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杰,裘惠敏,谭玉静,季学海
[1.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2.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233]
近年来,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盼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其买书,渴望自己的宝宝能够赢在起跑线上。然而,纸制的儿童读物不仅容易被撕坏,还含有油墨,对于喜欢啃咬或抓摸的婴幼儿来说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婴幼儿启蒙读物和玩具双重身份的儿童布书便成了家长们的首选。
儿童布书通常是用棉布或聚酯化纤缝制而成,表面印刷文字、图案,中间大多填充聚酯或海绵,内腔常含有多种活动件,如玩偶、摇铃、BB 器、搭扣、魔术贴和玩具镜等多种触觉训练材质的附件,以给儿童提供主动感知、探索的空间。
目前,在国内布书市场,虽然不少产品介绍上都标明,布书所用材质是提取纯植物根茎制成,不含任何有毒物质,孩子任意啃咬也不会受到伤害。但是不管是布书、泡沫书或塑料书,为了染色、成型,都会加入一些化学原料,这些化学原料是否含有禁添加成分或有毒成分,则需经专业检验方可得知。儿童布书作为纺织品的一类,极有可能存在甲醛、重金属等化学物质含量超标及静电性能、色牢度、接缝强力和拉带附件等物理性能不达标的情况。诸如此类风险不仅会对孩子的眼睛、皮肤和器官造成危害,严重的可能会危及儿童的生命安全,必须引起相关行业和市场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于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儿童布书的特定产品检验标准,当前,我国儿童布书产品的检测主要参照GB 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规范》和GB 9832—1993《毛绒、布制玩具安全规范》执行,检测项目涉及表面色差、牢度和缝纫强力等性能。由于儿童布书的基体是纺织品,所以在对该产品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参考纺织品检测的相关标准。具体来说,对儿童布书安全性能的质量调研,应从布书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两方面进行,即应满足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和GB/T 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的要求,主要包括接缝强力、抗拉强力、致敏分散染料含量、禁用偶氮染料含量、重金属含量、甲醛含量、静电性能以及色牢度等等。
为准确掌握该类产品质量现状,笔者及所属团队开展了布书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调研工作。考虑到当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此次调研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采购方式,共抽检了市面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销售量的10 种儿童布书。经检验发现,质量安全风险主要集中于甲醛、接缝强力、附件抗拉强力和静电性能等项目。
儿童布书作为纺织品类的儿童玩具,属于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B类产品”,即“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上述两个标准对该类产品中的甲醛含量限值为≤75 mg/kg[1]。在此次针对儿童布书产品的质量摸底调研中,按GB/T 2912.1—2009 标准检测发现,所采产品的使用说明(标签)均未标明所符合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且有3 批次产品检出甲醛含量分别为36 mg/kg、52 mg/kg 和41 mg/kg,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风险。
从染料和助剂的合成角度来看,甲醛是一种实用且廉价的交联剂,因此一度被广泛应用于印染助剂中。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甲醛会造成生物体蛋白质变性、基因突变,且是一种强致癌物质[2]。如果儿童布书产品中含有甲醛,那么在使用过程中,作为“游离杀手”的游离甲醛就会释放出来,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刺激人体器官,诱发各类疾病,必须引起全行业和质监部门的足够重视。
儿童布书是由多片面料拼接组合而成,面料之间互相结合的部位称为接缝或缝口,接缝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儿童布书的使用性能,接缝强力即是衡量接缝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3]。等速拉伸法和顶破法是纺织品接缝强力测试的两种主要方法。考虑到儿童布书的形状和使用方式,本次质量调研选用GB/T 13773.2—2008《纺织品织物及其制品的接缝拉伸性能第2 部分:抓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作为布书产品接缝强力的检测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有2 批次布书产品出现了缝线脱散现象,为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由于取样时在接缝两边留有耳朵以防止缝线脱散,因此可以认定,缝线脱散是由于样品本身针距密度过小所致。