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2-07-15 01:24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产高效绿色食品栽培技术

摘要:【目的】总结以滕州为代表的马铃薯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栽培技术要点,为同类产区秋马鈴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以滕州市的秋马铃薯生产为研究对象,对产地环境、种薯选择与处理、播种、覆膜、施肥、浇水、秋延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结果】本文所总结的技术要点,可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劳动力投入,全面提高二季作区绿色食品秋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效益,适宜在同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秋马铃薯受生长期影响,较春马铃薯生产一直存在虫害重、产量低及品质、效益差等问题,应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食品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秋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二季作区;滕州;秋马铃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著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近年来,滕州市全力打造“全国菜用马铃薯行业的风向标”,全市春秋两季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67万hm2,总产量突破200万t,总产值60余亿元。“两薯一粮”(春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了“亩产万斤薯、千斤粮,产值过万元”,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二季作马铃薯县级产区,滕州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县”“山东省马铃薯生产先进市”。“滕州马铃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先后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山东省首批十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山东省十大地理标志品牌”等,2019年品牌价值158亿元,成为中国马铃薯第一品牌。在不断巩固发展春马铃薯产量、面积、效益的同时,滕州市立足当地气候特点,围绕生长期不足、病虫害多发、产量偏低、商品品质不高等问题,积极探索秋季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秋马铃薯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效益不断提高。2020年,滕州市秋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33万hm2,平均单产接近2000kg,进一步丰富了“滕州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竞争地位,成为当地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本文以滕州为代表,系统总结了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要点,供国内同类产区参考应用。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以滕州为代表的中原二季作马铃薯产区绿色食品秋马铃薯的栽培与管理,目标产量为2000-2500kg/667m2。

2 滕州市气候条件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地温16.3℃,10℃(含10℃)以上积温为4359.4℃;相对湿度年平均为68%;光照时间年平均为2384.4h,年日照百分率54.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796.3mm,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9月初为传统雨季,降雨量一般占全年的60%左右;水资源较为充足,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地下水资源总量3.5亿m3,地表水资源总量3.3亿 m3;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210天左右,初霜冻一般出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滕州气候条件优越,较为适宜秋马铃薯生产,特别是采用秋延迟种植,可取得较高产量。

3 产地环境要求

环境条件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1-2000)标准关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因子的要求。

产地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优先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地块以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土壤pH值应在6-7,全盐含量不得高于0.3%。

4 种薯选择

4.1 小整薯作种

秋马铃薯所用种薯一般为当年春季马铃薯收获后所留小整薯,单个重量一般在25-50g。品种一般为荷兰十五、荷兰七等早熟、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费乌瑞它系列及科薯6号、滕育1号等滕州当地自主选育的马铃薯品种。商品薯表现为薯型长椭圆、黄皮黄肉浅芽眼,以鲜食菜用和出口为主。

秋马铃薯播种时间正值高温高湿季节,选用春季所留小整薯作种而不再对种薯作切块处理,既可在有效保留品种种性特征同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有效减少烂种,而显著提高出苗率,对保证秋马铃薯产量、效益极为重要。

4.2 种薯保存

春季马铃薯收获后,对计划留作种薯的小整薯要精挑细选,严格剔除病、虫、烂、伤、杂、劣等不良种薯,确保种薯质量,并做到避光、通风、单独妥善保存。

4.3 种薯处理

于计划播种日前10天左右,选晴天中午,将预留的小整薯摊晾在树荫下醒种、杀菌2-3天,再次筛选无病种薯浸泡于0.5mg/l的赤霉素+1%或3% 高锰酸钾溶液中5-10min左右,捞出沥干后堆置于阴凉处催芽,并盖上潮湿的草苫保湿,至立秋前后即可按计划正常播种。

5 播种

5.1 播种方式

秋季马铃薯栽培分为套种和直播两种播种方式。

套种地块应在前茬作物(一般为春玉米、半夏玉米)播种时留出套种行,优点是可以借助前茬作物的植株为种薯遮荫降温,并通过适当提早播种时间,延长生育期,以保证马铃薯产量;缺点是播种后容易遭遇连续降雨,导致烂薯而影响出苗率,且套种完成后,前茬作物无法实施机械收获,导致劳动强度加大、用工成本增加。

4月中旬至5月中旬,早春拱棚马铃薯收获后即播种春玉米的地块,一般立秋左右已基本成熟具备收获条件,应及时机械收获,注意秸秆精细还田,并及时清洁田园、旋耕整地,为秋马铃薯直播创造良好条件。采用直播方式种植秋马铃薯,便于实施机械化作业,可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确保出苗率,可在播种完成后,于垄上覆盖玉米秸秆以保湿降温,待苗齐后去除。

5.2 播种时间

秋马铃薯的播种时间应全面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天气状况及土壤墒情等因素,既不能太早,以尽量避开高温多雨天气,并避免与前茬作物生产造成冲突;也不能太晚,要充分考虑初霜冻时间,保证足够的生育期,以确保实现目标产量。

