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英 李偲偲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呈现稳步增加态势,去年一举突破200万辆大关。
在今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汽车出口仍旧保持了强劲势头,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成为出口亮点。
中国汽车出口稳步增加,是与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趋势相匹配的。
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国内汽车市场低速增长的背景下,展望未来,汽车出口将成为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汽车出口既然如此重要,就不能不从战略上予以思考。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低速增长的国内环境下思考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战略,就必须从政治、安全、经济综合的大战略角度予以思考。中国汽车工业应当构筑何种国际战略呢?
笔者认为,中国汽车出口可以考虑基本遵循以“一带一路”国家为基础,以东盟国家及周边国家为重点,逐步向发达国家浸润的大战略。
笔者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是经过多年思考的。
以“一带一路”国家为基础,是因为“一带一路”乃国家大战略,依托于“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既可以为国家战略提供助力,又可以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政策,能够得到国家相应的支持(包括对外项目)。
“一带一路”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同的梯度差距,既可以有垂直分工,又可以有水平合作。
这些国家政治上或对华友好或中立(即便迫于霸权国家胁迫,也不致敌视我国)。
以东盟国家及周边国家为重点,是因为东盟及周边国家是我国近邻,在政治上、外交上与全球霸主保持相当距离,地缘上更是受到中国影响。
即便有些国家存在某些想法,但是现实是左右国家战略的基本因素。最近,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美国的讲话,就很有意思。
RCEP的启动,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互利互惠的自由贸易体,为中国和东盟发展贸易、加强经济分工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汽车工业向东盟及周边国家延 伸,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东盟及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水平为中国汽车工业与之合作,提供了条件。
这些国家汽车消费市场总体而言(东盟国家加总计算)较大,有些国家国内市场有较大发展潜力(例如,印尼),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汽车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因此,双方合作需求会比较多。
当然,在这些国家市场上,面临着日本汽车企业的竞争压力。不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异军突起,机会更大一些。
以泰国为例,作为RCEP成员国之一,泰国有着不少中国优势产业发展的机遇,新能源汽车就是较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
2022年2月15日,泰国内阁会议批准了国家电动车政策委员会(EV Board)提出的涵盖纯电动汽车、摩托车和皮卡车等电动车支持措施,以促进实现政府制定的2030年泰国电动车产量达到汽车总产量的30%的目标。
泰国投资委员会秘书长Duangjai Asawachintachit表示,该政策是为了应对全球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根本性转变,相关举措将有利于加速泰国电动汽车的生产和相关供应链的发展。
总体而言,泰国汽车行业正处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初期,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该国汽车业的电动化进程。
泰国工业联合会主席、电动汽车政策委员会成员苏朋特认为,这套方案将有助于提升本土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也将鼓励生产商开始生产电动汽车,否则他们将失去在这个市场中获益的机会。
《泰国商报》分析认为,泰国汽车行业正处于传统汽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初级阶段。中泰合作有助于推动泰国汽车行业转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科技含量更高的汽车品牌的选择。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泰国市场 能为中国企业提供窗口机会,例如电池行业、上游原材料领域等。
随着中国汽车企业上汽和长城进入泰国市场,预计未来将吸引更多中国车企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赴泰投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电池动力汽车或将在泰国得到普及。
现阶段,中国所拥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价格上,与东南亚国家市场定位相吻合,可以在东南亚市场中,发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推进中低端汽车的销售。
但同时,应结合东南亚整车品牌向中高端发展的趋势,考虑在5-10年时间完成产品品牌和形象升级,防止陷入类似摩托车出口的低端品牌陷阱。
逐步向发达国家浸润,是因为我国汽车工业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我国汽车产品进入的技术壁垒也是无形存在的。但是,发达国家中相当一部分国家没有汽车工业。
从汽车产品构成上看,我国汽车产品在某些领域具有相对优势(例如,大客车出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电动车领域逐步显现竞争优势。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为499573辆,同比增长2.6倍。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国家依次是比利时、孟加拉国、英国、印度、泰国、德国、法国、斯洛文尼亚、澳大利亚和菲律宾。
与2020年相比,中国对上述十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均呈增长态势,其中斯洛文尼亚、澳大利亚和泰国增速最为明显。由此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即便在发达国家也大有可为。
从国际政治、安全形势看,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意乃至打压,起码在中期内不会得到大幅缓解。俄乌之战导致的国际紧张局势,短期难以缓解。
中国汽车企业进入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会遇到政治上的问题,资产安全性也要充分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不放弃努力,但缓步前进,是稳妥的做法。
笔者提出在发达国家“浸润”式进入,就是立足长远,通过渐进、相继的努力,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
本文结束之际,笔者感到:以“一带一路”国家为基础,以东盟国家及周边国家为重点,逐步向发达国家浸润的大战略,不仅对汽车产品出口具有参考价值,对汽车工业对外投资,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