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
2020 年4 月23 日至25 日,南京市第一次实施美术中考。此次考试引发了社会和家长的关注。作为全程经历此次测评改革的教师,笔者在终结性测评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三方面思考,为美术中考终结性测评的命题工作提供参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坚持以德树人,以美育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成学生全面健康成长。”[1]2016 年8 月,江苏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中明确提出了“将学校美育纳入省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将小学生艺术素养测评结果纳入素质报告书,将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中考成绩,将普通高中艺术课程纳入学业水平测试并作为高校艺术专业录取依据”[2]的目标任务。这是艺术学科实行美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指导方向。
2017 年,南京市教育局公布了初中毕业生艺术素养测评试行方案。终结性评价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以机考的形式检验学生应知应会的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满分100分,其中音乐、美术各50分。美术中考的终结性评价占40%,结合过程性评价占60%,按照分数折算成A、B、C、D 四个等级。艺术素质测评成绩与初中毕业生综合素养评价六项指标中的“审美与表现”评价相挂钩,艺术素质测评成绩合格等同于“审美与表现”的B 级。艺术素质测评成绩合格方可报考指标生志愿和一批次录取学校。艺术素质测评成绩B 等及以上的学生,方可报考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艺术特长生。
2017级初中学生成为南京首届美术中考测评考生。测评推动了美术基础教学,打破了美术学科的传统刻板印象,推动了美术教学的正常化,初中艺术课程由基础学科成为美育的重要学科。艺术素养测评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美术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触发了家长对美育的关注。从总体来看,终结性评价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学校美育评价制度,各地要开展中小学生艺术测评。”[2]中学长期突出中考主学科的重要性,美育学科被边缘化。美术中考使美术课得以正常开展,初中每周一节美术课的课时得到保障,初三学生也能上美术课。主学科教师很难再占用美术课,一些美术教师也回归到美术教学上,不再兼职学校其他事务性的工作。学校制定美育过程性评价制度,推动了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终结性评价的实施,触发了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美术学科长期缺乏终结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按课程标准教学,教学缺乏目标,没有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随意,教师对自身感兴趣的课程扩展比较多,把美术课的普及教育变成了选修课的专业教育。有些教师片面理解终结性测评,把美术学科的学习也变成应试教育,让学生背书、刷题,提高测评分数。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美术教学要扎实上好每一堂课,有效保证美术课程的四大领域板块全部实施,真正做到“以美育人,润物细无声”。
美术课原先没有详尽的评价体系,学生对于美术的双基内容常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美术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转化为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的评价结果反馈缺失。美术终结性测评的实施,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测评的范围从片面的技能考查逐渐向美术学科的全面考查迈进。改变学生“绘画技能好,美术成绩就是优秀”的现状,让学生更加注重美术学科素养的提升。
目前,很多家长自身没有受到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在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才发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没有艺术素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又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美术教师应尽力提升家长的艺术认知,普及美育,宣传美育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益处,推动美育的健康发展。通过测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珍惜在美术课堂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认识美术、热爱美术、普及美术。美育是塑造完美人格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修养。应激发家长和孩子走进博物馆、音乐厅,让更多家庭接触艺术、感受艺术。艺术学科的多元评价对孩子发展有帮助,也为高中选拔高素质学生提供了重要依据。测评考查内容也是学生美术课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并不加重学业负担和任务。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法》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江苏省教育部门编辑出版了《江苏省初中学生艺术素养学业指标测评指导》用书。此书梳理出学生必须掌握的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要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凸显美术学科的特征,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掌握“双基”,成为南京中考美术终结性测评组织命题、实施考核、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终结性测评试题的设置,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依托初中美术教材,结合《江苏省初中学生艺术素养学业指标测评指导》用书整理出的知识点,测评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要点。
考试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考试采用上机操作的形式,充分展示了美术素质测评的视觉特征,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优势。试题按照测评角度可划分为记忆取向90%、运用取向10%。测评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记忆取向和运用取向,即美术学科的“双基”部分。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别、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测评试题主要集中在图像识别、审美态度,也涉及文化理解领域,但是缺少美术表现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测评。
