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怡
关键词:虚静 明月几时有 文本赏析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提到在文学创作阶段:“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a 这里注重文学创作虚静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内心虚静摆脱杂念,疏通心中的阻碍,洗涤净化精神。也就是说, 作家进入艺术构思过程, 必须有一个清澈澄明、沉静专一的心境, 给“神与物游”一个广阔的空间。b 然后进行文学创作需要达到四个条件:“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客观环境和诗人主观精神世界和谐统一的产物,所以读起来浑然天成,行云流水,可以说是苏轼艺术才华的综合体现,也是苏轼文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又一次强烈碰撞。
诗词是表情达意最通俗的文学形式,两行巧妙的诗,比长篇大论的文章更有力量。基于文本进行赏析,这是中学课堂和学生进行古代诗歌赏析时最基础的一种方法。让学生从文本出发去探究并欣赏诗词,读懂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模仿作者表情达意的方式,并尝试进行诗词创作,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与创新能力的方式。
一、明月夜之静
(一)夜晚环境宁静 夜晚的宁静总是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丙辰中秋夜, 苏轼与友人畅饮大醉后写下了这篇公认的最好的中秋词。首先,中秋夜,本应该是团圆相聚的时刻,苏轼却只能与友人一起喝酒来思念远方的弟弟。一时思绪万千,当他抬头望向空中那皎洁明亮、代表团圆的月亮时,不禁有了“明月几时有”的感慨,也出现了上阕中重要的意象——明月。
(二)明月意象 《水调歌头》上阕围绕“明月”这个意象展开。今夜的月是中秋团圆的明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秋团圆夜,二是明亮的月。不论是妇孺皆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是苏轼此时的心境写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将明月这一物象与人们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
除此之外,古人对月意象的理解,还往往伴随着对生命流逝的感伤和无奈,进而更深地表现出对历史的慨叹和人生的深思。如苏轼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表达对明月长存的艳羡,张若虚悟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也是来源于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与思考。c《水调歌头》中的问月也同样包含了这种个体生命希望追求永恒的迷茫。d 对个体生命的感叹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常用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时吟诵的《葬花吟》,也是对落花流水、生命易逝的感慨。
将生命个体放在永恒不变的大自然去感悟人生,就会不自觉发出生命短暂、年华易逝的慨叹。所以我们不难理解苏轼在对酒望月、林黛玉在葬花时的心境,因为在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变化中我们人类渴望和流水明月一样长存本就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美好愿望。
苏轼在这里首先写到明月,更是想到月宫中的人是否和他一样也是在思念不能团聚的家人,甚至猜测月宫中居住的仙子也不知在凡尘今夕是何年。其次写到“我”欲乘风归去, 和月宫中的仙子一起共度中秋,但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最后只能在人间与仙子共舞,获得内心的安慰。上阕不仅以明月开篇,更写到诗人想象的月宫,月宫仙子,表达诗人想要登上琼楼玉宇的月宫一探究竟的美好愿望。
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在这里的月宫暗指朝廷。苏轼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能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才能在如今的朝堂之上无立足之地。这里想回京都又惧京都的矛盾之情,表现了苏轼自请外任的内心情感。
最后笔锋一转:什么都比不上在人间欣赏这翩翩起舞的月下清影。月下起舞,清影相伴,亦足以抚慰心灵的创伤。人世间纵有百般无奈,诗人还是不忍归去。在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苏轼安于外任、乐于外任的坦荡之心,也是这份坦荡表露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性情的苏轼。
明月皎洁圆润,让“我”舒适圆满;中秋月独特,渺小,又让“我”孤寂苍茫;明月夜更是静,是“我”唯一的倾诉者。夜总是很静,安静的让人不得不多思考才能将时间过得再快点,以使自己的愁绪尽快消散。但是诗人的愁绪仿佛和时间赛跑,没有尽头,自然是刚下眉头又上心头,中秋节一时的感慨,表达的正是无人相伴与思念亲人的两种遗憾。月圆,人散,此一悲,月缺,人更散 ,此二悲。
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上阕描绘的夜景都是为了下阕抒情做鋪垫,营造情景交融的境界。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的完美结合,让我们置身于作者创造的超凡飘逸的梦境,感受着他对亲人浓厚的思念之情。这明月是永恒的象征,是高雅的闲情,也是人生的释然。
二、苏轼心静
(一)景物变化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下阕开篇告诉我们夜已深,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诗人。通过描写月亮的位置发生改变来体现夜已深,“我”却还是不能平静地睡去。在周围环境已经变成寂静的深夜,诗人的思绪还没有停止,虽然是大醉的状态,却依旧头脑清醒,内心情绪复杂,可以说是酒让他更清醒。
上阕的实景为下阕的抒情做好了铺垫。就是在这样安静的状态下,诗人却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在酒的助兴下将心中的相思之愁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景物的变化也是诗人心境的改变,在这样的心境下,眼前浮现的景都附带着一层朦胧。
