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霞,郭苗苗,施 慧,彭剑飞,李儒婷,王 杰
安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安徽 230012
术后腹胀(postoperative abdominal distention)是指由于术前麻醉、手术操作等因素导致肠管受到激惹,术后24~72 h病人胃肠蠕动减缓,胃肠内积气致肛门排气不畅,甚至停止排便[1⁃2]。术后腹胀发生率占术后相关并发症的8%~28%[3]。由于腹部膨隆,腹壁肌肉张力增加,病人切口愈合速度相应减缓[4],影响术后康复。目前,西医多采用胃肠减压术与口服促胃肠动力药,但持续的减压治疗易使胃肠道消化液大量丢失,电解质发生紊乱,使得术后发热、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应增加[5],且用药的不良反应、多药联合使用等亦可降低病人的依从性,故总体疗效欠佳[6]。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产生、发展与逐渐成熟,相应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也应运而生,不断应用于临床实践。较之于针刺、穴位注射等疗法,穴位按摩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等特点,且病人的依从性、满意度高[7]。然而,穴位按摩干预术后腹胀的高频腧穴及其应用规律各不相同,故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手段,对本领域所用经穴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同腧穴的使用频次、处方规律及经络归属等,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1.1 资料来源 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中有关穴位按摩治疗术后腹胀的主题文献。以“术后腹胀”“腹胀”“胃肠功能”“穴位按摩”“穴 位 按 揉”“穴 位 点 按”“flatulence”“postoperative abdominal distension”“acupressure”“acupoint massage”“massage therapy”等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限均为2001年3月8日—2021年3月8日。纳入标准:①不同类型的术后腹胀病人;②干预措施为穴位按摩单独使用或联合其他疗法;③研究类型为各种临床研究,包括实验性研究和经验性报告。排除标准:①腹胀原因不明、未明确指出是因手术因素导致腹胀的文献;②数据不足、重复发表及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③未报告治疗穴位的文献;④术后腹胀合并其他疾病的文献。
1.2 方法
1.2.1 文献筛选与数据录入 双人独立检索文献,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通过初筛、复筛后,选定最终纳入文献。筛选过程中若意见不一致,则与第3人开展讨论。然后对所得文献进行整理,数据录入Excel 2010,并建立与术后腹胀有关的穴位按摩干预处方数据库。
1.2.2 标准化处理 依据处方数据库对所得相关信息先行处理,后提取内容,包括:疾病种类、科室、腧穴、频次及所属经络等。腧穴名称根据《腧穴名称与定位》[8]进行规范(如上膝眼统一为外膝眼,下膝眼统一为内膝眼,厥阴统一为厥阴俞)。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 2010对腧穴使用频次、经络归属等进行统计,采用SPSS Modeler 16.0行腧穴关联规则分析,利用Apriori算法构建有关术后腹胀核心腧穴的关联模式图。其中,设置最大前项数为2,最低支持度、置信度的设置则依据穴位自身属性、研究人员的专业背景知识决定(本研究未使用统一的最低支持度、置信度数值)。先根据置信度大小选择相应的强关联规则,若此时置信度一致,则以支持度大小为选定标准,另舍弃提升度小于1的关联规则。
2.1 应用科室频次 共涉及9个科室,使用总频次达186次,其中应用频次较高的是妇产科、胃肠外科、骨科,分别占37.63%、27.96%、13.98%。儿科最少,详见表1。
表1 科室分布(n=186)
