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高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

2022-07-18 12:19
中国市场 2022年17期
关键词:冠县攻坚农民

(中共冠县县委党校,山东 聊城 252500)

1 背景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大体都经历了相同发展轨迹: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分散走向聚集、从农民变成工人。在发展变迁中,都暂时产生过城市繁荣与乡村衰落这一矛盾体,我国也不例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是新时代我国解决“三农”问题而创新的新经济思想和实践。脱贫攻坚是基础,具有区域性和短期性特征;乡村振兴是升华,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特征。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现代化。

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关键时期和交汇阶段,两者在战略安排、战略目标、战略内容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着“绝对性”与“相对性”和“救助性”与“发展性”的二元对立。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多重挑战和困难,结合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两者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涵及关系

2.1 脱贫攻坚的内涵

脱贫攻坚就是指扶贫如同攻城拔寨一样打一场准、实、狠的硬战。脱贫攻坚要“精准”,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甘于奉献的实干精神,实实在在干出来。脱贫攻坚要处理好当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社会效益的关系:既要统筹好“最初一公里”,又要落实好“最后一公里”;既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又要创新脱贫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

2.2 乡村振兴的内涵

有衰落才会有振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整体实力弱,形成了重工轻农的发展轨迹,加速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产生了城市兴旺与乡村衰落的矛盾共同体。乡村如何振兴问题,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短板和拦路虎。由此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它是新时代我党发展“三农”的新理念、新思维和新举措,以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它是农村农业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和创新,其高度、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

2.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辩证关系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是利益的共同体。脱贫攻坚是基础,乡村振兴是延伸。

2.3.1 相同点

第一,服务的对象具有一致性。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都是针对当前“三农”问题而实施的战略决策,都是指向农村、农业和农民。

第二,总体的目标具有统一性。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3.2 不同点

第一,服务对象的不同。脱贫攻坚服务对象是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因贫困差异所采取的“精确”扶贫方法,其核心是“贫困县与贫困户”,具有针对性和局部性的特征。乡村振兴对象是整体“三农”,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立体式和全局性的特征。

第二,需求程度的不同。脱贫攻坚是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县和贫困户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性需要,是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乡村振兴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是农民对生活的最佳需求。

第三,实施期限的不同。脱贫攻坚是党中央针对我国局部区域贫困现状提出的战术性决策,具有短期性特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的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决策,具有长期性特征。

2.3.3 两者的辩证关系

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扶贫攻坚就没有乡村振兴。扶贫攻坚是基础,乡村振兴是发展结果。只有解决贫困,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只有扶贫攻坚任务完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两者具体关系:乡村振兴是质变和战略性的,扶贫攻坚是量变和战术性的。乡村振兴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特征,扶贫攻坚具有短期性、局部性和基础性的特征。

3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做好两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必须准确理解有效衔接的丰富内涵,把握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在牢牢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是全面振兴,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抓突破。

宏观上要抓好统筹,冠县正在调优配强乡村振兴专班力量,抓好统筹。比如,在品牌打造上,要继续集全县之力打造冠优全球农产品品牌。在灵芝生产上,要狠抓菌种升级,落实良种引进、提纯固化工程,全力推进灵芝产业由大变强、提质增效,将灵芝产业发展为引领现代农业的大产业,努力打造“冠县灵芝”名片。

3.1 产业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总要求中的第一个,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均处于重要地位。近五年,冠县投入扶贫产业项目发展财政专项资金2.34亿元,建成产业扶贫项目117个。产业项目的选择上,根据各乡镇当地禀赋,结合产业发展前景,经各方面专家科学论证,慎重选择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光伏电商、旅游等多类项目。实践出温氏集团、合牧农业等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先进经验,把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的二、三产业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创业机会留给农民。

3.2 人才振兴

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集的良性循环,需要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呼唤着乡村人才振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冠县始终强化人才引领作用,同时做好“外部人才引用”和“本土人才培育”两篇文章。

五年来,省、市、县三级累计选派139名第一书记来冠县各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为贫困村带来了智力支持和外部支援。全县5727名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帮包固定贫困户深度参与并见证了贫困户如何走出贫困奔向小康。在本土人才培育方面,大力实施“归雁工程”,鼓励各类冠县籍人才返乡创业,针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农民等人群积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优化操作流程,梳理冠县的特色产业。实施职业技能的提升行动,全力推广“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队伍。

