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
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节日热、文物热、非遗热、博物馆热纷纷兴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摸清文化家底,以重点项目为牵引。
江西省芦溪县对张佳坊龙上红军学校、芦溪东阳红军交通站、长丰王麓水故居、大江边村湘东(萍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革命旧址进行修缮,稳步建立健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机制。芦溪县文广新旅局局长彭碧元说:“我们整理红色资源,开展革命遗址、革命文物排查、登记等工作,使观众从身边的红色史料中切实感受党的光辉历程,让党的红色历史‘看得见、摸得着、读得懂’。”
这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国深入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梳理,夯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明确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23个重点项目,以项目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让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2022年1月,“吾家东坡——苏轼题材文物特展·《苏轼书法全集》(四十五册本)图录特展”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式苏轩举办。这是眉山三苏祠式苏轩文物库房、展厅改造提升工程项目顺利竣工后举办的首个展览。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说,过去由于缺乏展陈条件,三苏祠近万件馆藏文物基本上是“锁在深闺人不识”。如今,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苏祠拥有了现代化展陈馆,深藏苏宅的精美文物从此有了“新家”。
近年来,《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各地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大投入力度,运用现代科技力量,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完善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2018年,由中央宣传部牵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部际协调组建立。各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协调传承发展重大问题,论证、指导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各地陆续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强督查调研,提供制度保障。
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德和泰作坊,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徐家辉在查看木版年画印制质量。新华社
在部际协调组的大框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申遗工作协调机制、国家文化公园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部际协调机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舰项目专项工作协调机制等相继建立完善,形成了工作合力。
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滋养文艺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与遗产地的保护者、研究者、居住者、见证者、体验者相遇,在互动体验中了解文化遗产地背后的故事。文化节目《万里走单骑》第二季带领观众走进周口店、故宫、北京中轴线等,挖掘背后故事,展现文化遗产的魅力。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说:“希望更多人开启自己的探索发现之旅,品味中华优秀文化的甘甜与富饶,并成为它们坚定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动画片《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航拍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文艺创作,涌现出一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作品。
——创新表达方式,注重转化利用。
用铲子、刷子等“考古工具”,在泥土质感般的曲奇碎中,“复原”出巧克力制成的四羊方尊。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文创四羊方尊考古巧克力,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近年来,国家博物馆开展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文创产品、推出线上资源,吸引更多年轻人亲近传统文化。
通过对文物、戏曲、诗词等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公众尤其是年轻人更深刻地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说:“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直接、广泛、深入地进入了大众视野,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引发了人们深入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望。文艺工作者要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融通多媒体资源,加大宣传力度。
舞者扮成唐宫乐伎,串联起多件国宝文物,上演“博物馆奇妙夜之旅”……河南卫视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令观众领略到传统文化之美。2022年,优酷网和河南卫视合作,以《唐宫夜宴》节目为核心,推出历史穿越的文化短剧。一系列新技术的加入和运用,既让艺术点亮传统文化,也让技术赋能传统文化。
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数字技术的进步和媒体融合的环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元的展示路径、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随着传承发展的深入,中华优秀傳统文化正在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丰富历史文化滋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融入生产生活,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2年春节期间,国家级非遗项目重庆市梁平区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徐家辉,向市民展示传统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在他的手中,一张张印着老虎、红包、福字的年画,很快套印绘制而成。围绕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各地纷纷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老字號嘉年华”等宣传推广活动,丰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人们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说,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要发掘其中所蕴藏的价值观、理念、思想,将之提炼出来“为我所用”,更要切切实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绫绢传承馆,学生们定期来到这里,体验绫绢织造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该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成立绫绢文化体验馆、传承馆,开展非遗文化研学活动。双林镇党委委员吴高杰说,当地聚焦绫绢技艺传承发展,让双林绫绢走进学校,使这项千年传统工艺焕发光彩。
近年来,全国大中小学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开展“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美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目前,全国高校建设100多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国中小学建设近3000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各方面。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彰显中华文明魅力。
以“多元文明并置,古今文明相通”为主线,采取“传统展示+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亚洲历史悠久、文化融合、多元共生的文明特征,反映地缘相近、民心相通、和平相处的亚洲文化。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的400多件文化瑰宝荟萃一堂,展现了文化遗产跨越时空的魅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等,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