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触媒效应下小城镇绿道网络建构*

2022-07-14 06:21罗方婧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绿道小城镇城镇

罗方婧 朱 捷,2

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400030

2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30

快速城镇化使小城镇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暴露了小城镇生态、文化和功能等诸多方面的问题[1]。目前,许多小城镇推进绿道建设,试图以此提升城镇空间品质,然而,当前小城镇绿道作为城镇宣传的内容,只在城镇某一区段内修建,单纯强调生态防护或游憩活动功能,无法在全局及更大范围下实现多维价值,更无法提升空间品质[2]。基于此,小城镇绿道建设应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是如何转换绿道建构思维,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发挥绿道提升空间品质的作用;二是建构路径与方法,即如何使绿道真正带动小城镇发展。在这种状况下,景观触媒作为一种新型理论,以景观作为触媒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并持续带动城市发展,为小城镇绿道建构提供了新思路。

1 景观触媒与城镇绿道

1.1 景观触媒的引入

城市触媒由韦恩·奥图和唐·洛干[3]提出,指代正面影响城市建设的要素,城市发展与演进正是在多种“触媒”作用下得以推进。当前建筑和城市设计思潮对城市的触媒效应已受到关注,但同样能策动城市开发联动反应的景观,却鲜少作为触媒。

景观触媒是指具有引领性的景观要素,可以刺激和引导城市后续开发[4]。早期景观触媒局限于建筑先导秩序下的“剩余空间”,所产生的效应随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5](图1)。于是,库哈斯等提出将相对于建筑实体之外的虚体空间作为城市布局基础,强调景观互相联系、传递能量的“网络”模式触媒效应[6]。此后,景观触媒发展更为灵活,鼓励尺度和形式的弹性变化、正式功能复合化和非正规功能正当化,强调多维价值取向的平衡,同时提倡以临时性空间作为“新触媒”,刺激新的、计划外活动的可能[7-8]。

图1 城市触媒演进过程图

景观触媒理论的演进颠覆了传统建筑统领城市的逻辑框架,以开放空间作为触媒景观的载体,使景观不再仅是布景式、片段化的孤立触媒点,更能作为原始触媒实现场所价值,并激活、带动周边发展,进而形成新触媒,新触媒进一步激发活力点,形成“网络”模式触媒效应,以触媒网络持续引导城市后续开发[7](图2)。

图2 景观触媒作用原理

1.2 景观触媒与小城镇绿道的契合性

其一,景观触媒强调“网络”模式触媒效应,其与绿道系统由点及面的组织方式相契合,完整的小城镇绿道系统能激发“网络”模式触媒效应。其二,景观触媒强调多维价值取向的平衡,使绿道能够复合多维价值,支撑小城镇生态、文化、功能等各方发展。其三,景观触媒提供弹性的思维,指导绿道由自身尺度、形式和功能的灵活多变实现自我调节,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小城镇系统[9]。其四,景观触媒关注操作过程而非最终景象,通过设计“过程”指导绿道发展,使绿道能承载小城镇动态发展的愿望因时而变,拓展新的关系[5]。由此可见,景观触媒理论蕴含系统观、多维观、弹性观和过程观,得以指导小城镇绿道建构,并填补当前小城镇绿道理论空缺[10]。

2 景观触媒效应下绿道建设的作用

2.1 增强生态效益

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由于经验理论的缺乏,小城镇发展重速度而轻质量。小城镇范围不断向外扩张,却忽视了对绿地系统的健全,导致小城镇绿道束缚于狭义的“绿化”,多为自成一体的绿地斑块,其生态效应局限于周边区域,未形成网络状的系统结构,无法传递“网络”模式触媒效应[11]。景观触媒效应下绿道建设强调系统性,着重对各类绿地斑块的组织串联,增强绿地各组分和各尺度间的相互关联,激发生态环境系统网络触媒效应,增强整体生态效益[12]。例如,安溪县城绿道覆盖率达97.13%,弥补了原有绿地系统的不足,加强了城镇绿地辐射能力[13]。

2.2 丰富公共生活

在规划设计实践中,设计师经常重实体建筑,而轻虚体空间,造成小城镇的公共空间多被视为建筑的补遗,常被各种建筑组团割裂,导致小城镇缺乏系统层级和与生活的联系,孤立化的公共空间所形成的触媒效应随空间距离的增加逐渐衰减,无法与城镇生活系统形成统一[14]。因此,绿道应注重对相关联公共空间的系统控制,打造与优化并重,构建多样主题游憩体系,实现公共空间系统网络触媒效应,丰富城镇公共生活。例如,萧县城区绿道有效衔接了居住组团、文化广场及历史遗迹等公共空间,为居民出行、文化体验及健身休闲等公共活动提供了便利。

