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的战争观关键在于区分义战与不义之战,认为正义战争需具备正当的开战理由和目的,需取得交战国双方民意支持以及他国赞同,应符合人道主义原则,重视战争结果正义性。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慎战”,但同时也认可正义之战。孟子的战争观对于促进国际社会和平、维护国际正义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战争观;义战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1-0136-04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问题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包括对战争起源、战争根源、战争动因、战争本质、战争性质、战争目的、战争的历史作用、战争与其相关因素的內在联系、对待战争的态度、消灭战争的途径,以及战争与和平、战争与革命的关系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本文现就孟子的战争观及对当今国际政治的意义作一探讨。
一、孟子的战争观:区分义战与不义之战
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兼并征伐频繁,弱肉强食现象较为普遍,这对孟子的思想,尤其是其战争观的形成影响较大。孟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有着深入思考,其战争观以“仁政”为基础,以“民本”为原则,从战前、战时、战后等方面详细探讨了义战与不义之战问题,并对二者作出明确区分。
(一)正义战争需具备正当的开战理由和目的
自古以来,国家之间发生战争,在开战前夕,交战双方通常都会公开陈述发动战争的理由和目的。例如,战争双方一般都会先“传檄四方”“昭谕天下”,指责对方暴虐昏聩、不守信用、残害生民等罪行,为己方的战争行为作出道义阐释,宣称自己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是仁义之师。当然,许多交战国家都会打着“仁义之师”的旗帜,各说各理,以便争取公道,至于究竟谁是正义的,谁是不义的,历史自有明断。
孟子坚决反对不义之战,对一切争权夺利、攻城略地的战争深恶痛绝。孟子一生中目睹过不少战争,战乱造成生灵涂炭对其战争观影响极深。他曾痛斥春秋以来的战乱,认为这些战争都是祸害天下的不义之战,正所谓“春秋无义战”①。孟子指责当时的诸侯大夫们是罪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②在孟子看来,那些迎合君主个人私欲,蛊惑并帮助君主肆意扩张疆土的所谓良臣良将,都是民之贼[1]。他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以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③孟子认为,那些为国君出谋划策的“谋士”,攻城略地的“良将”是一批丧尽天良的人,助纣为虐,丧德败性,是富桀、辅桀,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2]。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②在孟子看来,那些所谓良臣,出于贪功好利,辅助国君发动侵略战争,将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实属罪大恶极。他认为,任何以对独立国家的领土占领与治权控制为目的的战争都是不正义的,必须抵制。
但孟子并非反对所有战争,对于具有正当理由和目的的正义之战,他坚决支持。孟子认为,以“禁暴除害”为使命,“以至仁伐至不仁”①的战争均属于义战。如孟子称颂商汤伐夏桀,武王伐纣,认为鸣条之战、牧野之战是“仁义之师”替天行道,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而桀、纣则是不行仁政的残暴国君,是“独夫”,理应被诛伐。
孟子关于开战的正当理由和目的的观点,与西方有关开战正义的思想接近。西方思想家认为,开战正义理由大体有三个:击退侵略,收复被掠夺的物或人,惩罚罪犯[3]。如,神学家阿奎那认为,正义战争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具有充分而又正当的理由,如索赔、要求归还非法所得、惩罚等[4]。
(二)正义战争需取得交战国双方民意支持以及他国赞同
战争不只是双方执政者的事,根本的基础来自双方的民意。一场战争只有取得发起国多数民意支持,并取得被征伐国多数民意认可,才能算是正义之战。否则,即使被征伐国统治者多么暴虐、独裁、腐败无能,如果该国的多数民意不同意讨伐,不赞同他国干涉,那么强硬开战,也是不正义的。因为一个主权国对另一个主权国发动战争,违背了对方国家人民的意愿,会被视为假借“仁义”之名发动侵略战争,将遭到被征伐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孟子对此有明确论述,他曾用商汤伐葛的例子来说明被征伐国人民对战事欢欣鼓舞是判断正义战争的标准之一。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书》曰:‘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④孟子的意思是说,商汤征伐葛国,葛国的百姓非常欣慰,极力支持,商汤很快攻下葛国。当商汤向东方征伐时,西面的国家百姓抱怨;向南方征伐时,北面的国家百姓抱怨,各国百姓就像久旱盼雨一样,期盼着商汤来解救他们,诛杀那些暴虐的国君。在孟子看来,商汤征伐葛国等地,救民于水火之中,是民心所向,这样的征伐即是正义之战。
孟子举商汤伐葛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服齐宣王征伐燕国。因为当时燕国内乱严重,燕王哙将王位让位给相国子之,引发太子平与子之之间的内战,百姓苦不堪言。孟子希望齐国征伐燕国,像商汤伐葛一样除恶惩暴,救燕国百姓于水火之中。齐宣王早有此意,于是欣然同意,趁机进攻燕国,很快取得了胜利。齐宣王考虑“要不要占领燕国”,并征求孟子的意见。孟子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⑤
