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孟远 霍应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大众艺术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提升大众艺术素养。群众文化的广泛传播,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随着综合素养的提升,大众日益关注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合理的方式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扩大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影响范围,可以丰富大众日常生活,陶冶大众情操。
关键词: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群众文化
1浅析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
我国传统文化即包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浓缩至今的精神文明精华,是我国各民族之间既保持和谐统一又具有独特性的关键。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各民族的宝藏是文化艺术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所以说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保持我国传统文化长久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发展当代群众文化的积极动力,同时更是促进传统文化创新和繁荣的重要方式[1]。
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却并没有被遗忘,甚至国际上刮起一阵“中国风”热潮,越来越多的传统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被大众所认可、熟知、应用,更多“中国风”的产品被世界各国的人民所喜爱,从而在经济发展和艺术造诣方面让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有了新的定义。不断崛起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使得群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更多动力与内容,在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同时为发展群众文化创造了机会,充分激起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既传承与挖掘了民间文化资源,又建设了我国民间群众文化基地,从而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2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關系
2.1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共同点
民俗文化是对群众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中也包含着民族文化,结合社会的功能,二者具有相同的作用,借助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加强对社会的认知。比如,在开展大型的文体活动的过程中,对于群众关系进行调和,引导社会的舆论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提升民族的凝聚力,民族文化和群众文化在娱乐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大众的道德教化,具有极强的群体性和社会化的特点。
2.2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以群众文化发展为前提
在对民俗文化艺术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往往探索群众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两者彼此影响,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固有文化。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作用于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对于民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丰富。比如,在传统文化中的跪拜之礼,在汉朝往往是席地而坐,在接待宾客时为了表示对宾客的尊敬,形成了跪拜礼,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就是行敬礼的意思,但发展成群众文化后,人们借助握手、鞠躬等简单礼仪形式进行代替[2]。
2.3群众文化的发展是民俗文化弘扬的重要途径
中国历史发展源远流长,群众文化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时间的沉淀,形成了民俗文化,二者往往服务于人民大众,结合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对于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同时,加强了对人们思想道德的教化,推动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群众文化发展的实质实际是与民俗文化之间进行相互的促进。比如,在藏族文化与汉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原文化,具有民族的风情与特色。
3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策略
3.1创新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形式,扩大群众文化影响范围
从群众文化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展现形式来看,群众文化带有较强的群众属性,主要展现形式以反映社会、生活实况为主,并以此形式进行一代代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并在创新过程中积累群众文化,丰富群众文化内容,突出群众文化内涵,使群众文化能在新时代条件下,对群众思想、素养等带来积极影响。
3.2例如舞狮、舞龙、划龙舟等均属于群众文化活动。舞狮、舞龙、划龙舟等群众文化活动的起始阶段表现形式过于平淡。虽然表现形式没有较突出的改变,但在内容上却“千差万别”。最早的舞狮、舞龙活动,主要是为了祭祀神灵,驱散邪灵,有较强烈的“迷信色彩”。而随着时代发展,目前的舞狮、舞龙活动,则代表着劳动人民丰收喜悦之情,所代表的寓意更美好,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性的群众文化活动。
此外,开展娱乐性的群众文化活动,能丰富大众日常生活,陶冶群众情操。在日常生活中,大众自主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接触、了解、学习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能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借助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扩大影响范围,实现形式创新,真实反映出现代社会新思想、新内容。这也能促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形式创新,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弘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的必备条件之一。
3.3实现数字媒体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深度融合
在推动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数字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促进数字媒体和民族民间民俗高效、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化发展打开市场,为广大群众带来体验式享受。首先,在开展民俗文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借助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数字影像将广大群众的乡村生活以及美好的乡村风光制作成一幅幅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和生活气息的短视频,在赋予其影视效果的同时展现其艺术魅力,从而勾起广大游客的好奇,引其前往游玩。还可以借助现实虚拟技术,对群众往昔生活场景、节日庆典等艺术表演进行再现,为游客展现当地文化发展特色,使其体验不一样的游览经历。
除了当地天然的地形地貌,文化特色等,还可以引导广大游客针对此地的历史发展、文化古韵等进行深入了解,在宣传并弘扬当地人文艺术的基础上,在乡村建设中融入更多当地民族元素,突出其文化特色。对此,可以借助现代影视技术,在广告宣传的同时打造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文化,通过独有的舞台表演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突出当地的人文特色、历史发展以及神话传说等。最好能将其编写成一部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舞台剧或者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借助数字媒体在各大网络宣传平台进行投放宣传。
3.4从民俗文化基础上组织实践活动
当前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环境得到了极大的变化,在对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了解民俗文化的精髓,要意识到民俗文化发展离不开群众文化。同时,群众文化的发展,要建立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要增强地方的特色,提高民族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比如,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将民歌元素融入服饰表演舞蹈等各种民俗文化艺术中的文化品牌,要借助辩证的思维,对于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进行正确的判断,加强对文化的整理与加工,使得二者联系密切,有机融合。
结束语:综上所述,鉴于当前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追求越来越高,与时俱进地发展群众文化和适时的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十分重要。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通过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来丰富活动内容平和形式,同等道理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需要借助于发展群众文化的力量和渠道,两者之间建立友好联系共同前行才更能确保文化艺术的发展紧随人们的生活需求变化,从而保障传统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并且群众文化的发展更有新鲜活力与动力,让各地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扎西东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分析[J].传媒论坛,2020,3(06):146.
[2]吴健衡.探析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发展[J].参花(上),2020(0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