2.3 传承地域文脉

差异性历史轨迹和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小城镇文化,但以经济为本的建设背景下,小城镇人文资源未受到重视。具体来说,城镇中反映地域行为模式的开放空间遭“边缘化”处理,而文化符号则呈现明显的布景化倾向。绿道建设应考虑对传统文化空间和文化符号的营造,针对性保护或利用,构建文化特色系统网络,激发地域文化系统网络触媒效应,从而传承地域文脉。以上杭县城绿道为例,通过营造孔庙、古城墙等沿线文化空间和融合客家、金铜等文化符号,展现上杭千年古邑的文化新魅力。

2.4 彰显景观形象

大量小城镇注重建筑实体的夸张表达,忽视了反映自然属性的绿色开放空间等虚体空间的独特意象,导致城镇形象缺乏特色,主要体现为山水格局混乱、地方形象趋同,城镇标志物突兀等。这一背景下,绿道串联山体、水系、林地、农田及多样开放空间节点,构建地域特色的“景观骨架”,并通过丰富空间类型,控制景观视廊,激发景观形象系统网络触媒效应,全面彰显城镇形象。如云阳县城绿道,基于山水相依的自然环境串联了城镇阳台、公园绿地、滨水岸线等开放空间,构架了特色山地城镇结构,绘制了云阳个性名片。

2.5 引导业态资源

绿道作为绿色开放空间,通过引导业态资源要素配置产生经济效益,但由于缺乏因地制宜和互融发展的考虑而未形成绿道经济体系。景观触媒指导下,绿道组织开放空间,根据各空间组团特色,延伸其所配置的业态资源,融合发展业态布局,并引入新经济模式,打造多样消费场景,完善绿道经济体系,激发业态资源系统网络触媒效应,引导城镇绿道经济发展。如淳安县姜家镇绿道经济体系建设以来,通过打通全域旅游脉络将游客带进沿线农户的田园、果园和菜园,成为特色富民的产业带[15]。

3 景观触媒效应下绿道网络建构

景观触媒效应下小城镇绿道建构是一个动态过程,应从小城镇现存问题和发展的前景出发,提出基于过程的弹性策略,进而催生具体空间形式。根据上述绿道建设的问题,规划时应首先在形势政策、规划目标研究基础上对超越规划对象的更大区域范围的生态环境、公共空间、地域文化、景观形象及业态资源5方面进行详细调研分析,确定原始触媒要素;其次由每一类绿道的触媒要素形成连续性子系统触媒网络,后以“分层叠加”的思路叠加各子系统触媒网络,形成复合系统触媒网络激发综合性网络触媒效应(图3);最后,确定弹性的引导方针,以保证触媒效应充分且长久的发挥。具体涵盖“评估确定触媒要素—系统触媒网络构建—动态调控触媒引导”3个步骤。

图3 小城镇绿道景观触媒效应图

3.1 评估确定触媒要素

为最大化发挥触媒效应,应对各触媒要素进行评估。生态环境要素包括已存或待建的城内公园、滨水和乡村林地、农田等各类绿地斑块等,借用GIS、卫星影像等工具评估当前尺度、结构关系、生态敏感性等指标;公共空间要素指城镇居民日常公共活动的空间,由所承载的人群游憩需求判定;地域文化要素包括反映城镇行为模式的开放空间和具有传统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评估针对其文化价值而进行;景观形象要素包括与绿道相关联的山、水、林、田及多样开放空间节点景观,评估其用地适宜性、行为可达性及视觉可达性等;业态资源要素指能配置具有联动效应的业态资源的开放空间体系,评估其所引导的业态资源当前经济价值及联动优化潜力。根据评估结果,选择触媒潜力大、触媒持久力强的要素作为原始触媒要素。

3.2 系统触媒网络构建

绿道系统触媒网络构建以各子系统触媒网络综合优化形成,是从5方面触媒要素形成的子系统触媒网络开始,到叠加形成复合系统触媒网络的过程。

3.2.1 维系山水,重构生态格局

小城镇外围多分布较成熟的农田林网体系,对缓解城区生态问题起到重要作用[16]。因此,重构生态格局应从区域层面出发,通过绿道串联城镇内各类绿地斑块及外围山体、农田、林地等,并调整占比过高的绿地类型,修复质量不佳或污染严重的斑块廊道等(图4)。其中要注重两点:一是设计需避开敏感区域,并以木板铺砌、护根覆盖等非入侵方式介入中度敏感区域,尽可能保护自然边缘;二是充分利用原有沟渠、盖板、湿地等场所设计生物通廊,加强绿道宽度、维护标准等指标控制。