因此,在孟子看来,征伐国能不能占领被征伐国的领土,也在于被征伐国的民意。当地百姓支持,则可以占领;当地百姓反对,则不能占领。强行占领,就是侵略,就是不正义。
孟子认为,战争正义与否,还与第三国认可度有关,尤其是同样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国家人民是否拥护。如果多数国家对战争不赞同,持反对态度,那么这场战争也是不正义的。就是说,他国对征伐战争的认可乃至期待可视为该战争正义性的又一条件。按照今天的话讲,也就是战争是否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这是判断战争正义与不正义的标准之一。然而,近年来有的西方霸权国家想打谁就打谁,有理由要打,没有理由编一个理由也要打;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要打,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也要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打多大规模,就打多大规模,总之,打对、打错,没人问津,是以大欺小的丛林法则横行[5]。从孟子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都是不正义的。战国时期,如同今天的国际社会,各路诸侯分割独据,任何战争都会引来天下议论。那些能赢得各国民众皆大欢喜和称颂的征伐可谓正义战争。如《孟子·滕文公下》说:“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周公东征灭五十国,使得天下大悦,便是义战。
孟子强调,征伐战争的正义性要经得起被征伐国家民意的考验和得到他国民意的支持。孟子所说的民意应该指“真正的民意”,而不是被操纵的、弄虚作假的民意。
孟子的战争观是以“仁政”为基础,以“民本”思想为前提,强调民意的重要性。任何征伐须以救民于水火之中为己任,赢得天下民众欢喜,得到交战国以及其他国家民意赞同,唯如此才能称得上是义战。
(三)正义战争应符合人道主义原则
目前,国际法对战争行为制定了明确的人道主义原则,主要用于约束作战过激行为,防止伤亡无辜,避免危及普通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如严格禁止战争过程中滥杀滥伤,禁止使用造成极大杀伤和痛苦的武器,如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禁止攻击非战争人员与退出战争人员,明确交战双方不得伤害部队伤病员、军队医护人员、平民等。同时也强调严禁虐待战俘。有西方学者将战争人道原则表述为:“对敌人能生擒者就不要致其受伤,致其受伤则又胜于致其于死地;对于非战斗人员只要可能就应予以释放;尽可能使对方受伤较轻,以便伤者可以接受治疗并获痊愈;伤口所引发的疼痛应使最小;拘留场所应尽可能适于居住。”[6]类似战争人道主义的原则早在孟子就有涉及。如,孟子曾痛骂梁惠王没有仁德,为了扩张领地,发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将百姓推向战火之中而不顾。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①
孟子极力批评兵家“善用兵者”。鲁国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②孟子的意思是说:“不先用仁义去教导百姓,就派他们打仗,这叫坑害百姓。坑害百姓的人,丧失了人道原则,在尧、舜时代是不容许存身的。因为人人具有“恻隐之心”,具有行“仁义”基础,通过学习引导,便能行“仁义”,行军打仗时便能得到约束,不至于滥杀无辜。
孟子有关战争人道主义原则根源于其“贵民”“爱民”的民本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①他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⑥“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③正是出于对百姓饥寒冷暖的体恤之情,孟子极力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尤其谴责不义之战对平民的伤害;认为战争的目标不是任意的,需区分对待;交战国需善待俘虏。孟子的战争观体现出浓厚的战争人道主义精神。
(四)重视战争结果正义性
孟子认为,正义战争的结果是消除战争,让国家恢复和平与安定,如同“汤武革命”后实现的天下太平;诛害民之君,解民于倒悬,为百姓带来大福厚利。孟子很重视战后对战败国秩序的重建。“如果历史证明征伐者带去的仍是灾难,那么战争导致的不过是统治者的改变,所谓‘亦运而已矣’,暴君的统治和人民悲惨的生活并没有改变,那么征伐战争不可谓之正义。”[7]正是出于对战后正义的重视,孟子批评齐伐燕带来的结果是不义的。本来齐国出征燕国有平定燕国内乱的正当理由,但由于齐宣王过于贪婪,不但未救燕民于水火,反而在战争过程中掠夺燕国财物,滥杀无辜,做出“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⑤的不义之举,给当地百姓带来更大灾难。燕国并未因齐国的征伐而实现和平,反而内乱加剧,百姓弟兄被杀,宗庙被毁,宝器被抢,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故此,孟子对齐国的暴行大加痛斥,认为齐国伐燕是“以燕伐燕”“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⑦战争使得燕国百姓陷入更深的水灾、更热的火海,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不正义的。
