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在船闸工程中的应用

2022-07-15 01:51张剑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2年12期
关键词:温度控制降温监测

张剑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1.工程概述及温控流程

赣江万安枢纽二线船闸土建工程W1标,设计等级Ⅲ级,其船闸闸室有效长度180m、有效宽度23m、最小门槛水深4.5m。导航墙及靠船墩等结构按3级建筑物设计,上游挡水围堰、上下闸首、闸室等前缘部分按Ⅰ级建筑物设计。根据工程施工计划,在船闸一期围堰建设成型且通过质量检验后,安排下闸首基础的开挖作业并施作该结构,二期围堰成型后开挖上游导航墙、进水墙、上闸首及闸室范围基础并施作该结构。混凝土浇筑属于工程中的重点施工内容,以分区、分层的方法有序浇筑,最终有效成型,其中单层厚度不超过3.0m。

2.原材料选取和配合比优化设计

2.1 原材料的选取

1)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等均适应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禁止采用早强水泥。具体至本工程中,选用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比表面积控制在300~380m/kg。

2)掺合料。双掺应用S95矿渣粉和Ⅱ级原状粉煤灰。

3)骨料。级配合理,最大公称粒径≤80 mm,采用细度模数为2.6~3.0mm的中砂。在确认骨料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将其置于料仓内,采取防晒、防雨等各类防护措施,以免骨料受到影响。

4)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等均也是水工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外加剂,具体根据《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 5100—2014)和《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 202-2-2014)有关规范规定合理选择。在本工程中,选用的是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在此方式下混凝土的28d收缩率不超过100%。用量方面以试验的方式确定。

5)水。根据拌和需求,配套集装箱式冷水系统,目的在于对拌和用水做冷却处理,使其温度不超过5℃。夏季气温较高,骨料的温度相对偏高,在拌和现场配套制冰设备,以掺入碎冰的方法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避免混合料温度过高。根据原材料的温度灵活调整加冰量,控制混合料温度在许可范围内。

2.2 配合比优化设计

在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抗裂性能好、绝热温升低的要求,以此为导向合理优化配合比。在不影响设计混凝土强度和正常混凝土浇筑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以此缓解由水泥水化产生的硬化热现象。同时,需注重流动性、和易性的改善。

以强度等级为C 30 的混凝土为例,胶材用量拟用345k g/m、325kg/m,砂率35~45%,具体的材料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混凝土胶凝材料组成(单位:kg/m3)

在345kg/m的胶材用量下,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如表2所示。

表2 C30混凝土出机温度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

3.1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考虑到万安品质工程创建要求,选择优质的砂、石等原材料,加强进场时的取样检验。例如,在砂石材料的质量检验中,含泥量和含水量均要在规范规定的合理限值范围,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然后,依据配合比精准称量原材料并充分拌和,得到均匀性较好的混凝土;拌和时加强对坍落度的检测与控制,且定期检查原材料的质量,禁止任何不满足要求的材料被投入使用。在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适当减小其坍落度,降低水的用量与水泥的用量的重量比值(水灰比),使混合料的拌和充分,原材料混合均匀,直至混凝土拌和后不出现离析现象。

3.2 原材料的温度控制

1)水泥的温控。在现场准备多个粉料罐,并分别配套喷淋设施,采取此方法对罐体做喷淋处理,使水泥的温度下降至合理的区间内。

2)矿物掺合料的温控。类似的,在现场准备多个粉料罐,做充分的冷却处理。

3)集料的温控。防晒和喷淋降温是重要的措施,在料仓搭建隔热遮阳棚,避免集料因直接暴露在环境中而升温;配套喷雾系统用于降温。在采取多项降温措施后,使集料在搅拌前的温度≤31℃。

3.3 运输过程的温控

装料前,先在罐体外表包裹土工布,再适量洒水,采取此方法降低温度。若装料队伍过长,位于后方的车辆先驶向阴凉部位,避免直接暴晒在烈日中。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尽可能缩短运输距离,道路需具有平整性和畅通性,以便有条不紊地将混凝土运送至施工现场。

加强对运输车辆的调度,及时运输混凝土,避免车辆长时间等待卸料。先到场的运输车需要优先卸料,尽可能缩短混凝土到场至卸料前的时间,以免混凝土在此阶段出现明显的温度上升现象。气温较高时,在卸料场地的周边设浇水点,目的在于以淋水的方法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向运输罐表面淋水)。

3.4 混凝土浇筑的温控

加强对新拌混凝土的检查,不可出现坍落度大幅损失、离析、泌水等各类异常状况,否则不可投入使用。

施工时,妥善规划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宜安排在午间温度较高时,且需要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能力,在不影响浇筑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混凝土暴露时间。均匀浇筑,避免局部用料过多或过少。以分层的方式有序摊铺,对上层进行振捣时适当向下层插入(深度达到50mm及以上),使相邻两层稳定结合。

对于浇筑到位且得到振捣处理的混凝土,及时采取表面覆盖措施,以免由于气温偏高而导致该部分混凝土大幅升温。浇筑可考虑台阶式浇筑方法,有序进行。此外,加强对混凝土表面的检查,若有泌水现象,尽快采取处理措施。顶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检查其实际状态,在该部分初凝前将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工作落实到位,提高施工质量,并在混凝土终凝前采用土工布或薄膜覆盖保湿的养护方法。对结构的仓面基底、模板适当洒水湿润,并以喷雾的方法降低或控制浇筑仓面的环境温度。

3.5 混凝土最高温度的控制

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较快,且难以在短时间内降温,为此采取如下温度控制措施:在混凝土拌和阶段,掺入适量的缓凝剂,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适当降低浇筑温度;以分层的方式有序浇筑,并尽可能保证各层厚度的均匀性。