2.2 高频腧穴频次、部位 研究共纳入186篇文献,涉及58个腧穴,使用穴位总频次达580次,其中使用次数多于25次的腧穴有8个,涉及足三里、中脘、天枢等。其中,多穴联合干预术后腹胀的文献为157篇(84.41%);单穴干预的文献有29篇(15.59%),主要为足三里(86.21%),其次为三阴交(6.90%)。高频腧穴集中在腹部、四肢。具体见表2。
表2 穴位按摩使用的高频腧穴与部位(使用次数>25次,n=580)
2.3 腧穴配伍的关联规则 涉及的关联规则中有4条腧穴配伍具有较强关联(置信度≥0.80,支持度≥0.15),分别是“气海→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其置信度相应为90.63%、87.88%、86.36%、80.00%。见表3、图1。
表3 穴位配伍的关联规则
图1 高频腧穴关联模型
2.4 不同科室配伍关联规则 应用较高的科室腧穴关联中,二联11条,三联4条。其中,妇产科较强的腧穴关联配伍为“上巨虚→足三里”,胃肠外科为“合谷→足三里”,骨科为“中脘→天枢”,其置信度分别为100.00%、90.48%、100.00%。置信度≥0.80,支持度≥0.20的腧穴配伍的关联规则见表4。
表4 妇产科、胃肠外科、骨科术后腹胀病人腧穴配伍的关联规则
2.5 腧穴归经、频次 本研究纳入的腧穴涉及多条经脉。其中足阳明胃经用穴最多,使用次数为267次(46.03%)。其次为任脉,用穴9个,频次137次(23.62%)。见表5。
表5 腧穴归经与频次(n=580)
2.6 特定穴 结果显示,涉及特定穴41个,应用总频次为841次(膻中既是交会穴,又属八会穴,则将其出现频次叠加计算,足三里等计数方法同膻中)。使用最多的为下合穴,用穴191次;五输穴次之,用穴170次;再次为募穴,用穴144次。具体见表6。
表6 特定穴分布
3.1 妇产科、胃肠外科、骨科是术后腹胀穴位按摩应用较广的科室 通过频次分析发现,穴位按摩干预术后腹胀的主要人群为妇产科、胃肠外科、骨科术后病人,说明这些科室的人群是术后腹胀的高发群体。究其原因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可因术中二氧化碳(CO2)气腹的建立[9],以及剖宫产时盆腔内部的解剖结构被牵拉和挤压,病人术后功能紊乱[10]导致腹胀。而胃肠外科手术多涉及胃肠道的显露,且术中操作易使肠管受到刺激[11],致使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此外,本研究纳入的骨科病人多为腰椎术后人群,若此处受损可能会使病人腹壁后腹膜血肿,气体上升积聚于肠腔,进而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肠蠕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2],病人自感腹部膨隆不适。
3.2 足三里、中脘、天枢等是干预术后腹胀的常用穴位 足三里为胃经之腧穴,可益气健脾、调理脏腑,“肚腹三里留”说明腹部疾患可选此穴以改善症状。有研究表明,刺激足三里可显著增强胃窦消化间期的移行性复合运动,使血液及胃窦平滑肌中胃泌素的含量显著提升,胃肠蠕动相应加快[13],从而减轻腹胀。天枢为大肠之募穴,与人体气机相关,可司其升降,具有调脾和胃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该穴位于结肠体表投影区,薄弱的肌肉层利于刺激传导,刺激此处可调节肠蠕动,因此天枢常用于肠道疾患[14]。《备急千金要方》载:“中脘主腹胀不通”。现代研究发现,刺激中脘能改善腹胀,可能与血浆胃动素的含量增加有关[15],故按揉中脘穴具有疏利气机、调理胃气之功效。天枢、中脘“局部取穴”,足三里“远端配穴”,符合穴位按摩的选穴原则。
3.3 腧穴配伍较单穴干预术后腹胀效果好 从分析结果来看,“气海→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配伍具有较强关联规则,配伍使用更具意义。腧穴配伍并非指各单穴效应的简单叠加,而是基于大脑中枢的整合作用,能更好地发挥同功穴调整阴阳、协同增效的作用[16]。足三里与合谷分别为胃经之合穴、大肠经之原穴,同时刺激两穴可和胃理气、通调脏腑。足三里还具有加强合谷调节气血之功用。此外,上巨虚处于足三里下四横指处,两穴分别是大肠经及胃经的下合穴,二者均循行胃经而后进入六腑,“合治内腑”很好地说明了两穴可联合使用,且在干预胃肠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17]。三阴交属阴,位于小腿内侧处,循足太阴脾经,可健脾益气。中医认为,腹胀病位首先在胃、肠,另与脾相关,故重用脾经穴[18]。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等穴的配伍使用,体现了“辨证配穴”的中医思想。气海循行任脉,为宗气汇集之处,有生发阳气、调下焦气机之功。《针灸大成》曰:“气海穴主治腹胀”,不难发现气海用于治疗腹胀早已有之[19],气海与天枢配伍使用,可有效干预因气行不畅而造成的术后腹胀,联合治疗效果佳。
