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爽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电力电子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202)
2016年11月,习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1]。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文件中特别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2020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再次发问:是什么使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久经考验而不倒,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培养和孕育的中国精神[3]。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造成了重大威胁,对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一次大考。在这场防疫大考中,作为最先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用最短的时间有效遏制了疫情,最先实现了复工复产,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与仍然疫情肆虐的欧美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其中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人心、净化舆论、激发斗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战胜疫情的精神支柱。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所属群体文化的反思与确认,并将群体文化纳入个人价值体系的过程,它引导个体热爱、忠实、保存并光大所属群体的文化[4]。文化认同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基础,处于价值文化多元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对国家文化产生认同,才能激发起自觉接受文化熏陶、涵养的内生动力,才能肩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重任。青年大学生亲身参与或切身感受到了此次抗疫实践,大量大学生志愿者曾经奋斗在抗疫一线,疫情对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曾产生了深刻影响,那么此次抗疫的实践经历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吗?
埃里克森认为,文化认同对青春期个体的自我发展至关重要。文化认同的个体发展观源于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主要关注个体文化认同形成和建构的心理过程。该理论认为,个体文化认同的发展与形成存在不确定性,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认知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发生变化,其中青春期是文化认同形成的关键期[5]。根据文化认同的个体发展观理论,个体文化认同不是受先天因素决定的,而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与形成的,是可以塑造与改变的。基于此,提出条件假设1:青年大学生处于文化认同发展与形成的关键期,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对我国文化的认同程度和认同范围是可变的。
泰勒认为,文化是人类主体在存在的历史上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持续外化、对象化自我的一种本质力量[6]。马克思强调文化具有“社会胶合剂”的作用,指出文化能够把社会成员联合在一起,提供集体共有的价值观与规范,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7]。泰勒强调的是作为知识的文化,马克思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文化。从泰勒和马克思关于文化功能的论述,可知文化可分为知识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文化。结合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时代内涵,知识的文化主要指经过五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化主要指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后的文化精髓,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价值体系文化。基于此,提出条件假设2:我国文化可分为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对文化的认同主要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的认同。
在文化认同的个体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等理论基础上,基于两个条件假设,制定了关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问卷,选取疫情重灾区武汉市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武汉市10所高校共发放问卷6 788份,其中有效问卷6 589份,问卷有效率为97.07%。通过信度检验,Cronbach’s Alpha 值为0.839>0.8,说明信度高,样本回答问卷的结果是可靠的。
在选取的10 所武汉高校中,涵盖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普通本科院校,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包括省属重点本科院校、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选取的样本涵盖学校类别较多,兼顾性别、民族、年级、政治面貌等个体差异,样本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如表1,在选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分别占40.1%、59.9%;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学生分别占91.4%、8.6%;39.1%的学生担任了学生干部,60.9%的学生未担任学生干部;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民主党派、群众的学生分别占6.5%、88.5%、0.2%、4.7%;学校类别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分别占20.4%、11.6%、68.0%;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分别占20.7%、31.6%、22.7%、25.0%;家庭所在地为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其他地区、国内其他省份的学生分别占15.1%、46.4%、38.5%。在疫情期间,所在地区为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其他地区、国内其他省份、国外的分别占13.7%、45.3%,40.8%,0.2%,6.2%的学生感染过新冠肺炎病毒,8.8%的学生有家人或亲朋好友感染过新冠肺炎病毒,23.6%的学生参加过抗疫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10.6%的学生其父母为医护人员。
表1 样本基本特征统计表
经过五千年历史的孕育、繁衍、筛选、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顾全大局的集体精神、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精神,形成了以中医、戏曲、武术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的力量之源。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力量,经历过疫情洗礼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增强。
表2 大学生对文化认同现状的统计表
1.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是儒家的核心主张,对历史上统治者治国理政产生了重要影响。唐太宗李世民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体恤百姓疾苦,开创了贞观之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政府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对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治疗费用由政府兜底,千方百计保障隔离群众生活物资的供给,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物价,充分彰显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对此持非常认同、比较认同的大学生分别占84.2%、15.2%,共占99.4%,绝大部分大学生通过此次疫情增强了对民本思想的认同。
2.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为了正义事业不畏牺牲,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精神气概。
疫情初期,在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机理、治疗方式等均未明确的情况下,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星夜赶往武汉,张伯礼院士把胆留在了武汉,身患绝症的张定宇院长坚守抗疫一线,4.2万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不顾个人生命安危,诠释了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对此持非常认同、比较认同的学生分别占88.5%、11.1%,共占99.6%。
3.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人有地域之分,但情无地域之分,中华民族有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面临着灾难举国同心、全国一盘棋,全国各地无私地支援灾区,彰显了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31支医疗队驰援武汉,4万名建设者从八方赶来抢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各地将特色农产品等生活物资运往武汉,彰显了举国同心、大爱无疆的精神,对此持非常认同、比较认同的学生分别占86.5%、13.1%,共占99.6%。为了支援抗疫,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企业、明星、普通民众“齐上阵”,无论收入高低和地位高低,都力所能及地为抗疫出一份力,彰显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对此持非常认同、比较认同的学生分别占87.1%、12.3%,共占99.4%。
4.顾全大局的集体精神。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阻断疫情的传播,政府对武汉实行“封城”的措施,武汉人民顾全大局,克服重重困难,对最后取得抗疫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此持非常认同、比较认同的学生分别占87.5%、12.0%,共占99.5%。疫情期间,隔离在家的武汉人民虽然生活上存在诸多不便、内心焦虑不安,但仍然配合疫情防控的要求,“只要还有一粒米,不往人多地方挤”,“我在家,我骄傲,我为祖国省口罩”,用行动诠释了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对此持非常认同、比较认同的学生分别占84.0%、14.7%,共占98.7%。