图4 绿道连接小城镇绿地斑块

3.2.2 丰富游径,构建游憩体系

小城镇较小的规模和尺度意味着人与城镇更为紧密,城镇与乡野“一体”意味着绿道必须在尊重现状地形、植被等基础上加强与多样人群的联系,满足公共活动需求[17]。结合公共空间触媒要素评估结果,应组织主题突出且复合多元公共空间的游憩路径,例如社区活动空间应满足居民游憩需求,通过划分健身、儿童活动等区域,合理配置活动设施以此触发活动,并带动宅旁墙角等闲置空间的临时性使用,使之可作为广场舞、摊贩商贸等的临时空间,实现社区活动主题公共空间效应。进一步组织多样主题游径,构建绿道游憩体系(图5)。

图5 小城镇多样主题游径

3.2.3 活化资源,塑造文化特色

地理条件和发展轨迹的不同形成了小城镇文化资源特色,这是居民“集体无意识”的产物,是小城镇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14]。基于此,绿道通过地域文化触媒要素营造寓教于游的文化体验场所,带动周边打造绿道文化节庆活动和文化创意驿站等,进而塑造文化特色。以东莞黄江镇为例,绿道串联“大屏障公园、黄牛埔水库、芙蓉寺、巍峨山森林”等传统登山、游湖、祭佛、饮茶等行为模式的开放空间,融合自然、宗教等文化符号,并打造“绿道文化节”“慈善敬老马拉松长跑日”等,进一步链接人与黄江文化的关系。

3.2.4 强调特色,营造地域景观

强调特色有利于小城镇个性化发展,避免“千镇一面”。绿道布局尊重当地生态地脉、游憩人脉、地域文脉,是演绎小城镇形象的最佳载体。绿道穿越城镇和自然区域,依托景观形象触媒打造多样开放空间景观,提高居民对城镇形象的感知力,并营造虚实相生、俯仰对应、互为对望的眺望体系,刺激地域景观形象的系统演绎(图6)[18]。例如,巫山县绿道契合山地城镇景观格局,在6处关键视线点设计驿站,形成高地可俯瞰山地、低地可观赏大宁湖水面的景观视域,以绿道出发彰显了地域形象魅力[19]。

图6 小城镇绿道主要景观视廊

3.2.5 延伸产业,拓展消费场景

生态文明导向下,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小城镇必须切实坚守的发展途径。对于以自然禀赋为主开发的小城镇,绿道应串联周边优势资源,深化片区旅游合作,升级融合文商旅体产业集群。而对自然条件较弱的小城镇,则应通过绿道充分挖掘特色项目,例如利用农田、水域等,发展观光农业、水上项目、文创旅游等业态,拓展盈利渠道。此外,绿道作为旅游休闲项目,应增加餐饮、租赁等场所,注入“购物”“娱乐”“休闲”等消费场景,提供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增收的机会(图7)。

图7 绿道引导小城镇业态发展

3.2.6 多层叠加,生成触媒网络

根据上述5大策略,对应形成生态环境、公共空间、地域文化、景观形象、业态资源等子系统触媒网络,再将各子系统触媒网络叠加起来进行组织(图8)。叠加过程注重各子系统触媒网络间的协调,如存在无法协调的冲突,则需通过博弈从多解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如岳池县城绿道,在衔接生态环境和业态资源网络时,城郊生态段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则应减少人工驿站、步道等的建设;而在旅游休闲段,优先考虑居民活动和经济利益,则设置多元活动场地,仅以扩大绿道宽度、设置生物通廊等方式保证生物安全。

图8 绿道系统触媒网络生成

3.3 动态调控触媒引导

在景观触媒效应下探索绿道网络建构,绝不是绘制如画风景的蓝图,而是不断修正调控,渐进式引导绿道触媒效应持续发挥作用的过程[20]。绿道网络建构前期通过模型演绎等方式全面分析建设开发的不同阶段,针对性提出一系列的阶段目标,如对空间节点、交通接驳及服务驿站等方面分别制定对应目标,使系统触媒网络综合效应在渐进开发过程中得到连续且有效地发挥。在后期调整中,构建科学高效的评价标准与反馈体系,判断阶段性触媒效应影响小城镇的情况,从而不断调整触媒作用方向及强度等,增强其对不确定的社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适应能力[21],由此维持不断涟漪式的扩散触媒效应,延续小城镇生命力。

4 结语

就小城镇而言,其建设目标绝不是盲目的建造钢筋混凝土森林,而是要关注提升小城镇的综合空间品质。小城镇绿道在景观触媒效应影响下,应从常规建设模式转为着眼于未来的灵活、弹性的渐进式发展模式,在充分实现绿道多维价值的前提下,刺激并引导绿道周边建设,实现互利共赢。本文基于小城镇绿道常规建设误区与困境,引入景观触媒思维及研究方法,探讨景观触媒效应下小城镇绿道营建的目标,总结绿道网络建设的策略,为未来其他小城镇绿道提供建构新范式。

猜你喜欢
绿道小城镇城镇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文化边城镇远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