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慧慧
统编教材中的课文插图类型众多,特点各异,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不仅能为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提供帮助,而且是开展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力挖掘这些插图的审美教育因素,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统编教材选了众多表现自然景观和名胜建筑为表达对象的课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照图文,认真朗读课文,仔细观察图画,让具体直观的画面直接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美的印象。
如教学《故宫博物院》,这是一篇说明文,学生如果仅阅读课文中的文字,没有插图的有机配合,就难以对课文说明的对象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因为说明的对象是多数学生觉得陌生的,学生读这样的课文难免会产生枯燥感,学习的兴趣也无从说起。教材编者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为课文配上了两幅插图,直观、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拉近学生与课文说明对象的距离。这两幅插图,一幅是太和殿的全景图,表现的是故宫的恢宏壮丽的图景,看到的是外观上的整体效果;一幅是故宫博物院的整体平面示意图,让学生从中了解故宫内部的布局设计。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阅读目的,进入课文阅读,采用图文结合的策略,既从外部的整体气势,又从内部的精妙布局了解故宫的建筑特点,进而对故宫产生向往之情。
形神兼备是评价描写人物的文章成功刻画人物形象的标准。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仅从文章的语言进行理解,难以使人物形象如在眼前;编者在这类文章中,配上插图来表现相关人物在特定时刻的风貌,就能够解决语言文字描绘的人物形象给人的抽象感觉。
如《穷人》一课,作者描绘了主人公勤劳、善良的本性,赞美他们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插图很好地表现了这一故事的结局:桑娜拉开帐子,渔夫微微举着马灯看睡着的孩子,尤其是邻居西蒙的两个遗孤与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睡得那么沉——根本不知道母亲已死,自己被带到了另一地方。画面中灯光是中心点:往上照亮了渔夫和桑娜的脸,花白的头发体现夫妻生活的艰难,眼神中的那种小心翼翼更透露出坚定的神情,他们不约而同地想着要把孩子慢慢养大;往下照亮的是靠近床边的两个孩子的脸,他们应该就是桑娜抱回来的西蒙的遗孤,一侧一仰的面孔显示两个孩子都睡得很熟,丝毫没有受到母亲去世的惊吓,这也说明两个遗孤得到了桑娜的悉心照料。从画面上看,讀者很难分清哪个是桑娜的孩子,哪个是抱回来的遗孤。这正是这一对穷人夫妇人格美的重要表现:尽管自己家里很穷,自己的五个孩子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食物,自然不适合再抱养其他孩子,但在两个遗孤无人抚养的情况下,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抱回家跟自己的孩子放在一块儿抚养,充分体现了穷人所具有的高尚淳朴的道德情操。
事件场景类的课文插图,通常聚焦事件的重点情节或关键场景,或推进故事发展,或渲染环境氛围,或突出作品主题,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
如教学《两茎灯草》,课文是一个节选的片段,通过人物临死前伸出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的这个典型动作,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课文插图也正是抓住人物的这一具有特殊含义的“两个指头”,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插图上的“两个指头”,品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的变化,破译人物的内心秘密。在“两个指头”的插图中,学生结合人物再三“摇头”的动作,品读人物那一刻的内心活动。首先,要关注特殊时刻所伸出的“两个指头”肯定具有不同寻常的意思,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先猜猜看。其次,抓住文本中围绕“两个指头”的描写,理解人物的内心:“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显示的是着急加失望;“他把两眼瞪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读者从中看得出人物不仅很生气,而且有心急火燎的意味;“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这样的动作显示他感到太失望了,甚至是一种绝望——到死别人都猜不到他的意思,也就是不懂他的心思。最后,总结利用插图体会文本独特内涵的方法,也就是抓住插图中的关键场景,体会人物系列动作的用意,进而体会文本的内涵之美。
统编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诗词篇目,大多数诗词都配上了精美的国画、水墨画等插图,以此呈现诗词创造的独特意象,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把握诗词的意境之美。
如教学《惠崇春江晚景》,这是苏轼的一首题画诗,画作早已失传,诗作至今依然脍炙人口,关键在于苏轼在诗中创造的动人意境充满了永恒的魅力。在教材中,这首诗的下方配上了插图,画有竹枝、桃花、江水、鸭、芦芽。插图的内容可以描述为:竹枝、桃花掩映下的江水中,有三三两两的鸭子在戏水觅食,近岸的浅滩上,淡绿的芦芽已经从水中露头,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这样的画面自然蕴含着春天的无限生机。借助这样的插图,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句营造的意境美:竹枝与桃花只写三两枝,鸭子戏水觅食也是三两只,芦芽也是稀稀拉拉地分布着,与竹林、桃林、鸭群、成片的芦苇比,诗句不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更为画面带来了留白美,此其一。其二,诗句中有“河豚欲上时”的想象表达,画面上缺失了相关表达,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画面所呈现的事物中去想象。学生可以抓住鸭子觅食和芦芽短展开想象,那鸭子正盯着芦芽丛中,那里有河豚在戏游,那可正是诗人最在意的美味呢。
总之,统编教材的课文插图是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要高度重视,有效挖掘插图资源,让学生在图文结合中踏上审美旅程,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