缝线针距密度过小,可能会造成如填充物外露导致婴幼儿误食,接缝撕裂导致婴幼儿摔倒等具有一定风险的情况出现,因此加强对布书产品接缝强力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婴幼儿纺织产品上不应使用≤3 mm的附件,可能被婴幼儿抓起咬住的各类附件应符合抗拉强力≥50 N(附件尺寸为3~6 mm)和抗拉强力≥70 N(附件尺寸>6 mm)的要求。布书产品作为婴幼儿玩具和儿童读物,可归类为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对其附件的要求应参照GB 31701—2015执行。测试结果显示,在本次10批次布书产品中,除了2个装饰件组合之外,其余的附件均未能通过试验。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附件抗拉强力存在质量风险的产品相关信息
对附件的破损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耐久性标签由于其本身强度不足,无法承受规定力值,从而导致了附件破损;二是拉带等附件由于缝线针距密度过小,致其能够承受的力值远小于规定力值,从而导致附件从主体上脱落。
由于脱落或破损的附件尺寸较小,大大增加了婴幼儿误食的风险。同时,附件的锐利尖端以及锐利边缘还将婴幼儿暴露在戳伤、划伤的风险中,并且可能加大婴幼儿受到细菌感染的风险。
儿童布书的静电性能按照GB/T 12703.1—2008《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批次儿童布书的静电性能远不能达到预期要求,具体测试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静电性能存在安全风险的产品相关信息
布书产品静电性能不达标主要是因为纺织材料是电的不良导体,具有很高的比电阻,特别是一些合成纤维,其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使其具有高绝缘性和憎水性,极易产生并累积静电。布书产品静电性能不达标会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吸尘沾污,给儿童带来黏附不适感,并且有研究表明,静电刺激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作用[4]。因此,提高对儿童布书产品静电性能的关注度是提升产品质量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目前,我国流通市场上儿童布书可分为三大类:(1)国外引进型。引进版儿童布书市场占比不大,主要是将国外的布书加上拼音与汉字,这类布书的特点在于偏重于玩具的设计,深得大龄儿童的喜爱,缺点是内容含量少,品种少,与中国文化脱节,不利于互动式学习,且普遍价格较高。(2)外贸尾单型。中国目前是布书的消费起步国,但却是布书的生产大国,这是由充足的纺织品资源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决定的。中国有多家工厂在做外贸来样加工的订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次品、退货等问题。一般来说,这些残次品应该销毁,或在上面做打孔处理,在订单交易结束一段时间后做垃圾卖掉。然而,这些垃圾经过多个环节的筛选、修补,部分进入了流通领域,但只限于小网站、小商店、网上拍卖等非主流渠道[5]。这类布书的特点是非常便宜,缺点是质量难以保证,卫生极差,在使用前如未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消毒,将对儿童造成较大的危害。(3)根据中国文化背景而设计,主要在国内市场流通,并且已经成系列化的儿童布书。这类布书的特点是设计侧重于早期教育方面,符合民族文化特色,便于互动式学习,质量不断提升,且种类较多,可以满足各年龄段的婴幼儿需求。缺点是国内目前仍没有针对儿童布书检测的产品标准,布书产品的质量安全尚未引起国内消费者的足够重视,这就造成贸然购买的儿童布书可能会在使用时给婴幼儿带来安全风险。
同时,只重视对不合格产品的没收、处罚,而忽视对涉事企业生产工艺改善的持续关注是目前市场监管一线较为常见的现象。这种“重执法,轻监管”的行为极易助长部分生产企业的侥幸心理,从而使监管效果大打折扣[6]。
(1)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对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评估分析,并以质量安全风险简报的形式告知消费者。
(2)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在官方网站公示产品的抽检结果,并给出选购指南,引导消费者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尽可能地降低使用安全风险。
(3)建议各级质监部门对标国际法规,早日研究出台相应的产品检测标准。
(4)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涉事企业生产工艺改善的持续关注度,杜绝“重执法,轻监管”现象,从根本上消除企业“破财免灾”的侥幸心理。
(5)建议建立生产、流通环节企业不诚信记录,确保已发生的失信行为可查可追溯,切实维护消费市场公平正义。
我国是儿童布书生产大国,产品品牌繁杂,质量良莠不齐。市场调研的测试结果表明,游离甲醛、接缝强力、附件抗拉强力和静电性能是儿童布书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点。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多管齐下,强化监管力度,保证市场健康良性发展,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