3.4 不同科室的术后腹胀人群应选择不同穴位配伍 研究发现,妇产科、胃肠外科及骨科术后腹胀病人“上巨虚→足三里”“合谷→足三里”“中脘→天枢”关联规则较强,如此配伍以干预腹胀更有意义。从腧穴本身来看,足三里可理中焦胃肠之气血,上巨虚有通腑化滞之功。女子术后元气大伤,腑气受阻不通,上巨虚合足三里,可行气通腑消胀。合谷为大肠经的原穴,伍以足三里,能濡养经络、调达气机,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另有研究表明,骨折术后的腹胀多与气行异常、升降受阻有关。骨折后气凝血瘀,瘀血内阻,转而生热,后于胃肠处滞留,而致运行失调[20]。中脘为胃募穴,伍以天枢,可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胀等不适症状。从腧穴部位来看,妇产科选穴多集中在下肢,胃肠外科多集中在上、下肢,而骨科多选腹部穴位。究其原因,可能与妇产科、胃肠外科手术切口位于腹部,按摩腹部穴位可能会触发病人的“护疼”心理,故多选四肢部位的腧穴。而本研究骨科手术切口集中在背部,故可于腹部选穴。
3.5 足阳明胃经、任脉、手阳明大肠经是治疗术后腹胀常用的归属经络 通过频次分析,在经络归属方面,以足阳明胃经最多(46.03%),有效地表明了“循经取穴”的选穴原则。吴梦蝶等[21]对其进行解析,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其支脉“下循腹里”。研究发现,胃部疾患能特异性地通过胃经而有所表达[22]。故而循足阳明胃经合理取穴,可对其所属疾病具有相应的临床意义及特异性的防治作用。任脉起于小腹,止于目眶,循于胸腹正中,由其循行可知,任脉是腹部疾患的常选经络[23]。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虽散布于上肢,但其“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故可用于干预腹胀、腹痛等胃肠病。马天姝等[24]的研究发现,采用针灸疗法干预术后腹胀的归经以足阳明胃经为主,其次为任脉,足太阴脾经次之。其结果与本研究略有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与穴位按摩操作存在不可避免的皮肤接触,故多于四肢部位选穴。如本研究的高频腧穴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虎口处。较之于躯干,四肢易于暴露,取穴方便,且多不涉及病人隐私,故病人接受度高。
3.6 治疗术后腹胀最常用的特定穴为下合穴,五输穴、募穴次之 本研究共纳入58个腧穴,其中41个为特定穴,符合特定穴主治规律强、运用范围广的特点。特定穴的研究结果与马天姝等[24]的相同,虽干预技术不同,但研究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主要与两者取穴多集中在腹部、上下肢有关。本研究特定穴多选下合穴,其中足三里使用最多,上巨虚次之。下合穴,亦称“六腑下合穴”,均分布于下肢。中医学认为,“六腑皆出于足三阳,上合于手者也”,故腹胀等腑病多与其密切相关。另有研究表明,气血亏虚、运化失常所致的术后腹胀,可选用大肠俞以调动相应脏腑之气血[25],进而使胃肠蠕动加速。而胃肠疾病多与天枢相关,多在此处出现压痛点,刺激此穴可显著改善胃肠功能,减轻腹胀[26]。大肠俞与天枢配伍,属“俞募配穴”,二者阴阳同治,达到了协同增效作用,故临床多联合使用。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本研究系统梳理了近20年穴位按摩干预术后腹胀的选穴规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支持。结果显示,穴位按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术后腹胀病人,尤其是妇产科、胃肠外科及骨科病人,其术后腹胀强关联腧穴配伍分别为“上巨虚→足三里”“合谷→足三里”“中脘→天枢”。同时,临床选穴多采用局部选穴和循经取穴,并结合辨证配穴。较之于以往的干预性实验或临床个案总结,本研究具有纳入样本量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特别是基于科室差异进行了选穴探讨,以期做到因人、因病、因科室而异的精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