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山 刘武
1928年6月2日,吴新智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县。学生时期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的动荡年代,吴新智的求学之路十分坎坷。但条件再艰苦,也不能阻挡他学习的脚步。
1947年,吴新智从众多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被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录取。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而先进的医学专业培训,积累了扎实的学科知识,锻炼出了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之后从事古人类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毕业后,吴新智进入大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工作,成为著名人类学家吴汝康教授的助理,并接触到一个对他来说全新的学科:古人类学。在吴汝康教授的指导和鼓励下,吴新智报考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攻读化石人类学(人类起源和进化)专业,从此开启让自己为之拼搏一生的事业。
正在潜心研究直立人化石的吴新智,拍摄于2000年
古人类学是一门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并重的学科,研究人员经常要到野外进行发掘和勘察。为了寻找古人类化石、灵长类化石及相关研究材料,吴新智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在山西丁村和湖北郧西白龙洞分别发现的智人和直立人化石,都是由他领导的野外考察队发掘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人起源的研究与争论一直占据着国际古人类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
1871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其所著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提出“人类非洲起源假说”。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很可能起源于非洲大陆。这在后来也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
而吴新智敢于挑战权威。在考察了大量直立人与智人阶段的人类化石后,他提出,生活在中国的直立人与智人之间有形态上的“镶嵌”,即:个别直立人中有少量智人的特征,个别智人中有少量直立人的特征,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直立人和智人之间应该是有连续进化的关系,这也说明中国古人类是连续进化的。
吴新智到访英国大英博物馆,拍摄于1986年
吳新智正在观察、测量古人类头骨化石,拍摄于2012年
1983年,吴新智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与沃尔波夫教授合作研究现代人起源之谜。以地球上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为依据,他们共同提出了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假说”——现代人由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多地同时起源,在各自区域内连续进化,相互间有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发展成一个多型种——智人。这一理论挑战了“人类非洲起源假说”,在国际上引起巨大轰动。
为了更好地支撑自己的理论,吴新智持续多年不辞辛苦地分析和对比大量的古人类化石,研究其形态特征、与其他地区古人类基因交流的证据,并在1998年正式提出了关于中国人类进化的新假说——“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指出中国古人类进化模式是以连续进化为主,并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有基因交流。吴新智的这一理论,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一个更新、更开阔的视角。
吴新智从小就热爱学习,这份热爱他也保持了一生。在获取资料不易的年代,他自学了俄文、德文、法语。70岁时,他学习了分子生物学知识。86岁时,还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北京猿人不是现代中国人的主要祖先,中国大荔县发现的颅骨化石可能代表对现代中国人的形成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群。
吴新智经常对后辈研究者说,研究现代人起源问题要综合思考,不能以偏概全。
晚年的吴新智热心公共事业,出版了《人类进化足迹》和《探秘远古人类》两部科普著作,还时常举办科普讲座,传播古人类学知识。
吴新智的理论让中国人类学家在国际上打响了名号,使中国古人类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然而,他却总是谦虚而沉静。吴新智曾说:“我薄有天赋,不甘心随遇而安,虚度此生,牢记勤能补拙的格言,兢兢业业投入工作,走上一条碌碌终身、随遇而进、自得其乐的道路。”
吴新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风采,和在学术上大胆创新、孜孜以求、奋斗不息的精神,这将鼓舞更多年轻学者,向着科学真理奋勇迈进!
(责任编辑 / 黄盈盈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