以下为模拟试题分析:
《溪山行旅图》
《容膝斋图》
《万山红遍》
《江帆阁楼图》
此题考查范围:“欣赏·评述”:记忆取向;素养方向:图像识别。学生答题时,如果对作品记忆印象深刻,容易得到正确答案。如果对相关作品不是太熟悉,可以通过赏析图像,找出正确的答案。此试题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作品《万山红遍》,通过色彩分析,就可以得到答案。作品《溪山行旅图》《江帆阁楼图》,通过图像中的小溪、江帆、楼阁,就可以得到答案。作品《容膝斋图》,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或者运用排除法,就可以得到答案。此考题通过“看图识画”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符合核心素养领域的图像识别要求。
以下属于17世纪画家的自画像。( )
此题主要考查图像识别,试题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对两个内容的考查:(1)团体肖像画和自画像的概念。学生通过图像识别,首先排除D 选项团体肖像画;(2)画家和作品的时间维度。A 选项为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期,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最早肖像壁画;B 选项为20世纪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的《戴帽的芙劳》;故正确答案为C,达芬奇的自画像。
有的学生答题时感觉有困难,分析其原因在于此题是对两个内容的考核,包含6 个知识点。如果学生对知识点不熟悉,就会答错。在一线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往往忽视外国美术史的时间维度大体系的构建,学生只是记忆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要通过测评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外国美术史时间顺序和关联性。所以,考题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列,从而触发教师对教学的思考,梳理画家和作品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人物画面部比例一般可归纳为“三眼五庭”( )
此题的考查范围为造型表现部分,主要考察三庭五眼的概念:自发际线至下颌底部分为三等份:第一等份自发际线至眉线;第二等份自眉线至鼻底线;第三等份自鼻底线至下颌底部。三部分的距离相等,称为“三庭”。面部宽度相当于五个眼睛的长度,称为“五眼”。故答案为错误。此判断题的命题,采用将概念进行文字更换的形式,略显单板。如果通过设立情境把判断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当中去,引导学生关注、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增加试题趣味性和应用性。
例如:小明给爸爸画了一幅肖像画,他们对面部比例出现不同的意见,爸爸认为是“三眼五庭”,小明坚持认为“三庭五眼”。询问你的意见,经过你的观察,小明的观点是( )。
2.幼儿的眼睛通常在头部的二分之一以下位置( )
此题的考查范围为造型表现,主要考查人物肖像画技能,让学生判断眼睛的位置。成人的眼睛一般在二分之一的位置,而幼儿的眼睛通常在二分之一以下位置,因此答案是正确的。
但是,此题也可添加生活性情境,利用初中学生爱观察、爱探索的特点,让学生灵活运用观察人物眼睛的位置,通过图像识别,引导美术表现,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问题。
例如:小明有个四岁的妹妹,小明为妹妹画一张肖像速写,他按照眼睛在面部的二分之一处,确定眼睛位置,你认为小明的做法是( )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终结性测评围绕课程标准制定,考查范围更多涉及记忆性的知识点。美术学科技能部分的考查偏重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没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创新领域涉及少,缺乏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应当增加此类试题,凸显美术测评的基础性、审美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终结性测评体现了美术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美术课程、推进美育的实施、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终结性的测评命题从“双基”到“核心素养”的转变,创新了测评模式,有序推进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成绩计入中考的评价改革。终结性评价势必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完善建构指向核心素养的测评,有利于推动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检验学习艺术的成果。测评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可有效化解家长的焦虑,让美育走上健康、自然、和谐之路。
目前来看,各地的美术测评还处于探索和试行阶段。终结性测评的命题原则如果始终围绕着记忆取向,势必给一些年轻教师造成教学的错位,不清楚测评初衷和意义,仅以考试为借口,课堂上把所有的知识点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学生不可能在课堂全部掌握,也没有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学习。有些教师甚至给学生布置大量复习试卷,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的则压缩技能表现环节的教学时间,学生动手实践减少,将测评片面理解为背书。如此则将失去美术学科的学科特点,测评目标也就无法体现。
学以致用。“学科素养”是将知识以及三维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把知识技能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在深度学习的课堂里,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协助学生透过自己的独特经验建构意义的引领者。教师需要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助于学生链接既有知识和经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自己的学习负责。”[3]161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终结性测评应当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命题要体现对深度学习的考查。许多地市中考测评加上绘画考查,体现了美术表现环节,初衷是好的,但是也会带来以下问题:(1)技能化教学;(2)试卷的评分标准如何把握;(3)加重家长和学生的负担。所以,测评试题的考查要有所改变,应不限于对知识点的考核,而是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故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审美情趣包括体验审美活动的乐趣,学会欣赏并追求美的事物,建立深层次的人生审美意识。用审美的眼光欣赏自然美、美术作品美,建立科学的艺术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可以为提高生活品质打下审美基础。”[4]美术学科是视觉学科,是一门“观察”的艺术。审美体验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测评过程可以采取间接体验,借用图像、影像、文字、乐曲等,通过图像识别,体现作品的情感性,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官感觉。试题的设置可以和语文、音乐、历史等学科融合,根据诗句或音乐想象图像。审美体验区别于其他学科多专注文字、数字和其他符号,学生通过体验加强对作品形式的关注,以此作为审美教育的着力点。