5.魅力无穷的中医文化。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作为思想,以砭石、针刺、汤药、艾灸等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段,治病救人与修身养性相结合,成为中华文化璀璨的瑰宝,至今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在此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病例占累计确证病例的90%以上,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0%以上,彰显了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对此持非常认同、比较认同的学生分别占79.5%、17.8%,共占97.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后的产物,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中提炼和概括出的文化精髓,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而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够反映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
我国政府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取得了抗疫的重要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持非常认同、比较认同的大学生分别占88.3%、10.8%,共占99.1%,大学生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抗疫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青年大学生认为抗疫实践最能彰显的内容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民主、富强、爱国、敬业、平等,分别占46.7%、46.0%、44.4%、31.7%、28.7%。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学生是疫情生活的体验者、抗疫过程的见证者,但大学生个体之间在抗疫实践过程中参与程度存在差异,如23.6%的大学生亲自参与了抗疫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绝大部分青年大学生处于在家隔离的状态。为探究抗疫实践参与度不同的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选取“是否参与抗疫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与反映民本思想、牺牲精神、奉献精神、集体精神、中医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题目进行了差异性分析。
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下,“是否参与抗疫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与民本思想、牺牲精神、奉献精神、集体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差异性分析后的Sig.值分别为0.003、0.003、0.014、0.002、0,均小于0.05,说明抗疫实践参与度不同的大学生在民本思想、牺牲精神、奉献精神、集体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否参与抗疫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与中医文化进行差异分析后的Sig.=0.530>0.05,说明抗疫实践参与度不同的大学生在中医文化认同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对武汉市6 589名大学生的实证调查发现,抗疫实践经历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大学生在抗疫实践中的参与度不同对文化的认同程度也存在差异。在此次抗疫实践中,文化由内隐模式向外显模式转化,个体与文化建立起了良性的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文化引领作用,文化情景贴近了生活,文化生态充满了活力,青年大学生对文化高度认同。
文化的外显模式是以文字等符号系统或人的具体行为为载体,以具体的外在形式呈现出来[8]。文化的内隐模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和积淀出的深层次的内涵、观念、价值等,如价值观念、情感取向等[8]。文化的外显模式和内隐模式不是彼此孤立,而是可以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文化的内隐模式向外显模式转化,要以具体实践为桥梁,通过实践将价值观念外化为文字符号或具体行为,从而凸显出文化的感知力、感染力,促进大学生切身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增强对文化的认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具体实践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舍小家,顾大家”等内隐的价值取向外化为具体的抗疫行动,中医传统文化在救治患者的实践中外化为具体的实践成效,政府用高效的执行力和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具体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通过抗疫实践由内隐模式向外显模式转化,青年大学生在疫情期间感知到了文化的外在魅力,感受到了文化化为具体实践后的强大力量,增强了对文化的认同。青年大学生处于多元文化的时代,认知能力也处于发展阶段,概念化、内隐式的文化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促进文化由内隐模式向外显模式转化,其中最关键就是要以具体实践为载体,因而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尤其是参与抗疫、抗洪等意义重大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切身感受文化的魅力与力量,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至关重要。
表3 抗疫实践参与度与文化认同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建构主义认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社会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9]。文化的传授与习得长期以来以书本文字为载体,以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手段,学生与文化之间是接受与被接受的关系,缺乏有效的互动,造成学生对文化背后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知,已有的文化认知结构与新习得的文化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在抗疫实践过程中,青年大学生与社会文化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如在捐赠物资上贴上鼓舞士气的文化标语,在网络上传播抗疫英雄的先进事迹,在家隔离期间用文字记录疫情期间的生活体验,在欢送援鄂医护人员回家的途中唱响激荡人心的歌谣等。青年大学生通过抗疫实践,将已有的文化观念转换成文字、歌曲等外在形式表达出来,又在实践过程中接触到新文化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且与已有旧的文化观念产生关联,从而加深了对新文化观念的认知。青年大学生通过实践与文化产生互动,通过与文化的互动产生新的文化认知,在文化认知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增强了对文化的认同。因而,青年大学生与文化的互动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与文化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抗疫实践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民主、自由为核心价值观念的西方国家在抗疫中难以形成合力且执行力较低,而以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的中国在抗疫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且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抗疫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力量。为掩饰抗疫失败的局面,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无端抹黑,中西方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愈演愈烈。西方国家长期掌控了世界话语权,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影响了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认知与文化认同,造成部分青年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紊乱、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的现象,对此要保持高度的警惕[10]。随着中西方在抗疫实践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中西方文化之间可能出现全面对峙或分裂的局面,对此要诠释抗疫实践中的文化内涵,彰显我国文化的先进性,尤其是要巩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作用,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最大程度地凝聚文化共识,形成文化育人的立体网络,深层次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增强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对待西方文化不能全盘否定,要在巩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吸纳西方文化的先进部分,融入到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形成多元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文化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文化虽然是对客观世界的抽象与升华,但由人类创造与传播,建立在客观世界的具体情景中。疫情爆发后,社会营造出了以抗疫精神为代表的文化情景,身处抗疫文化情景中的大学生结合疫情期间的生活体验和抗疫实践,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文化观念产生关联,对抗疫过程中呈现出的文化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文化情景是文化生态呈现出的一种样态,相比文化情景,文化生态更加的系统与复杂。文化生态是文化在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复合空间中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强调文化要与自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为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11]。培育文化生态源于文化自觉,彰显文化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形成创造与传承文化的社会共识,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公众参与的文化治理体系,为文化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空间,生长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化。通过营造文化情景和培育文化生态,让优秀的文化活起来,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大学生对文化的感知力,在此基础上增强对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