滕州地区较为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为立秋后10天(约8月20日左右),如遇连续降雨等天气影响,应适当推迟播种时间。采取秋延迟栽培的地块,播种时间可一直持续到白露前后。

5.3 播种方法

秋马铃薯种植仍采用开沟起垄方式,开沟深5-8cm,按确定的种植密度摆种,一般行距65-70cm,株距20-25cm,每667m2株数4000-5000株。套种田块播后先起小垄,待前茬作物收获后再根据马铃薯长势情况,分1-2次培土起垄至15-20cm高;直播地块,可一次性覆土起垄至15-20cm高。起垄要求同春马铃薯。

6 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要求,应按照平衡施肥原则科学施用各类肥料。直播地块一般每667m2撒施硫酸钾型高氮高钾三元复合肥50-100kg、商品有机肥80-100kg、微生物菌肥1-1.5kg、硼砂1kg、硫酸锌1kg。套种地块播种时施肥不便,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浇水、培土尽早追肥,以促进根系发达和植株健壮。如选用农家肥应经过充分沤制、腐熟。

生产中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污泥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等。

7 覆膜

7.1 覆盖反光膜

起垄耧平后,可于垄面覆盖一种正面镀铝箔、背面为绿色的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即反光膜。这种膜反光率达70%-80%,透光率低于2%,不仅可以明显降低土壤温度,控制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剧烈变化,还能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的土壤板结和垄土流失,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可显著提高秋马铃薯的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

待出苗50%以后,可选择下午适时揭去反光膜。

7.2 覆盖黑白配色地膜及膜上覆土

于垄面覆盖黑白配色地膜,即一种中间为透明或白色,两侧为黑色的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覆膜后于垄面膜上覆土3cm。薄膜两侧黑色区域可吸光、降温,膜上覆土后可实现自行破膜出苗。此项操作既可防止温湿度剧烈变化及降雨、浇水冲刷造成的土壤板结和垄土流失,又可防杂草、虫害,生长后期还可起到良好的保温、保墒作用,有助于提高秋马铃薯出苗率、促进生长及产量形成。

8 田间管理

8.1 立足“早”字抓管理

秋马铃薯生育期短、发棵早,在满足气候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各项管理技术措施应立足“早”字,坚持做到早播种、早查苗、早追肥、早浇水、早中耕培土,以充分利用生育期,促苗快长,实现高产稳产。

8.2 科学浇水

秋马铃薯生长前期,即播种至现蕾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一般不需要专门浇水,但应注意大雨过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划锄松土,防止因积水过多、土壤通气不良造成烂薯。若长时间不降雨造成土壤干旱,则应及时浇水,降低土壤温度,促使薯块早出苗、出苗壮。现蕾期后应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以保持垄土湿润为宜;收获前7天应停止浇水。

要坚持小水勤浇勤灌原则,尽量避免大水漫灌没过垄面,以浇至垄高1/3-1/2为好。

8.3 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有助于疏松土壤、消灭杂草、防旱保墒,促进根系发育、植株发棵和块茎形成,是秋马铃薯田间管理的重要措施。一般于生长前期进行2次中耕培土覆垄即可:第一次宜在马铃薯4-5片叶时及早进行,第二次宜在株高25-30cm时进行。

8.4 适当追肥

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采用叶面喷施或结合浇水、培土分别于幼苗期、现蕾期、膨大期适当追肥。第一次追肥应及时,可在苗高5cm左右时在垄两侧开沟施入,一般每667m2施用尿素10kg和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kg。第二次追肥可结合第二次中耕培土进行,每667m2施用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20kg。马铃薯生长中后期,为避免对植株的机械损伤,可选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叶面喷施1-2次,每次每667m2可喷施磷酸二氢钾50g或天达2116(地下根茎专用型)75g;也可结合浇水冲施水溶肥等进行追肥。

应尽量避免叶面肥与农药随意混合施用,以防止肥害、药害发生。

8.5 秋延迟管理

滕州地区初霜冻一般出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及商品薯率,秋马铃薯一般应在10月中上旬、早霜来临前提早建棚扣膜,以保护叶片,实现秋延迟种植。棚膜扣上后,应根据天气变化,前期注意及时通风排湿,后期注意及时盖棚保温,以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延长马铃薯生育期,实现增产目标。

9 病虫害防治

9.1 主要病虫害

秋马铃薯主要病虫害与春马铃薯略有区别。病害主要有晚疫病、黑胫病、疮痂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是蚜虫、白粉虱、茶黄螨及金針虫、蛴螬、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

9.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9.3 农业防治

第一,要因地制宜的选用抗(耐)病马铃薯品种。第二,及时清洁田园,注意轮作倒茬,不能与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茄科作物及白菜、甘蓝、生姜等连作;与玉米、大豆等作物轮作效果较好,有利于减少病害、杂草。第三,选用无病虫害的小整薯播种;种薯催芽前,将烂薯、病薯挑出,并做好浸种消毒。第四,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科学选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等新型肥料,持续改善耕地质量。杜绝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第五,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严防积水或干旱,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