例题1:作品《游鱼》反映出画家什么样情感特征?( )
A.孤傲 B.温和 C.阳光 D.乐观
试题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学生通过图像识别,会发现图中的鱼与众不同,最重要的特点是“白眼向人”,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就能体会鱼的情感,表情奇特表现出画家的愤世嫉俗。丰子恺先生说过,“美术是为眼睛的要求而产生的文化。”艺术测评要重点考查学生对作品的观察力,从而触发学生的情感,艺术素养的核心要体现学生对作品的敏感度。现在很多学生观察不仔细,对图像信息的捕捉较少,无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而提升敏感度,需要多看作品,多思考、多感悟,才能理解画背后的文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放手让学生分析作品信息,把教师的角色从“演员”变成“导演”,同时鼓励学生课后主动去观察更多的作品。
例题2:以下哪幅国画作品反映出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的意境?( )
试题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学生要根据诗的意境去寻找答案,在读诗的过程中,大脑形成画面感。其实,此题更体现学科融合,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理解要求更高。所以,艺术表现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让学生在感悟中提升敏感度。
“学习往往是在具体的经脉中产生的。——这是学习科学围绕人类终身持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所取的第二个共识。亦即人类的学习与智慧的发挥强烈地依存于经脉与情境,就是所谓的情境学习。”[3]16美术学科具有典型的动手实践性的特点,测评要理论联系实际,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试题设定上可以围绕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也可以扩展到社会上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把知识以及技能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考查的本质要求。例如,风景画中的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可增加南京的建筑案例,引导学生对身边建筑进行观察,同时运用透视的方法,画出家乡的景物。而且考查要与知识点巧妙结合。
例题1:南京是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以下的风景画,构图时,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透视方法构图( )
A.成角透视 B.平行透视
C.色彩透视 D.消逝透视
试题分析: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试题结合本土建筑的风格,考查学生对身边建筑的观察,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将美术知识和生活巧妙结合,避免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会实际运用。
创新思维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艺术学科能够激发学生们更具创造力。首先,要区分“大C”和“小c”的创造性。“大C”的创造性是能够彻底改变一个领域的创新,如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画风,这些创新永远地颠覆了它们各自的领域。“小c”创造性是指那类发现如何自主解决问题(即使别人知道如何解决)或是用不同寻常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活动。这需要人们用新的方式思考,但不一定会引起某个领域的重大改变。”[5]初中的学生都不可能具有“大C”的创造性,命题的时候可以围绕“小c”的创造性做文章。但作为考试命题的评价结果,恐怕命题教师有所顾虑。命题教师也可以用主观能动性代替客观原因,运用减法原则。例如创造性考题能不能不用绘画表现出来?创造性考题用机考怎么考?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可以考查吗?创造性考题可以有多项答案吗?艺术测评的真正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每个困难因素被减去的时候,即是创新的过程,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的考查和标准化的考试其实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艺术测评的初衷,是让更多的学生接触艺术、欣赏艺术、热爱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性和创意性,引导学生运用图像语言去表达和创造。为什么不可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结合考评也可以活学活用,多些开放性的答案,多些发散性的构想,这对学生的艺术成长是有帮助的。
例如:以三角形原形进行想象的图形作品。请参照图例,创作二幅以“三角形”为主要元素的想象图形。
1.保持“三角形”的形态特征。
2.“三角形”的形态自定,可以添加其它元素。
3.创意新颖,表现生动。
此题的测评点结合初中数学学科中的三角形,侧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考查。发散性思维的形象联想是由一种物像的造型而引发的与之相似的形态物像的联想,源于人们的感性认识。发散性思维是设计的基础。没有发散性思维,创意就没有较好的出发点。发散性思维就像树上的树枝呈发散状态向四周辐射,最终所发散出的树枝还是长在主干上的。此题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让学生以三角形为出发点,引发发散性思维的联想,结合生活中的观察,触发学生的表达。
总之,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初中阶段13-15 岁的学生,必须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会观察的方法,即核心素养的图像识读。从内心驱使转化为审美判断,为高中在艺术创作中把内在的东西进行外化的表达做铺垫,深化文化理解。“教育评价并非评价了儿童的知识、技能、表现与学习积极性之后即告终结,而是旨在从这种评价中求得教育实践的不断改进,基于此确认教育实践的新的出发点。”[3]149所以,应明确定位美术学业的考试是达标考试,非选拔评价,从命题的角度来划分记忆取向占60%、运用取向占35%、创意取向占5%。因此,考测的内容有记忆取向的基础,运用取向的能力,创意取向的扩展。从而使学生把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建立在对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的认知基础上,这种感受与理解才会最终转化为自我表达,才是真正的艺术创造。由此触发评价学校美术教育的成果,促进美术教师观念的转化,消除学生家长的焦虑。将美育的着眼点放在实处,让学生喜欢艺术,热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