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2022-07-18 09:16曾丽丽
医疗装备 2022年13期
关键词:肛肠胃肠道出院

曾丽丽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 (江西 南昌 330006)

肛肠疾病是临床多发、常见病,包括肛瘘、痔疮、肛周脓肿等,其病因复杂多样,有很多疾病的具体形成机制尚未被完全明确,患者大多存在腹痛、排便不畅等症状,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此类患者,但手术创伤、麻醉原因、饮食习惯及排便体位改变等多种因素易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进而使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延迟,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且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1]。因此,尽早消除患者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隔姜灸属中医学针灸治疗方法,利用艾绒和生姜的药性刺激对应穴位达到温阳、通经、活血、祛寒止痛等效果;穴位贴敷疗法是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原则,以经络学说为依据,通过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刺激相应穴位,激发人体经气,纠正脏腑阴阳偏衰或偏盛,进而改善经络气血,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肺脾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及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2-3]。鉴于此,本研究分析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行肛肠手术的10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1例。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35~72岁,平均(53.21±4.15)岁;肛肠疾病分类,肛周脓肿4例,肛裂12例,混合痔23例,肛瘘12例。对照组男34例,女17例;年龄38~75岁,平均(53.67±4.24)岁;肛肠疾病分类,肛周脓肿6例,肛裂11例,混合痔26例,肛瘘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经直肠指诊、肛门视诊、肛镜检查等确诊为肛肠疾病,且均行手术治疗;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易过敏体质;合并精神及认知障碍;有手术禁忌证;合并严重肾、脑、心等并发症。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术后加强与患者交流,及时发现、解决其所遇问题,消除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并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包括病因病机及术后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配合度。(2)饮食指导:术后1 d,叮嘱患者进食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至普食,告知其多食水果、蔬菜及低脂清淡的食物,确保大便通畅,禁止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影响伤口愈合。(3)疼痛及创口护理:协助患者更换体位,避免压迫患处,换药过程中需动作轻柔,防止用力过度加剧患者疼痛;密切关注创口处有无渗血,确保创面处于清洁、干燥状态,合理应用消炎药,避免创口感染。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干预。(1)隔姜灸:选取新鲜生姜,切成约2 mm 的薄片,用针刺数个小孔,敷贴于关元、天枢、中脘穴,再点燃艾柱置于其上,并按照患者皮肤耐受程度适量增加姜片厚度,以局部发热、潮红为度,每穴灸3壮,1次/d,1周为1个疗程。(2)穴位贴敷:选取吴茱萸、丁香、肉桂等中药混合并磨成粉末状后与姜汁搭配调成厚为0.3~0.5 cm、直径为2 cm 的药块,置于透气小敷贴上,将其敷于患者足三里、内关、神阙穴上,每次敷12 h,每天更换1次,1周为1个疗程。

两组均连续干预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胃肠道反应、疼痛程度、生命质量。(1)胃肠道反应:记录两组首次排便及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2)疼痛程度:护理前、出院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评估两组疼痛情况,总分为0~10分,评分越高提示疼痛越剧烈。(3)生命质量:护理前、出院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5]评估两组生命质量,该量表主要包括社会、生理、心理、环境4个方面,总分为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胃肠道反应

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道反应比较(h,±s)

表1 两组胃肠道反应比较(h,±s)

肠鸣音恢复时间对照组 51 59.45±5.19 52.47±6.71 36.29±5.89观察组 51 41.12±5.23 40.59±6.58 27.29±5.11 t 17.766 9.028 8.243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

2.2 疼痛程度

出院时,两组VAS 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s)

注:VAS 为视觉模拟评分法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出院时 t P对照组 51 4.26±1.08 2.91±0.44 8.267 0.000观察组 51 4.11±0.92 1.88±0.41 15.811 0.000 t 0.755 12.231 P 0.452 0.000

2.3 生命质量

出院时,两组WHOQOL-BREF 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s)

表3 两组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s)

注:WHOQOL-BREF 为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出院时 t P对照组 51 54.23±4.15 79.43±5.44 26.302 0.000观察组 51 54.69±4.49 89.69±5.79 34.114 0.000 t 0.537 9.223 P 0.592 0.000

