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长征》烛照“长征”

2022-07-16 06:56文_刘
河南电力 2022年7期
关键词:七律首诗长征

文_刘 静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这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仿佛有一股神奇的魔力,总能让我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激发内心无穷的动力和激情。再次诵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豪情万丈在心头激荡,深感这首诗境界浩大,气象阔远,意境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构思奇伟,我更被诗中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气概所打动,这是一代伟人的胸襟、气魄和格局,也充满了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

提起长征,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爬雪山、过草地的种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笔触让我们对长征有一个直观和清晰的认识,《金色的鱼钩》《三人行》《倔强的小红军》《丰碑》《飞夺泸定桥》……一篇篇关于长征的文章在我们心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七律·长征》短短56个字,将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桥、岷山、千里雪完整地串联在一起,史诗般展现了红军途中面临的艰难险阻,贯穿全诗的“不怕远征难”“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尽开颜”又巧妙地将每一个艰难险阻都看成“纸老虎”,鼓舞三军志气,让战士们看到胜利的曙光。

年少时读《七律·长征》,只是单纯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按照老师的要求,全文会背会默写会翻译会解释词义,对长征,只有些许浅显懵懂的认知。如今,细读这首诗,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又读出了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将每一个大事件独立分割出来,又能延伸出更加丰富的内核。战争的残酷、环境的恶劣、战斗的紧张、人与人之间的革命情谊、人性的光辉、克服困难的勇气、舍己救人的选择……这些我们能想象到的,感受到的,或者在各类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无不让我们震撼。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一次伟大壮举,作为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只有不断地学习历史、审视历史,传承历史,将长征精神精准提炼出来,才能烛照前行的路。

弹指一挥间,86年过去了,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再次回望这段历史,再次聆听长征途中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我们依然会潸然泪下,依然会为革命前辈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的巨大努力而动容,也对那些从未见过面的革命前辈充满了深深的感恩和感佩。“山河已无恙,你若在该多好!”每当我们想念他们的时候,这一句话总会不失时机地涌上心头。我知道,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他们用鲜血一寸寸染红的,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拼尽生命换来的,那么,我们的眼就是他们的眼,我们的口就是他们的口,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能力替他们护卫好祖国的山山水水,将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铭刻于心。我相信,他们依然还在,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护佑着我们,护佑着华夏大地!

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讲:“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引用了这句话。确实如此,革命战争中的长征已经过去了,但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还有更长的“长征”路要走,还有更多的未知和更大的困难在等待着我们。

历史赋予我们机遇,时代赋予我们责任,作为年轻一代,赓续长征精神,传承先辈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读《七律·长征》,重温长征历史,沿着新时代绘就的画卷,和着时代的最强音,用《长征》烛照“长征”,让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和我们血脉相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抒写最美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七律首诗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七律六首(新韵)
七律三首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七律·“五老”吟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