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3月7日,美国总统约翰逊收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法国决心在全境恢复行使主权”。言下之意,戴高乐打算停止将法国军队置于北约的支配之下,并打算将北约及其成员国的军事力量赶出法国土地。简而言之,戴高乐从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退群”了。戴高乐当年的行动,给北约成员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
“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北约是1949年美英为对付苏联而牵头成立的政治军事组织,法国是创始国之一。上世纪50年代,北约建立了军事一体化机构,由美军司令官统一指挥北约军队。
1959年,戴高乐出任法国总统。他对北约早已心存不满。他说,根据北约的规定,“我们的外交和国防政策会消失在一个外国人指挥的体系中,驻在凡尔赛附近的美军司令要代表新世界对旧世界行使军事权力”。
让戴高乐耿耿于怀的是1956年发生的苏伊士运河事件。当时,埃及总统纳赛尔将运河收归国有,英、法出兵夺回。美苏都想拉拢阿拉伯国家,共同施压英法停火、撤军。戴高乐并不眷恋法国的殖民遗产,但他不满美国高高在上的态度,更不满法军还得听英军的。
戴高乐也承认,面对苏联的威胁,法国需要美国的“保护”。但他特别反感美国的指挥。他说:“如果旧世界的西欧人继续接受新世界的支配,欧洲就永远不会成为欧洲人的欧洲。”
戴高乐不希望美国做世界警察
除了对美国不信任,戴高乐希望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另一原因是,他认为这时候苏联已经“不大可能真正进行征服西方国家的举动”,因为那样只会“在原子弹的进攻下全部覆灭”。戴高乐决定,法国要拥有自主的现代化军事力量,退出美国指挥棒下的北约,但还保持与美英的合作。同时,法国要与苏联、东欧国家乃至中国缓和关系,打开政治对话的通道。
1960年,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两人谈到了核裁军问题。戴高乐的印象是,赫鲁晓夫总是在大声谴责原子弹这种恐怖的武器,但又不肯放弃。他建议销毁一切核武器,但反对进行监督。戴高乐说,法国主张无保留地禁止制造和储存核武器。赫鲁晓夫回到莫斯科后,还发表了一个声明说,戴高乐对核裁军的看法与苏联一样,但此后也没了下文。
也是这一年,戴高乐访美。他向艾森豪威尔介绍了自己如何“开导”赫鲁晓夫。当时,他提出在法国召开美英德苏四国首脑会议,得到积极响应。艾森豪威尔也很感兴趣。他也承认,美国不应该什么事都包揽,欧洲的事应该由欧洲人解决,并说法国要带个好头。戴高乐则说,他认为全世界都离不开美国,但并不希望美国做全世界的警察。
曾劝肯尼迪停止反共
戴高乐从北约“退群”也是一步步来的。1958年,他向艾森豪威尔和时任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提出,北约领导权应由美英法三国分享,但没有得到积极回应。从那时起,他就下了“退群”决心。
戴高乐执政后,1959年法国地中海舰队退出北约,随后禁止美军将核武器运进法国。驻扎北非的法军撤回国内后,戴高乐也不再把部队交给北约指挥。当美国出兵黎巴嫩和约旦时,戴高乐不派兵参加,只派了一条巡洋舰单独去贝鲁特刷了一下存在感。美国中断与古巴关系后,法国保留了驻哈瓦那的大使馆,也拒绝对古巴实行禁运。
肯尼迪上台后,戴高乐发现美国对法国的态度变了,不再把法国当作被保护者了。戴高乐也乐意为肯尼迪提供一些建议。比如,在越南问题上,肯尼迪说美国正在扶持吴庭艳独裁政权,并向南越派出军事顾问,目的是在印度支那半岛建起“反共的拦洪坝”。戴高乐认为:“您在那个地区插手干预是永远脱不了身的。民族觉醒后,任何外国势力,不管手段多么高明,都是站不住脚的。您越在那里做反共工作,共产党人越能够以民族独立捍卫者的身份出现,得到人们的协助。我们法国人是有经验教训的。”可惜,肯尼迪并沒有听他的。
肯尼迪1963年被刺杀后,副总统约翰逊继任总统,1964年又在大选中正式当选。约翰逊积极升级越战,遭到外界强烈批评。戴高乐也更坚决地走自主外交道路,1964年不顾美国反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66年退出北约。
(摘自《环球人物》 边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