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剑鸣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越来越重视城市形象打造与本土文化宣传,城市家具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部分,不但要具备日常使用功能,还是塑造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一环,因此,城市家具设计除了实用功能,还应兼具符号语言功能,实现有效的语义信息传递。
符号是信息交流传递的媒介,要想通过城市家具传播城市文化信息,就需要对城市家具进行符号化处理。符号的定义是“一物指代一物”,前面的“一物”是显性的,就是人们直观看到的家具实物,后面的“一物”是隐性的,指的是城市家具符号化后所要传达的城市文化内容。城市家具符号化要考虑文化背景与语言环境,依据习俗规则和特定语境完成信息的解读,因此城市家具设计符号构建要根据受众人群的背景提取有共识和共鸣的城市元素,城市元素可以从地域自然类、历史文化类与民俗非物质文化类等方面进行搜集和提取。
地域是城市所在的自然环境具有的特征,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等。一座城市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城市的基本轮廓与发展布局,比如依附河流形成的城市,河流走势影响着城市的格局;又如依山而建的城市,山势形成城市纵向落差,造就了城市天际轮廓线。此外,自然气候条件也可以促成城市的特质,例如重庆由于地处大山大河之间,“山城”和“雾都”成了重庆代名词;而像青岛、厦门这类海边城市,“海湾”和“海岛”元素成为城市的特色符号。因此城市的地域自然属性能将不同的城市进行划分,反映城市文化形象的差异与独特性。
我国各地区都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从史前远古的人类文明到近现代的发展历史,城市的形成与其历史背景相辅相成,不同的历史背景所展现的城市文化也是各不相同,比如大庆作为工业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石油开采历史成为该城市的鲜明特色;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灿烂厚重的历史沉淀彰显了城市丰富的文化底蕴。历史文化类符号除了来源于有形的建筑、文物以外,历史名人故事和古代文学诗歌等无形遗产也是重要的来源。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造就了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具有区域性特色化辨识度。由于民俗是通过民间的礼仪、习俗、传唱等形式沿袭流传的,也称为非物质文化。民俗非物质类文化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符号元素主要包括文字、数字、图画、图案、线条、色彩等,同样可以通过视觉传达明确的意义。例如,京剧作为国粹,京剧脸谱向全世界展现了其迷人的文化魅力。同样,粤剧、川剧等地方特色剧种也反映了地方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提取民俗非物质文化类符号元素,是城市塑造个性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创意源泉,有助于增强民俗文化艺术的延展性。
城市家具造型首先需要满足其物质功能形态,在设计上切忌喧宾夺主,为了加强符号传播功能而抛弃自身的基础性功能。符号构建需要在人们头脑中对城市家具已有的“形”特征之上进行适当创新赋意,通过有形特征识别和符号赋意传递,更好地发挥城市家具的使用价值。
城市家具作为文化的载体,需要经历符号化设计过程。索绪尔称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能指”是城市家具给予人们感官刺激,人们直观感受到的形、色、材;“所指”是设计师欲传达的信息内涵。城市家具的“赋意”既有自身功能性的体现,也有与城市形象相关的意义体现。根据“能指”与“所指”的联系程度可以把语意传达符号分为三类: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
1.图像符号
图像符号是最为直接的传达方式,也是最常用的符号构建手法,通过“图像相似”从外形就能看到要传达的信息,如将城市的吉祥物、市花等有较高认知辨识度的外形设计到候车亭、公共座椅等城市家具,解读起来不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应用图像符号进行城市家具构建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写实表达,也可以用抽象类比手法进行概括,还可以采用现代几何的简约方式。
2.指示符号
指示符号是通过因果关联形成指涉意义,需要凭经验和思考引起共鸣。城市家具涉及许多功能性的公共设施,设计师可以通过指示符号传达公共设施的准确操作方法,提升人们的使用效率与体验感受。例如户外健身器械上的把手区域增加防滑凹槽与颗粒,人们会通过日常经验快速掌握使用方法。指示符号的运用要求直观清晰,避免因理解歧义导致操作失误,这需要设计师对使用者的行为与认知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3.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是媒介形象与传达意义没有必然联系一种传达符号,能够传达人文精神等心理层次的城市形象内涵,使城市家具拥有超越功能层面的附加值。由于象征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接收者正确解读依赖于文化背景知识和特殊语境效应,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场景进行象征符号选取。比如在机场和高铁站等大型交通枢纽应选取本地与外地人都能解读的符号元素,而在老城区休闲场所可以选择更接地气的象征符号,以增强街坊群众的认同感与亲切感,达到文化形象的塑造目的。
