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心川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公民的一种勋章,是现行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制度中最高的一级。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投身国家建设艰苦奋斗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伟大复兴大旗、艰苦奋斗的过程。为了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连环画报》特设专栏《功勋》,连续刊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
在中国航天璀璨的星河里,他的名字从未停歇地闪烁着光芒。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孙家栋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航天史。
1 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改革先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从事航天事业60余载,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2 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省复县(现瓦房店市)。 孙家祖祖辈辈都是朴实的农民。孙家栋的父亲是孙家第一代进城工作的,当教师的父亲对孙家栋的影响很大。孙家栋自小养成了做事严谨的良好品格。
3 1948年,18岁的孙家栋带着憧憬,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入校后,他被编在预科班学习俄语。他如饥似渴,拼命学习,渴望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将来可以去修大桥。恰巧此时哈工大增设汽车专业,那个年代汽车还带着一种神秘色彩,似乎比修大桥更有意思,孙家栋便转入了汽车系。
4 1950年的元宵節,正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孙家栋,看到几位主管人员匆匆走进食堂大厅,他意识到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果然,主管人员严肃地宣布“谁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请即刻报名”。这一消息在学生中迅速传开,同学们争先恐后报名,孙家栋也不甘落后,最终他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他穿上军装,戴上制式帽,当晚便登上了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航校的列车。
5 1951年,经过中央军委选拔,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带着祖国的重托,奔赴苏联留学,到举世闻名的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为期7年。
6 在苏联留学期间,孙家栋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他学习十分用功,每晚看完新闻后就一直攻读到次日凌晨两点。
7 在苏联留学期间,孙家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为中国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音乐堂接见中国留学生时,孙家栋在现场聆听了讲话:“ 你们青年人,朝气勃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那一刻,28岁的孙家栋热血沸腾,他下定决心:“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8 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有一个传统——哪位同学考试全都获得5分(满分),照片就能被挂在学校门口。1个学年后,成绩如果能继续保持,便把照片往上挪,越往上人数越少,照片也越大。毕业时如果能在校门口保留一张大照片,便可获得一枚印有斯大林头像的金质奖章。这是无数学生梦寐以求的奖励。在5个学年中,孙家栋的功课门门都是5分,1958年毕业时获得了斯大林金质奖章,这在中国留学生中是屈指可数的。
9 当时,中国正在谋划发展导弹事业,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急需技术人才。学成归国后的孙家栋被选派到五院一分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前身)导弹总体设计部。时任五院院长的钱学森经常到总体设计部检查工作,并亲临设计现场和大家讨论问题。
10 孙家栋到总体设计部时,五院一分院刚开始修建,到了冬天房子还没修完,窗户上挂着草帘子遮挡寒风。艰苦的环境没有影响孙家栋和大家高昂的士气,他们经常加班加点,干到凌晨三四点钟。孙家栋利用过硬的俄文基础,夜以继日钻研俄语技术资料。在中苏两国关系紧张,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并带走关键技术资料后,孙家栋投入到国产东风导弹的研制工作中,1960年他被委任为我国自制导弹型号总体设计室主任。
11 1967年7月29日,北京正值盛夏,骄阳似火。在这个酷热的午后,孙家栋正伏案进行导弹设计。一位不速之客推门而入,他开门见山:“我是国防科委的汪永肃参谋。为了确保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院长向聂荣臻首长推荐了你,根据聂老总的指示,决定调你去负责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12 7年学飞机,一毕业就从事导弹研制,搞了9年导弹,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导弹专家的孙家栋又一次面临“转向”。一听是大科学家钱学森点将,聂老总亲自批准的,孙家栋心里十分激动,他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他没有提任何条件和要求,建军节刚过,便扛着被卷和书箱去报到了,这一干就是50多年,再也没有离开过。
13 距离中央提出的1970年发射卫星的目标只剩三年多了。面对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苏联撤走专家、带走图纸的困境,孙家栋说:“搞‘两弹一星’,必须自力更生,我们中国人是压不倒的。”如何尽快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如何按工程的研制规律一步步往前走?各系统怎样连接起来?连接起来后又怎样做试验?一个个难题摆在孙家栋面前。
14 孙家栋决定从组建队伍抓起。在全面了解和分析卫星研制情况的基础上,他跑了两个多月,详细考察了各部门有特长的技术骨干,从中挑选出18名技术人员,這就是后来著名的“航天十八勇士”。
15 当时中科院已有一套相对复杂的设计方案,短期内很难实践。孙家栋对此方案大胆简化,提出了“人造卫星”两步走的方案: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解决有无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研制带有探测功能的应用卫星。他的设想立即得到广泛认同。简化后的方案通俗地概括为“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
16 一切几乎从零开始。用自行车打气筒作为压力源,为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加注推进剂;靠肩担人抬,蹚河过水,搬运固体发动机进山试验;在厕所改装的实验室中研究姿态控制发动机,一蹲就是十年。孙家栋与他的科研团队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和壮举。
17 为了让卫星升空后能在地面“看得见”,孙家栋和同事们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借光”的办法——让末级火箭和卫星一起运行,并且在末级火箭上安上一圈增加亮度的观测裙。这样,卫星就可以借光,让地面上看得见。
18 1970年3月21日,“东方红一号”卫星终于完成总装任务,达到了发射要求。4月24日21时35分,随着一声“点火”的号令,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终于升空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腾空而起,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 孙家栋与航天工作者攻克许多理论和技术难关,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实现了全部元器件、设备和材料国产化。当高奏着《东方红》乐曲的“东方红一号”卫星从北京上空飞过时,潮水般的人群涌向天安门广场敲锣打鼓欢庆胜利。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仰望星空百感交集,泪水唰唰地滚落下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