3.3 文化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深沉、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冠县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户的内在动力,使贫困户形成“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的思想认识,有效抵制“等靠要”的不良风气。

冠县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体现浓郁的当代特色乡村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气象。要整合全县文化资源,重点总结推广县、镇、村文化宣传的精品内容和形式,组建一支懂文艺、爱冠县、爱农民、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演出队伍,成立演艺公司,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节目,打造冠县文化品牌,进一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如省“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队冠县总队打造“西北葫芦”文艺宣传队品牌,他们以地名连接,体现当地产业特色,起名“西北葫芦”,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利用文艺轻骑兵形式,到农村、社区巡演,作品既充分体现主旋律,又注重迎合基层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品味,收到了有看头、有笑声、鼓舞人心、寓教于乐的效果,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3.4 生态振兴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冠县将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绿色扶贫理念和方式。冠县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以实现农民的能力提升和主体意识回归为目标,创新各种机制,发动农民广泛参与进来。持续推进“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平整农村房前屋后空闲土地、清理生活垃圾、闲散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或绿色作物,胡同硬化、旱改厕等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3.5 组织振兴

党是领导一切的。群雁要靠头雁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是主心骨。冠县定期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活动,将排查出的软弱涣散村列为集中整顿对象,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和县级领导责任人,确保整顿实效。多举措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荣誉感,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彰比例,评选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组织优秀党支部书记外出专题学习,召开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等一系列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鼓舞他们的干劲。冠县斜店乡前社庄村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农业产业有特色,教育产业有亮点,周边村庄人员聚集,各项产业相互协调,群众安居乐业。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聊城市首届“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具体工作上,要抓住抓死抓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这个突破口。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农民以土地为生,土地问题解决不好,乡村振兴就难以突破。要处理好群众的承包地。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目前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难以在良种化、标准化、科技化、商品化上形成优势,要走合作的路子,形成规模化生产。其中合作社就是好路子,截至2021年6月月底,冠县共有各类合作社 2061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3 家、省级 31 家、市级 29 家。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如辛集镇的 15 个村通过村集体与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以每亩 1200 元的价格,流转土地 10215 亩。也可以走全托管的路子。省供销社推广的“土地股份合作 +全程托管服务”模式也是这样,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提高产量,农民收益每亩不低于 900 元,还有 100 元以上的分红, 村集体盘活存量资产也能获得稳定收益。目前冠县柳林镇已经确定了 3 个试点。

要处理好群众的宅基地。城乡融合主要是空间融合。群众上楼不仅是拆平房住楼房这么简单,它是空间融合的主要实现形式,群众生活方式的变化才会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如何让农民群众不花钱住进楼房,目前主要的办法还是增减挂。其一,群众可用这部分资金不花钱或少花钱上楼。冠县定远寨三庙村就是如此。其二,增减挂节约的指标资金留在了村里,节约的土地 也永远留在了村里,成了集体资产,是子孙永远的财富。其三,上楼后群众提高了生活质量,把土地流转推动规模种植,自己也有了时间和精力去打工或者学习从事二、三产业。2021年6 月 1 日国务院《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要求要依法采取措施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激活农村土地资源,省市也都下发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城乡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冠县将在新成立的乡村振兴局里设立土地整理专班,先抓几个试点村、这个政策的核心,一是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群众自愿参与整理;二是保护群众合法权益,资金全归群众和村集体,群众基本不拿钱上楼。做不到这两条,不纳入试点。承包地、宅基地这两块地处理好了,上楼、资金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群众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把群众解放出来,就是解放了生产力,土地流转进行大规模种植经营可实现产业突破;村集体增产增收,组织核心力和凝聚力会进一步增强;群众腾出精力从事二、三产业,可以获得工资收入。这样一来,“五大振兴”就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冠县攻坚农民
世界银行考察团来冠县考察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项目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冠县:校地合作产学研融合迈出新步伐
灵芝,冠县的富民之苗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航空梦想的摇篮——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第一中学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