3 讨论

肛肠部位是人体消化道的最末端,由大肠和肛门构成,大肠分为结肠和直肠两个部分,结肠与上游的小肠相连,直肠通向肛门,结、直肠的主要功能是将每天收集到的大量液体粪便加工成可排出体外的固体粪便,肛门具有敏感的神经末梢和丰富的血管,控制粪便排泄,一旦以上人体组织出现结构或功能异常,就会发生肛肠疾病,影响患者日常的粪便形成和排便过程,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6]。不同类型肛肠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形成过程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可能彼此影响,甚至互为因果,最终都是妨害肛门、大肠的正常结构和排便功能,因此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7]。临床多表现为肛门四周疼痛、红肿、瘙痒,破裂出血或有分泌物流出,部分患者有组织从体内脱落至肛门外,排便或行走困难,大便失禁,腹泻、便秘,大便中带有血或脓,腹部疼痛或绞痛,经常可以听到腹部发出肠鸣音,下腹部不适等症状。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引起全身性感染,形成脓毒血症,甚至发生休克,所以一经发现需及时诊治。常见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有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肛乳头瘤、直肠息肉等[8]。但手术创伤、麻醉抑制、胃肠激素调节异常等因素均会造成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且术后24 h 需控制大便,加之肛门周围神经末梢较为密集,对疼痛敏感性较高,患者不敢饮水、进食,进而造成胃肠蠕动消失或减弱,会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并且需要应用吗啡类镇痛药止痛,即使这样,患者仍然要忍受极大的痛苦,由于疼痛剧烈,在术后的十多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不敢下床活动,生活需要他人照顾,疼痛的应激反应和卧床还会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各种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预后恢复[9]。因此,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减轻疼痛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护理,其主要注重基础护理,虽可取得一定护理效果,但在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方面效果欠佳,致使护理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医学将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归为“肠痹”“腹痛”等范畴,因外邪侵扰,诱发脏腑气机异常,导致患者腑气不通、气机阻滞,进而引起升降功能紊乱,故临床以活血化瘀、理气通腑为原则[10]。隔姜灸适应的病证非常广泛,而且姜本身是入脾、胃经的,所以可以治疗很多消化系统异常引起的肛肠疾病,同时生姜有辛温、发散的功效,有调和营卫、解表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11];生姜与艾草结合可以更好地起到温阳辛散、调和营卫、激发胃气、疏通经络的作用。穴位贴敷是经络理论和中药的结合体,在人体穴位之上,利用透皮吸收原理,作用于人体表面,缓解病痛,利用不同的药物打成粉末后,与融合剂调在一起,调匀之后放在穴位上,一起发挥作用,取得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出院时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出院时的WHOQOL-BREF评分较对照组高,提示肛肠疾病患者术后予以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可改善其胃肠道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命质量。分析原因在于:通过隔姜灸刺激关元、天枢、中脘等穴位,其中天枢和中脘分别为大肠及胃之募穴,可调升降、理气行滞、健脾和胃,关元为小肠募穴,可培补元气,将生姜与艾柱搭配贴于上述穴位,利用前者辛温之性,借助后者火之热力可达辛则散寒、温则驱寒,中焦温暖,气血得疏,进而缓解疼痛[12-13];穴位贴敷中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归肾、胃、肝经,可理气止呕、温中散寒、助阳止泻,促进胃肠蠕动,并增强其动力,丁香味辛,性温,归胃经、脾经、肾经,可温肾助阳、温中降逆,使胃黏液分泌显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对肠胃保护有很好的效果,从而增强机体胃消化力,缓解呕吐、恶心,减轻腹部胀气,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经、脾经、心经、肝经,可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活血通经、散寒止痛,能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具有很强的抗溃疡作用,诸药联用,共奏降逆止呕、理气止痛之功,将其敷贴于足三里、内关、神阙穴上,可使药物经穴位直接渗透至病灶,进而达到改善胃肠功能目的[14];两者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缩短肛肠疾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轻其疼痛,进而提高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隔姜灸联合穴位贴敷可改善肛肠疾病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肛肠胃肠道出院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不要忽视自己的肛肠健康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胃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