齐伐燕导致结果不正义,引发其他诸侯不满,也即是招致“國际舆论”谴责。齐宣王害怕各路诸侯联合起来攻打齐国,多亏有孟子建言。孟子曰:“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⑤孟子认为,天下诸侯本来就担心齐国强大,四处征伐扩张,还不施行仁政,必然会引发各路诸侯兴兵讨伐。于是建议齐宣王尽快发出命令,放回燕国俘虏,停止搬运燕国宝器,为燕国重修宗庙,为当地民众重建家园。这样做,才可以来得及制止各国兴兵。齐宣王贪得无厌引起燕国百姓和其他诸侯的联合抵制,把本来属于正义之战的伐燕之役变成乘人之危、谋取暴利的非正义的战争。齐伐燕不义之战,险些让齐宣王招来灭顶之灾,多亏孟子的“仁政”建议,才得以幸免。
实际上,孟子关于战争结果正义,即战后正义的理解远超出了他所处的时代。在古代,绝大多数战争都不重视战后正义。如巨鹿战争中项羽击败秦军,并坑杀秦俘二十万人,战后未有任何和平重建行动,战争的结果不过是从一个施暴者换成另一个施暴者,国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8]。西方社会,直到十七世纪初期,由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创造国际法之后,有关战后正义问题才受到国际社会重视。
二、孟子的战争观对当今国际政治的意义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距离现在已经二千多年,那时的战争方式和方法与今天有很大差异。孟子所认识和理解的战争也与今天人们所认识和理解的战争存在差异,但他关于战争正义与非正义的许多观点对当今国际政治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对当今世界维护国际正义有现实意义
孟子的战争观以“仁政”为基础,崇尚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在孟子看来,“王道”是正义的,“霸道”是非正义的。“霸道”是依靠武力征服他国。当今国际社会,个别国家依靠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等力量,践行丛林法则,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实行长臂管辖,对不顺从其意志的国家采取核威慑等武力威胁,对不喜欢的国家实行“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这都是赤裸裸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按照孟子的战争观,这种弱肉强食的国家行为是不正义的,必须坚决反对。因此,孟子的战争观有利于当今国际社会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维护国际正义有借鉴意义。
(二)对促进国际社会和平有现实意义
孟子的战争观实际上是以战争求和平,以战争消解战争。孟子反对一切攻城略地和夹带私利的征伐。他认为,正义战争的目的应是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消除内乱,为百姓带来和平与稳定的生活。从孟子的战争观反观美国,自“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名义攻打并占领阿富汗,2021年8月15日美军撤离阿富汗,未对阿富汗进行任何和平重建,便不负责任地离开,造成阿富汗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大量难民四处逃生,引发人道主义灾难。在孟子看来,这样的战争背离了和平之目的,应受到口诛笔伐。孟子也认为,地位相当、同等级的国家不能互相征讨,正所谓“敌国不相征。”①孟子还主张战争的发起需征得多数国家的同意,用今天的话来讲,也即是战争需取得国际社会、国际舆论的支持,否则不能发动战争,这实际上为那些企图靠战争谋取暴利的强权国家设置了“紧箍咒”。在孟子看来,国家强盛与否,在于实行仁政。只要实行仁政,才能赢得民心。只要爱护百姓,关心百姓的饥寒冷暖,无需对外扩张和征伐,国家自然会强大。因此,他呼吁各诸侯国实行仁政,从而达到抑制战争的目的。
综上所述,孟子的战争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战争的发起,对促进当今国际社会和平,维护国际正义有现实意义。
注释:
①出自《孟子·尽心下》。
②出自《孟子·告子下》。
③出自《孟子·离娄上》。
④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⑤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⑦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参考文献:
[1]王国良.王道如何战胜霸道——孟子正义战争与和平思想引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1).
[2]欧阳祯人.先秦儒家的战争观——从竹书《曹沫之阵》到《孟子》[J].衡水学院学报,2017(19).
[3]朱之江.论道德视角下的战争[J].军事历史研究,2005(1).
[4]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選[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5-136.
[5]罗援.对非正义战争坚决说“不”[N].环球时报,2012-02-12.
[6]李兆杰.国际人道主义法文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0.
[7]杨紫安.孟子的正义战争观[J].北方文学,2016(10).
[8]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33.
作者简介:杨生财(1975—),男,汉族,江西上饶人,新京报千龙智库高级舆情分析师,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儒家哲学。
(责任编辑: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