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外景
在上海,有两条名字同为渔阳里的弄堂:一条是南昌路100弄(老渔阳里),另一条是淮海中路567弄(新渔阳里)。它们都是一家名为义品房款银行投资兴建的,为了纪念肇始于天津的创业史,故取名为“渔阳里”。
淮海中路567弄6号,旧称霞飞路渔阳里6号,是一条外表修缮整洁的老式弄堂。1920年,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杨明斋曾在这里筹设“中俄通讯社”,这是建党前夕上海共产主义者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1920年8月,俞秀松等人在这里发起创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这里开办“外国语学社”,为输送青年赴俄留学做准备。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这里成为团中央机关驻地。
纪念馆外墙上的浮雕
这座建筑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建筑面积1016.8平方米,其中1至5号为纪念馆,分为序厅、中国青年英模展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和团中央机关旧址历史展厅四个部分。6号建筑面积为174.8平方米,建筑风格属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为团中央机关旧址的复原陈列。
“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
1至5号纪念馆的四个展厅分别为:
第一部分“序厅”,该展厅通过30米长的巨幅铜板壁画再现了一百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历程。同时运用电视林手法和灯光变化,将《渔阳里》导览片和整体环境融为一体。
第二部分“中国青年英模展厅”,该陈列重点展示了五四运动以来的33位青年英模和英模集体的感人事迹。展厅在综合运用历史照片、实物、艺术品、模拟场景、三面翻等传统布展手段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和互动项目的比重,如可双人比赛的“学雷锋”网络游戏,可检索、点播的团史触摸屏、“英模走廊”等。展厅中的多媒体设备,可以为观众放映反映当代青年穿越时空与英模交流的多媒体短剧,短剧采用大屏幕投影、动态布景、幻影成像等合成技术,开创了国内同类制作的先河。
第三部分“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该展厅通过图片展示了上海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创造的业绩。
第四部分“团中央机关旧址历史展厅”,该展厅主要反映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22年团“一大”召开的历史。展厅分四个展区:第一展区介绍五四运動爆发的时代背景;第二展区介绍上海建团的过程;第三展区介绍全国建团的情况;第四展区展示了从渔阳里6号走出来的以刘少奇、任弼时、俞秀松、罗亦农、萧劲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人物。
6号建筑为团中央机关旧址的复原陈列。该部分复原了当年团中央机关的内部陈设,再现了当年团中央机关、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外国语学社的原貌。
在车水马龙的淮海路上,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穿越百年的时光,肃穆而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