(二)情感起伏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这里两个模糊的疑问看似在问月亮,其实更是在自问,“我”应该怨恨月亮吗,是月亮没办法让“我”和家人团聚吗?内心的疑问让作者的情感悄然发生变化,情感更加集中,于是有了思考后的答案,这不能怪月亮,这是千古难全的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得到答案的苏轼此刻是清醒的。
人的一生都要经历悲欢离合,月亮也自有它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都是难以两全其美的。短短一生,离别异乡是常态。尤其是在朝为官,更是要兼济天下,心怀天下百姓。“说起来也颇为有趣,往往为了子由,苏东坡会写出最好的诗。他在由杭州到密州时,心中思念子由,写了一首词,调寄《沁园春》。又在密州时,写了这首《水调歌头》,又在同年冬季出猎时紧接着写下豪迈壮阔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来表达他慷慨激昂的报国情” e。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胸怀报国之志,心中装着天下,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诗人。写到这里已经可以看出苏轼拥有超脱豁达的胸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超越了时空的局限, 共赏明月意味着双方健在并互相思念, 这就足以令人庆幸和宽慰,既是一种祝愿也是留下希望。首先是对世人美好的祝愿,其次是一种人生目标,希望他们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即使人生有不能团聚的遗憾,还是要有积极向上,期待团圆相聚的心态。
既然没办法十全十美,那就接受不完美,享受当下的状态。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从最开始的伤感难解,到最后平静温馨的情感起伏转变。苏轼在体会过世事艰难后,还有勇气和乐观心态面对现实,这才是他留给人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真情流露,平凡却又打动人心,让《水调歌头》成为世代传诵的经典名篇。
“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 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f。这里王国维先生认为宋词的长调以周邦彦、柳永、苏轼、辛弃疾四人最为精致。周邦彦的《浪淘沙慢》两首,抑扬刚强,已经开了北曲的先声了。像柳永的《八声甘州》、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是满含感情之作,格调高远,不能当作一般的词而论。
三、词的意境美
(一)以诗为词——语言美 苏轼以诗为词,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标题和小序,使词与诗同等,让词表达的感情有了明确指向性。“苏轼既以词为抒发自我情感的载体,很多作品就是‘缘事而发’,因情而生,但词体长于抒情,不宜于叙事,所以他就以标题和小序的形式补充交代和说明创作背景。苏轼的题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就是作为词记事的补充” g。诗一样通俗流畅的语言,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他描绘的中秋月夜场景,看他举杯邀月,乘风归去,翩翩起舞。不禁想到他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确实让词有了诗表情达意的特色。
全词九十五字,用字精练巧妙。标题小序简洁明了交代事件、时间、地点,既有景物描写,也有情感抒发,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有谁能想象这是他在醉酒状态下的创作,此曲只应天上有。
(二)情景交融——境界美 他的独特人生经历给了他独特的创作体验,在他身上我们依旧能看到时代对个人命运的投射,我們个人与国家甚至是宇宙星河相比,都是渺小的沧海一粟。所以,我们欣赏的是他本身具有愿意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并赋予他的作品豪迈慷慨、自由洒脱之气。连接我们与苏轼的是相同的情感,从个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上升到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忧虑。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像苏轼一样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让学生感受诗词表情达意之美。
一个时代的特点会在文人作品及个人精神上体现,苏轼的思想深博而复杂。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序》中说:“苏东坡的一生, 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这一生他尽情享受,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h儒释道三者的思想在他身上不是相互打架,而是和谐统一的一幅画面,思想如性格,他的本性与本心在诗词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露,我们常说活在当下,但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处事坦然,为人豁达随性呢?
(三)合乎人之常情——中秋佳作 清朝词评家胡仔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如此高的评价说明了《水调歌头》在中国诗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审美价值,就好比一杯馥郁芬芳的香茗,品之甘之如饴,回味无穷。i 老话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一坛醇香美酒的酿造需要时间的雕琢与耐心的发酵,如果用酒做喻,那苏轼的人生经历可谓是历尽千帆。
用知人论世来探讨苏轼创作这首词的心境是再合适不过的,此时他请从杭州调往山东密州,升任密州太守,此时弟弟苏辙在离他不远的济州。这年的中秋节,苏轼想起不能见面的弟弟,写出了公认最好的中秋词。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将中秋月夜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让我们看到了思维和言辞的张力美与意境美。
尽人事,听天命。苏轼年近四十,昔日过往,皆成序章。我们说他有才,是他能在博览群书后参透人生的真谛,是他能在悲欢离合中超脱外物,获得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也总是在艰难险阻前一次次丧失斗志,却又一次次重拾信心,一次宴席的散场是下次重聚的开始。因为我们知道生活必须要继续下去,我们每个人都在与生活、命运甚至是自己抗争。一次次燃起的勇气和希望让我们更珍惜现在,珍惜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