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
借着2022年元旦休假大家对娱乐内容的需求,《孤泳者》成了2022年电竞里的第一个热门话题。
在不久之前,BLG官宣阵容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讲Uzi正在重新出发的文章(「今天属于在瑜伽垫上出汗的简自豪」)。从行业观察者的角度来讲,翻旧账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更愿意看到一些新的变化,趋势才是更重要的东西。
我以为,电竞行业正在学会如何塑造一批明星选手,最终寻找一个契机,让其中的一些人成为神,所谓的成为神就是被提炼,符号化,以此被更多的人接触到,记住。
就像古希腊神话一样,其实在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里,从来都不止有“一尊神”,大家为了哪位更神通广大争论,本就是雅典人热衷的事情。这在才让荷马和赫西俄德有了市場,后面也衍生出了那么多诗歌和戏剧故事。
说回《孤泳者》,如今一周时间过去了,按照一般的流量规律,这是一个早就该被消化掉的话题,可是在电竞的社区里好像还没有平息的样子。这就让这件事从一个单纯的流量话题变得有了继续讨论的价值——我们该如何思考在体育项目中让一个球员成为明星,进而寻找一些进阶成神的机会。
在杂志的报道里,我们很多次提到过,对于如今影响力巨大的英雄联盟社区来讲,需要榜样,甚至是更多的神,可结果却是在中国大陆地区,我们一直没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榜样。所以,我一点儿都不反对在电竞行业里快速地造星或者造神的运动。
但是,即便是造神,可能也需要一些基本的方法论。
下面说的这些话,我本以为都是废话,电竞行业的赛事和俱乐部早就应该比我们这些观察者要纯熟得多,毕竟他们有更一线的经验,对于方法论的优化应该足够快。可现在看到《孤泳者》之后的一系列讨论,好像并没有人愿意把造神的逻辑摆出来让我们看看。那我只能按照过往的经验来讲讲这件事,提供一个思路,也许还可以接点儿造星的单。
我们先讲讲一些基本的规律:
第一条,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
对于赛事来讲,造星一定是广撒网,俱乐部则相反,力量需要相对集中,一对儿是比较好的选择,有主有辅,相互提升。这是过往很多团队类项目的经验,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是在赛事层面上,押宝任何选手永远都不明智,因为一旦失败,整体的反噬是无法承受的。简自豪就是非常好的例子,他是被押宝的那个人,如今也只能承受这些争议。
所有有可能进季后赛的队伍,都应该有自己的明星选手,只不过是谁登上神坛的问题。这里面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有侧重地广撒网,不要抓着一只羊薅。
第二条,建功立业,安身立命。
作为一个选手,最开始被观众发现,必须有能被识别的地方。这里指的地方不是成绩,而是可以被描述的能力或者叫技术特点。这东西就是评论员们结合项目的特征凭空捏造的,没有什么太值得纠结的地方,但没有又是万万不行的。
还是拿Uzi举例子,薇恩作为他被识别的记忆点,就是一个更适合2013年英雄联盟发展逻辑的产物,对于如今的英雄联盟来讲就非常不合适。
因为2013年LPL是游戏的市场推广手段,向玩家推荐一个热门英雄的操作者,最终通过他的精彩表现让大家看完比赛打开一盘游戏也试试自己的薇恩是不是稍微变强了一点点。
如果今天,我们称LPL的版权所有方腾竞是一家体育公司,那么对于Uzi的描述可能是他非常擅长在小范围内进行精细的操作,对于距离,速率和攻击速度有非常强的反馈。看上去有点长,至于再怎么简化描述就需要评论员、解说员、导演导播去提炼了。
我们不能只是外面的logo像体育,里面的每句话就都得是体育的。
相比之下,射击类的项目就简单一些,无论是AWP用得好,还是大盘鸡用得好,这天然是更贴近选手能力的描述。观众认识s1mple确实比认识Uzi要更容易一些。
那么,当描述好了这个选手的技术或者能力,让观众意识到他的不同一般之后是什么,这是整个《孤泳者》时间里最重要的冲突点。
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我们的选手少有比赛之外的曝光。一方面是赛场之内,比赛镜头之外的部分,这两年B站的纪录片算是一个为数不多的补充;另一方面是赛场之外的部分,在家庭、兴趣等方面的表现。这中间一方面是由于电竞的训练过于不科学,很多选手一天要练10个小时往上,也就没什么生活,但这绝不是电竞选手不能“立命”的理由。观众们还是爱看“海边少年”的故事。
我们会把一个选手的定位描述为职业特质、职业人格、社会人格、本我。满足了前三点,我们就能成功地描述一个明星选手,让观众们一点点地接受这个人。当一个人认知和接受另一个人的时候,数据是没有用的,人们总能找到争论的地方,但如果我们是在和一个谦逊、自律、有进取心的人认识,才能真正的认可他。
想成为优秀的选手,必须先是个优秀的人,想要衬托技艺的刚,最好的办法是人性的柔。
第三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从明星选手成为神,需要一些契机,不是推上去的。简单来讲,成神这事首先得自己愿意,自己愿意成为别人的榜样,那么就意味着要做更好的自己。这东西是有公共评价的,可以演,但要演得万无一失很难,什么时候露馅儿,什么时候就跌下神坛。
我们不知道Uzi本人对成神这事怎么理解,显然在2018年之前,他更多时候是被动的。
从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在这个阶段有争论,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松散的情绪。从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Uzi到了必须登上神坛的地步,可是在上台之前,对于职业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内容太过于稀少,没有在人的层面上的认可,造神就成了“邪教”。从2018年10月之后,反噬就已经开始,而当Uzi想要回到职业赛场的时候,无论是他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的神经都受到了刺激。
我还是和之前观点一样,在BLG宣传阵容的发布会后,我们看到了B站给Uzi拍的短片,那个短片里,观众们难得可以捕捉到更丰富的Uzi。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想要扭转局势,Uzi必定要比其他选手付出更大的代价,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好了准备。
从有人决定不讲基本法的造神开始,Uzi就注定了难以逃脱舆论的旋涡。对于个体而言,确实只能说是电竞系统不成熟的牺牲品;对于社区而言,只有真正让大家能接受的、像李相赫一样的榜样出现,也许才能够真正平息关于Uzi的争议。
关于造星、造神,大多难以逃脱上面描述的这些路径。只要讲基本法,在意项目技术和能力评价语言体系的搭建,重视选手作为一个人、作为社会中个体的重要性,那么《孤泳者》就会很少出现,观众们也能更好地享受比赛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