9.4 物理防治

悬挂黄板诱杀蚜虫,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殺虫灯诱杀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害虫。每2-3hm2安装一台,挂于植株上方1m处。

9.5 生物防治

注意保护和利用瓢虫等害虫的天敌。可选用生防制剂和昆虫天敌控制病虫害发生,如选用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防治甜菜夜蛾,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等;生物药剂可选用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和齐墩螨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生物源农药防治。

9.6 化学防治

1)晚疫病。发生较为普遍且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应以预防为主。播种前,可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或7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浸种10-15min;未发病时,于现蕾期、膨大期,每667m2各喷一次68.75%银法利25ml+70%安泰生40g,或10%科佳50ml;发病初期,可立即喷施银法利、福帅得、普力克等治疗性药剂以控制病害发展,以后每隔7-10天配合喷施保护性药剂和治疗性药剂,一般3-4次即可。

2)疮痂病。此病害对二季作区秋马铃薯危害较为严重。可用0.2%福尔马林溶液在播种前浸种2h以上,或用0.1%对苯二酚溶液于播种前浸种30min后取出晾干播种。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春雷霉素、氢氧化铜等药剂对病菌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3)黑胫病。此病害危害分布广泛,近年来呈逐渐加重趋势。播种前用0.05%溴硝醇溶液,或0.1%春雷霉素溶液,或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可起到一定的杀灭病菌作用。发病初期,可用100mg/kg农用链霉素,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0%噻菌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铜制剂(噻菌铜、松脂酸铜、氢氧化铜等)+春雷霉素+氨基寡糖素等进行灌根处理,以控制病菌蔓延。染病植株应及时拔除,再用氯溴异菌脲酸等进行穴处消毒。

4)早疫病。马铃薯主要病害之一,以预防为主。可在发病前,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喷施2-3次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用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或1:1:200 倍波尔多液进行防治,间隔7-10天,交替喷施2-3次。

5)蚜虫。可用0.3%苦参素杀虫剂1000倍液,或用烟碱楝素乳油1000倍,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2000倍交替喷雾,提早防治。

6)白粉虱。应在发生初期及时用药。可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

4000-5000倍液,或3%天达啶虫脒乳油液1000-15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间隔5-7天于早晨露水未干时喷雾防治。

7)茶黄螨。二季作区秋马铃薯危害较重。可选用5%噻螨酮乳油2000倍液,或10%虫螨腈乳油3000倍液,或5%唑螨酯悬浮剂3000倍液,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间隔10-14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重点是植株上部,尤其是嫩叶背面和嫩茎。

8)金针虫、蛴螬、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一般在播种时,结合施基肥,每667m2用48%乐斯本乳油150ml拌细沙或接入肥料中施入沟内,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100ml兑水喷撒播种沟,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马铃薯生长期间也可用灌根的方法进行防治,但效果较差。

9.7 合理施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期科学用药,并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每种药剂连续施用一般不超3次;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时,宜混合用药。

10 适时收获

秋马铃薯收获时间由枯霜来临的早晚决定。一般11月上中旬,待马铃薯地上部茎叶全部死亡后再收获。采用秋延迟栽培的,可根据植株长势、市场行情等,推迟至12月中下旬收获。收获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物理损伤影响商品性。

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建立完备的生产技术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资料使用情况、生产管理、收获及产品检测等信息,实现生产过程全记录、质量安全可追溯。绿色食品相关生产档案要保存3年以上,以备查阅。

参考文献

[1] 韩战敏.中原二季作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5):148-149.

[2] 赵崇强.滕州马铃薯一年三熟(薯—粮—薯)高效种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1(4):250-251.

[3] 刘宗立,应芳卿.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秋植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7):93+156.

[4] 马海艳,李海英,安修海,等.枣庄市二季作区马铃薯害虫的种类及优势种的防治[C]//屈冬玉,陈伊里.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5).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5.

[5] 马海艳.秋马铃薯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2014(20):14-15.

[6] 王开周,张立,王文华,等.四种肥料对秋马铃薯产量效益的影响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16):126-129.

[7] 满小娜.滕州市春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1(5):67-68.

[8] 李广亮,孙明海,王宏梅,等.鲁西南马铃薯—玉米—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21,37(2):47-49.

[9] 张在荣,刘知利,朱金政.潍坊市秋马铃薯不同覆盖模式栽培对比试验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5):132-133.

[10] 陈雪飞,李善斌,敖方源.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139-140.

[11] 刘连成,丛晓飞,叶巍,等.不同播种期对秋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5(10):69-70.

作者简介:韩文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hanwenhe@126.com

猜你喜欢
高产高效绿色食品栽培技术
什么是绿色食品
浅谈煤矿高产高效型生产区队建设
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