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炜
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杨凌 712100
受限空间是指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及地下室、窖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详见图1 和图2。近年来,受限空间事故数量和危害程度不容乐观。为此,特收集、整理、分析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典型案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图2 有限空间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
(1)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中毒事故:某公司污水泵站发生一起因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的受限空间作业硫化氢中毒事故。事故直接原因是作业者违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开展受限空间作业。由于该事故井内含有大量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其下井作业时中毒并跌落污水井内,井外两人在未做好个体防护的情况下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2)四氯化碳中毒事故:某公司负责对一氟气回收罐内进行局部四氯化碳脱脂作业时,3 人确诊为四氯化碳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为,该公司提供的个体防护用品对于四氯化碳脱脂作业起不到防护作用。主要原因:一是在进行罐内局部脱脂作业前,未进行空气置换和气体检测;二是班组在没有得到有效个体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就安排作业人员入罐作业;三是员工缺乏抢救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就进罐进行抢救,最终导致2 名抢救人员也相继中毒。
(3)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事故:某公司在某管道工程(长度为1.65km)进行管线内(管道直径1016mm)焊口返修补焊作业时,9 名员工窒息晕倒,其中1 人抢救无效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突然停电导致强制通风的排风扇停止工作,管道内的废气不能及时排出;而作业人员又未及时停止汽油焊机,汽油焊机因缺氧尾气排出大量一氧化碳,造成施工人员中毒、缺氧窒息。主要原因:一是危害识别不到位,安全防范措施不严密。对停电等非正常情况下可能带来的危险因素没有进行识别,对汽油焊机在电网停电、排风扇停止工作情况下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在停电时作业人员没有及时停机。二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缺乏应急知识,存在侥幸心理。三是备用电源管理不善,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电瓶亏电,应急时无法正常启动。
另外,还有氮气窒息事故、容器内烧伤事故,等等。
以上列举的典型事故案例,充分反映出受限空间作业是威胁员工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值得我们深思。受限空间安全事故一再发生,也给我们重重敲响了警钟。通过事故原因分析,现对受限空间作业暴露出的问题总结如下:
(1)未落实受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各类受限空间,在清淤清污和检维修作业过程中极易造成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和缺氧窒息事故。事故单位没有对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进行全面辨识评估,未落实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未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作业程序,在检测、防护、监护等安全条件未确认情况下实施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2)现场应急救援处置不当。由于事故单位和现场人员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缺失个体防护器材和应急装备,在没有弄清致害因素,也没有采取可靠防护措施情况下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根据调查,在近年来受限空间作业事故中盲目施救问题非常突出,近80%的事故是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伤亡人数增多,在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致死人员中超过50%的为救援人员。因此,必须杜绝盲目施救,避免伤亡扩大。
(3)对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事故单位相关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不健全、不落实,防护器材和应急装备配备不全,没有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措施缺乏针对性,未开展受限空间作业应急演练,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4)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组织过受限空间知识培训或培训质量不高,从业人员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严重不足、对作业程序不清楚,而监护人员又缺乏监护救援知识和能力。无知者无畏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5)监督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地区对相关行业受限空间监管工作不够重视,对相关制度规定和安全知识技能宣贯培训工作不到位,监督检查和执法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1)作业前,应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隔绝,要求如下:与受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与受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受限空间内的用电设备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2)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如下要求:氧含量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标准规定。可燃气体浓度要求应符合: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 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分数)。不同氧气含量对人体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氧气含量对人体的影响
(3)应保持受限空间空气流通良好,可采取如下措施: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采用风机强制通风或管道送风,管道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应对受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进行严格监测。作业前30min 内,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如现场条件不允许,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60min;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监测人员深人或探入受限空间监测时应采取个体防护措施;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 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 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5)进入下列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如下防护措施: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要求的,应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要求的,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及防静电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防爆工具;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应穿戴防酸碱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防腐蚀护品;有噪声产生的受限空间,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有粉尘产生的受限空间,应佩戴防尘口罩、眼罩等防尘护具;高温的受限空间,进入时应穿戴高温防护用品,必要时采取通风、隔热、佩戴通讯设备等防护措施;低温的受限空间,进入时应穿戴低温防护用品,必要时采取供暖、佩戴通讯设备等措施。
(1)在进入容易积聚可燃、有毒、窒息气体的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先进行吹扫、通风等气体置换,经气体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在作业过程中应保持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心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票证,经相关部门人员审批后,并设置监护人,方可进行作业。
(3)在受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时,应清除、隔离内部易燃物,并对火花采取遮挡等防护措施。
(4)进入受限空间应使用安全行灯,电焊机、开关箱、安全隔离变压器和气瓶应放置在受限空间外,电缆、气带应保持完好。
(5)在容器内进行焊接切割时,应采取通风和排除烟尘的措施。工作间歇时,切割把、电焊钳和电弧气刨把应放在或悬挂在受限空间外部干燥绝缘处。
(6)在受限空间内进行刷漆、喷漆作业或使用易燃溶剂清洗等可能散发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作业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使用的工具、电气设备、照明灯具应符合防爆要求。且受限空间内应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进行全面检测,不得进行明火和产生火花的作业。
(7)进入已使用过的设施作业时,应先消除压力,再开启人孔,经气体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必要时在设备与管道连接处进行盲板隔离,不得用阀门代替盲板。
(8)对盛装过产生自聚物的设备容器,作业前应进行蒸煮、置换、水冲洗等工艺处理,并做聚合物加热等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入设备内作业。
(9)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等有毒、窒息气体的受限空间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携带气体报警仪,当气体报警仪报警时作业人员要立即撤离。
(10)气体分析合格前或非作业期间,受限空间人口应采取封闭措施,并挂警示牌,不得私自进入,再次作业时应经过气体分析合格。
(11)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应佩带长管式呼吸器进人受限空间,不得进行无防护救援,且至少有1 人在受限空间外部负责看护、联络。
表2 为常见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示例。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防止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造成类似伤亡扩大事故,对受限空间作业预防措施和管理要求总结如下:
(1)加强对作业人员和救援人员应急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中毒、窒息等事故可能发生的场所、危害性、特点,掌握自救、互救知识,防止盲目施救。特别是要加强对从事清淤、维修作业的临时工、农民工、外包单位人员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和通风管理。企业对作业现场要切实加强气体监测和分析工作。同时,要加大投入,完善通风系统,确保在有毒有害气体降至安全浓度后作业人员再进入作业现场。
(3)加强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和完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各类清污作业,作业人员在进入污水管道、污水泵站和污水池等场所进行作业时,应制定相应的许可程序、安全规程、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加强现场监护,定时检测气体变化情况。同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4)加强管理和监督,避免因建设项目分包导致出现安全监管缺失等情况。应强化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严格落实相关单位、人员的安全责任,避免因分包等因素导致安全监管缺失,酿成生产安全事故。
(5)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提高应急能力。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从事危险作业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相关从业人员配备防护面具、自救器等防护装备,以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同时,应加强对防护、救援装备的管理和维护,防止老化失效。
(6)科学开展应急演练。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使作业人员掌握逃生、自救、互救方法,熟悉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有限空间作业各阶段风险防控关键要素如图3 所示。
图3 有限空间作业各阶段风险防控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