与清晰的语言文字符号表达相比,设计符号毕竟只是功能载体上的附加元素,相对模糊含蓄,因此需要营造“语境”辅助符号的意义传达。“语境”包括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方面,城市家具的外围环境空间属于前者,城市家具的受众人群文化背景则属于后者。
1.情境语境
情境语境是指符号传达所处的时空环境因素,符号语意的传递总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发生符号传递的实际环境情况能帮助人们理解符号的意义。在城市家具符号建构中,既要考虑各形式要素之间“上下文”的联系,又要考虑环境氛围的营造,例如抽象简约的帆船造型躺椅,在没有情境语境下容易出现多种联想,比如金字塔、旗帜等其他指代物,但是把躺椅放置于海边环境,再配上其他海洋元素造型的设施,解读时就会不约而同地指向帆船,这就是情境语境的作用。在营造城市家具的语境时,需要设计符号相互匹配映衬,适度强化语境关系。
2.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指符号解读所需要的相关社会文化背景,包含了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共同认知和集体习惯。城市家具设计符号首先要遵循本地群众的风俗习惯与地域文化,此外,也要考虑外来观光者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解读障碍,因此,需要通过城市的其他媒体渠道营造文化语境。例如通过城市博物馆、旅游宣传片等方式让人们对文化背景有一定了解,帮助人们领会城市家具中的文化符号意义。
设计师通过建构符号赋予城市家具内涵和意义,应该善于运用修辞语言加强艺术表达,使符号的传达更加灵动和有趣,提升人们的体验感。
1.隐喻
隐喻是符号本体与喻体形成相似的关系,是设计师最为常用的修辞手法,将自然风光形态、传统民族图形、地标特色建筑等形态与城市家具造型结构上的某些相似之处相结合,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相似的关联。例如一个公共健身设施设计案例,通过人们的上臂拉动顶上的卡通人充气,形成肌肉健硕的状态,设施停止拉动时卡通则会逐步漏气软塌下来,卡通充气人肌肉变化本体与人们体能力量喻体形成“相似”关联,达到互动有趣的内涵诠释。
2.换喻
与隐喻需要设计师寻找事物相似性有所不同,换喻是本体与喻体形成邻近关联,需要在相邻领域找到合适的表达切入点进行“替换”。换喻本体与喻体的邻近关系包括:因果关系、使用者与使用环境的关系等。例如户外休闲道路的设计,地砖铺贴分别采用脚印与自行车轮纹的图案来区分骑行者与步行者使用功能区域,完成意义传达的同时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体验。
3.提喻
提喻是将事物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进行表现,是在相同本质的基础上采用借代,本体与喻体是同一事物本质内的联结。采用提喻修辞可以产生生动形象的情感体验,首先,局部与整体的关联,局部替代整体是一种符合现代简约高效要求的设计理念,例如采用汉字造型设计公共座椅,留下汉字特征偏旁部首,隐去无关部分,造型简约,还能使人们留步回首。其次,具体与抽象的关联,抽象的内涵语意很难通过造型传达,但用同样本质上形象的事物进行借代就让人一目了然,例如手机充电亭的设计案例,采用一个卡通手机大口吃食物的形象,既起到醒目指示作用,又增添了生活乐趣。
4.讽喻
讽喻是语言文学中常用的“说反话”,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结关系建立在差异与矛盾性上,达到反差冲突的内涵语意效果。后现代设计师常使用讽喻手法设计嘲讽、趣味的作品。城市家具作为语言符号的实物载体,可以给人们传达一些健康生活的信息。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心,城市家具的符号元素需要体现广西的形象特征,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其中铜鼓是壮族文化器物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地域民族特色,因此可以提炼铜鼓造型符号进行借阅终端概念设计(如图1)。
图1 南宁市公共图书借阅终端概念设计效果图 (作者绘制)
针对铜鼓外形提炼出造型语言符号,结合图书借阅终端的功能要求进行造型设计。在铜鼓的圆柱形符号中融入图书展示书架,两圆面为选书阅览区域,读者可看到书架上的书名,并通过点击数字化触屏看到书的简介。
把铜鼓相关的其他民族元素融入设计中,能起到语意解读引导作用,在书架两侧借还书的操作界面融入花山岩画等相近符号,在圆形展示书架的分割栏设计融入铜鼓太阳纹图案。
铜鼓不仅是一个历史器物,还是先民文化传承的象征,造型上运用了隐喻,铜鼓造型代替了书架,功能上运用了换喻,古代击鼓发声与现代借阅书声形成了内在的关联,达到了巧妙的设计修辞效果。
城市家具是地方文化传播的一个窗口,符号是一种沟通交流的语言,通过系统全面的城市家具设计符号建构,融入丰富的“城市文化元素”,不仅提高了城市家具的设计识别性,美化了城市公共环境,更重要的是激起市民的文化共鸣和对家乡的热爱,对城市文化精神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