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安宁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环境设计学科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结合了多个创意内容,例如,建筑学、园林、室内装潢、环境绘图,同时还包括了以下多个学科的内容:第一个是社会科学;第二个是卫生保健学;第三个是环境科学;第四个是自然科学。环境设计专业是人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建筑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科学,以及城市景观等领域,主要是进行室内外人居环境设计研究与环境营造实践。其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系统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全球化视野,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人才。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作为教学指导和教学方针,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十分重要,而目前很多高校还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部分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理论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比高达80%,但是却明显存在实践类课程的缺失跟符合就业实践需求等相关实业性课程的缺失。因为这种教育理念深受传统形式教育模式的影响,所以,至今无法找到最佳的满足现阶段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无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除了教育理念问题之外,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很多高校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学校中落后的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忽视了开展专业课程的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掺杂着很多传统的个人的意见,这是导致学生创造力培养受到限制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发散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教学环境非常的枯燥且死板,或者是在教学环节中只是采取一个生硬衔接的方式,导致整个课程缺乏互动,进而从根本上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和整体思维的培养。随着现阶段教学多媒体电子化方式的推广,大部分学校的教学都开始表现出教师授课方面的懈怠问题,甚至还放松了对教师方面的要求,现代电子教学辅助设备的使用弥补了教师个人教学能力方面的欠缺,所以导致学生一直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
环境设计专业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教学法。教学观念守旧,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同时,环境设计专业教师采用的理论教学案例一直沿用前人总结的案例,几十年没有改过。高校一般情况下会存在的教学问题有以下几个:第一个是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第二个是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等。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教学教室环境和设备缺失的问题,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形成。甚至还会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受到限制。
对于现阶段职业教学来说,无法完美融合教学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明显的问题,教师在实现学习目标明确之后,在学校允许、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需要指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可以带领着学生前往当地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例如,绘画、展览馆、人文馆等。例如:在这些场所进行作品的学习,以此实现学生创作灵感的激发,实现绘画水平的综合提升。并且,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现阶段的时尚潮流做出正确的分析,以此实现学生审美意识的强化,图1为绘画艺术展览。
图1 绘画艺术展览馆
环境设计应该在校内组建专业的实践教师队伍,整合全校资源优势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多渠道、全方位的建设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加强高校、企业间的联合教学模式,创建联合项目工作营,以实际项目促进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团队竞技、学术氛围和环境。既能相互协作,坚持实施实践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实施校企联合,以此为基础,实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技术水平的改善,最后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可以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理论知识学习习惯,也是提升学生实践水平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以综合课程为基础的。这种教学模式在早期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时代发展变化的影响下,已经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创新科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教师应该做到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培养符合市场发展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其次,在学习实践教学时,教师应该树立教职教育思想,在此,教师应该从培养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从系统性完整性向技能型转变、从教学中典型的案例市场应用转向市场生产加工以及应用。简而言之,可以争取高校以及各个企业的支持,建立相对科学的实践教学框架。教师在创建科学的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其他学者的成功经验,在学术上做到相互交流与融合。加强高校、企业间的联合教学模式,创建联合项目工作营,以实际项目促进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团队竞技,学术氛围和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十分关键的,所以需要学校健全自身的教学评价体系。在环境设计专业中,教学评价体系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专业能力进行考核,还要对教师进行一定的考评。首先就是进行综合式评价,主要是来考评学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团队、教材选订和教学方式等,通过科学全面的考察和考评,使对学生整体的评价结论更加切合实际;其次还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设计图纸、设计方案)、课程完成情况、实践课程的具体表现等进行考核,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评价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和合作企业的设计师、项目负责人等共同参与,构件符合社会实际并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自我认知,帮助学生弥补缺点,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将传统形式的讲授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强化跟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为基础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作为教师则需要从根本上发挥正确的指导价值,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强化师生之间互动活动,多样化教学的方式,实现课堂氛围的活跃,并且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喜欢去学习且爱上学习。革新传统教学理念,坚持重实践、重创新的理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采取课上作品互评,提升学生感知艺术的能力,在探讨作品的基础上,选出最优秀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可以提高自我自信心,教师在此次课程结束时发表总结,鼓励每个同学大胆创作、发言,让师生更好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创作率。
传统教学过程中都是以档案分门别类的形式来收集整理案例、资料、模型和学生作品等,而资料这种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有序的整理,并且在查找时也不够便捷。在新时代课程改革背景下,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本专业的信息平台,在系统中录入全部的、相关的资料,做好及时的更新以及添加工作。保证输入关键词的时候就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例如,设置一个非常专业的线上平台,包括课程的所有课后拓展内容,并且还包括其他学习网站相关的资源数据,以此为基础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当然,不仅需要包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掌握现阶段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掌握实际的设计内容,重视互联网信息资源作用的发挥。总而言之,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中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可以更为高效有序地提升专业和创新设计。从而提高就业率。
高校所培养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主要是要为社会和市场进行输送,而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是具有较强技术性和专业性的人才,因此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除了实践课程以外,校外的实习和锻炼也是必要的。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增强校企合作,引导学生在实践实习中进行锻炼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与校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校园中开设一些与之相关的工作室或者工作性社团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和锻炼。教师也可以承接一些企业的实际项目和制作来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拘泥于学校和课堂,并且在企业工作室实践中也会有完成项目的成就感和成果体现,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就形成了与实习相互过渡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而且学习还能够直接去向社会和企业输送成熟的设计人才,达到了校企合作、校企共赢的双赢局面。
第一,大力创建实验室或者是工作室。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技术表达,而技术是对环境设计艺术设计思考的外化表现,不同的技术形式与技术手段会产生不同的精神传达,并促使学生与设计思路和设计作品进行深层对话,达到情景交融,进而更易促进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开发,这也正是高校教育一直提倡,而大部分学生缺乏的创新思维。
第二,积极艺术成果展示厅。展示厅的建设就是一种艺术氛围的熏陶。这种展示厅功能多用,里面不仅可以存放国内外优秀大师前沿理论与充满创新意识的设计作品及图片,供师生鉴赏、扩大眼界、提高审美水平,也可以成为本校师生毕业设计与论文留存保管展览处。毕业生每年都会创作一批优秀论文与毕业设计,可是展厅空间和设备科技水平有限,并不能很好地储藏这些作品。所以,规模相当的高科技艺术成果展示厅不单解决了这一问题,还为师生提供了可观赏的展览参观室。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具有丰富性、科学性、开放创新特点的社会性工程,教师可以将理论实践相结合,以技能为培养依据,适当注重实践教学与社会企业的互动,创建实践平台,加强企业与高取舍专业之间的教学内容,增加在校内与校外的沟通,做到重实践、重技能。通过这些措施以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型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