3.6 混凝土养护与降温阶段的温度控制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揭示,万安二线船闸项目所在地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东亚季风区,多年平均气温19.4℃,极端低温天气为-6.9℃,极端最高气温为40.9℃。根据现场气候特征采取如下温度控制措施,以便混凝土有效成型。

1)遇炎热、干燥天气时:于混凝土侧面设喷淋系统,以喷水的方法降温,同时包裹塑料薄膜,做14d的保湿养护;同时,加强对混凝土顶面的温度控制,铺设土工布并洒水,再覆盖泡沫板,起到保温的效果,必要时用淋水设施适当降温。

2)气温下降时,采取如下温度控制措施:适当延迟模板拆除时间,参考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值,具备拆模条件后随即安排拆模;覆盖土工布、棉被,起到保温的作用。需注重的是竖井段、廊道等部位,其孔口处需用保温材料做有效的保温处理,以免温度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同时,部分混凝土结构需回填覆盖,此时密切关注现场条件,尽早安排回填保温。在混凝土顶面的温度控制中,先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再覆盖土工布,通过此类措施的落实,使混凝土的表面始终保持湿润。

3.7 分层、分块施工

以分层、分块的方法有序施工混凝土结构,连续浇筑时分层厚度控制在300~500mm,且尽可能保证各层厚度的均匀性。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新浇筑时,为使层间稳定结合,需要缩短层间间歇时间,具体不大于7d。

为使新旧混凝土稳定衔接,先凿除旧混凝土面的水泥浆和软弱层,再清理松动的粗骨料,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混凝土表面,及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建筑杂物,用水冲洗、清洁干净,同时使其保持湿润的状态。材料方面,新浇筑部分首层混凝土要比既有部分高一级标号。

4.温度监测

(1)温度监测采用的是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要求其测温范围达到-40~125℃,灵敏度0.25℃,精度±0.5℃。

(2)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必须得到保证,为此,在使用前校准,确认无异常后方可投入使用[3]。

(3)根据温度监测结果判断混凝土的温度特性,待其降温速率不超过2℃/d时,可停止温度检测。

(4)尽可能集中、一次性布置测温元件的引出线,并对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混凝土浇筑、振捣时加强防护,以免测温元件和引出线受损。

(5)大体积混凝土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较高,为满足温度检测要求,预埋6个温度传感器,并在外部安装1个,经过检测后,确定所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中心最高温度、下表面温度、上表面温度、内表温差、环境温度。定期开展温度检测工作,自混凝土浇筑时开始,以每1h/次的频率监测,并根据内部最高温度判断是否具备停止监测的条件。以夏季施工为例,该值下降至45℃时可结束。

根据各温度变化阶段合理设定传感器的采集频率:混凝土浇筑开始至降温开始前2d,按照每1h一次的频率开展监测工作;降温2d后,每1h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待中心温度降低至45℃时可停止温度监测,或是在内表温差、表面与环境温差减小至5℃时也可以结束温度监测。

4.1 外部温度的监测

外部温度监测对象包含气温、水文、混凝土入仓温度等,监测仪器可以选用温度计或高精度的红外线测温仪,及时开展监测工作,详细记录温度数据。

4.2 内部温度的监测

1)在船闸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因结构高度高,浇筑仓面数量较多,需要选择面积大,浇筑方量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仓面,针对此类部位开展混凝土内部温度测量工作,具体包含闸室闸墙底部、基础强约束区的仓面等部位,对此类代表区域进行温度监测后,判断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然后预测其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混凝土内部温度稳定、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以免出现混凝土裂缝。

2)实际测量中,在最大截面中心部位布设温度传感器,数量以2个以上为宜,同时在距中心监测点垂直表面5cm下方布设温度传感器。经过测量后,根据实测数据判断内部混凝土温度的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给内部混凝土的成型创设良好的温度条件。

4.3 温度监测频率

浇筑开始至降温前2d,每1h安排一次监测;降温2d后,频率调整为每2h一次;随着中心温度的变化,待其降低至45℃以内时,停止温度监测。

4.4 温度监测数据的记录、整理、分析

及时采集温度监测数据并做完整的记录,根据监测数据绘制图形,动态判断温度的变化趋势。将传感器开始接触混凝土视为数据监测的起始时刻,存在异常值时予以剔除,以免影响到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严格依据规范采集数据并上传,根据监测数据围绕施工情况做客观的评价,结合数据反馈的混凝土温度情况灵活调整施工参数,必要时对施工方法做相应的优化,以便更加合理地施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有效成型。

4.5 温度超出许可范围时的控制措施

进场水泥的温度不可超过65℃,若实测温度超过该值,需置于阴凉、通风的区域,以便有效降温,直至实测温度在许可范围内为止。此外,混凝土出机口的温度检测与控制尤为关键,要求该值在28℃以内,若超出许可范围,根据现场环境采取遮阳、喷淋水等相关控制措施,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直至出机口的温度在许可范围内为止,此时方可出料、运输、浇筑。

5.结语

在船闸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控制属于重要内容,原因在于混凝土温度不合理时易诱发裂缝或其他形式的病害。在具体的温度控制中,需要加强原材料温度控制、浇筑温度控制、养护温度控制等,全面保证各阶段各项温度参数的合理性。还需规范施工,依据科学的方法将混凝土拌和、浇筑、养护等工作落实到位,最终顺利建成船闸结构。

猜你喜欢
温度控制降温监测
船舶主机温度控制方法优化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动物降温有妙招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锻造温度控制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