些高校新增加了党史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为培养党史研究人才打下了基础。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最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设“中共党史党建学”,并将其上升为一级学科。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建议,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应该单独开设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课程。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需要注意两方面的安排。
首先,需要妥善使用学校思政课渠道,推动党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其次,应该把党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课程安排。
现在,高校思政课设置存在的主要欠缺之处在于:部分学校的党史教学内容重复比较严重,部分课程学时安排不尽合理。我建议将现有课程进行统筹整合,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程合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理论》课程,对于已经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试点设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进一步推广,覆盖全国所有的高校。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在历史与理论有机统一的前提下,使学生深入领悟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