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心脏超速起搏成功抢救阿一斯综合症诞生记

2022-07-08 06:31邹国忠
世纪风采 2022年7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血吸虫病阿斯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马文珠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内科老专家,在近70年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孜孜以求。成就卓著,贡献良多。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马教授就潜心研究心脏起搏器的制造和应用。并开启了我国心脏超速起搏成功抢救锑剂所致阿一斯综合症的先河。这是一个重要的创举。2012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办的《中国心血管医师》季刊“历史时刻”栏目。发表了马教授亲自撰写的回忆文章——《国内首例心脏超速起搏抢救阿一斯综合症》(总第05期)。2017年6月30日。省人民医院官方微信推出“讲述”栏目。即请89岁高龄的马教授走进演播室。讲述当年探索创新的奋斗故事。引起同仁尤其是年轻人的热烈反响。

在回忆和讲述这个创举的缘起时。马文珠教授都提到了与本人有关的一个情况。即在1973年1月,原无锡县后宅公社(现无锡市新吴区鸿山镇)一位37岁女社员。在口服锑剂第九天突发阿一斯综合症(以下简称阿斯症),6天内发作19次,生命垂危。当时在场的邹国忠因见过省人民医院开展起搏器工作的报道。急电省卫生厅请求会诊。她与朱思明教授带了仪器赶去。首次用心脏超速起搏抢救了锑剂所致阿斯症患者。因此机缘。我也有幸见证了这个重要创举诞生的全过程。1978年到省级机关工作后。我有机会拜访马教授。一起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还找到了当时拍摄的珍贵照片。时间过得真快,马教授的这一创举即将迎来50周年。我也已年过八旬,但回想起当年经历,许多场景便频现脑际。历历往事如在眼前。

江苏是我国南方12个流行血吸虫病的省市区之一。尤以苏南为重。而无锡据考证是新中国第一场伟大“抗疫”斗争。即后来称之为“送瘟神”的防治血吸虫病战役的起步之地。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防治血吸虫病研究所就设在那里(江苏省血防研究所前身)。这是一场专群结合、艰苦卓绝的持久战。1964年,我从盐城医专毕业后也成为一名“血防战士”,回家乡无锡县血防站(后并入卫生局)工作了10年。无锡县于197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之后。仍坚持每年查灭钉螺、查治病人,为彻底消灭血吸虫病而继续奋斗。1973年,全县分片设置治疗组集中收治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接受为期10天的口服锑剂治疗。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马教授以超速起搏抢救锑剂所致阿斯症就发生在硕放片治疗组,没记错的话那位幸运的患者叫黄银仙。

1月6日。患者开始服药后有一些咳嗽、头昏等一般症状,总的情况尚可。没想到在疗程即将结束的第九天即1月14日那天,早晨服药后头昏等症状明显加重。上午11时45分起突发两次惊厥,患者面色苍白,四肢抽搐,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得以缓解。但到下午6时10分再次发生抽搐。并出现昏迷乃至心音消失等危重症状,当即确诊为阿斯症发作。这是锑剂治疗血吸虫病最严重的中毒反应,抢救难度大,死亡率比较高。县卫生局一接到报告就连夜组织支援力量,副局长管甫林、省血防所专家周家修和县医院院长郑祖欣、县血防站资深医师华敦礼及本人等紧急集合。于次日上午赶赴硕放投入抢救。

患者病情发展很快。1月14至18日。阿斯症发作由每天一二次增加到三四次。我们一行到后即采取加大阿托品(抢救主药)药量、加用其它药物及维持输液、经常给氧等综合措施。但抢救效果不增反降,患者状态每况愈下。特别是18日下午那次抢救效果更差。眼看如此恶性循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参加抢救的同志急得团团转。近乎绝望的眼神似乎都在说能想到的药物都用上了呀。还有别的办法吗?!我跟着大家一起着急,苦思冥想中突然一激灵,想起曾在《新华日报》上看到过省人民医院研制和应用心脏起搏器的报道。马上向管副局长建议试用心脏起搏器。他连说快与省卫生厅联系会诊。我一路小跑赶到镇邮局打长途电话。汇报患者危急情况和我们的请求,那时已近傍晚。

当晚9时左右,卫生厅传来令人一振的好消息。说厅领导认为我们的想法有道理。已与省人民医院联系落实。将派研制和应用心脏起搏器的两位专家带着仪器过来。一位是心内科马文珠主任医师。一位是生理教研室朱思明老师(以下均称教授),还告知了车次和到锡时间。我激动地连声道谢。大家都觉得这下有希望了,随即商议了配合工作。我赶紧联系安排接站车辆。当时整个县级机关只有两辆小车。后确定用县人武部的吉普车。为留下一些珍贵瞬间。我又联系了县委宣传部摄影师陈永年。马教授回忆文章及本文所附照片就是他的作品。

1月19日下午2时顺利接站。我建议吃一点东西再走,马教授推说车上吃过了,催促马上走。小心翼翼地安放好带来的心脏起搏器后,两位教授就上车出发,路上询问了患者病情和抢救简况。3时多到硕放。一下车就赶到设在闲置厂房的治疗组。临时抢救室十分简陋。病床用门板和凳子拼搭而成,床边竖着木制的输液架,唯一的仪器是一台手提式单极心电图机。已发作19次阿斯症的患者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全身水肿,虚弱不堪。马教授检查心率心律和听取抢救过程汇报后。与大家讨论分析了阿斯症发作规律。确认患者并无房室传导阻滞、发作时为快速的恶性心律失常和心率在100次以下时容易发作等特点后。就加强医护、观察和适时实施超速起搏抢救等事宜作了安排。

1月20日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日子。

这天早晨起。患者又连续三次发作阿斯症。心电图证实为心室颤动。在此危急关头,马教授成竹在胸、聚精会神,大家静心屏气、充满期待。在用藥缓解病情之后。马教授在外科医生协助下亲自操作。通过右侧大隐静脉插入自制的双极心内膜导管。以腔内心电图示和手感谨慎推送、定位于右心房内。接着在做好安装心脏起搏器和药物等一切准备后。停用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以听诊和心电图持续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到下午3时42分,患者心率从上午的140次/分下降至92-94次/分,出现期外收缩,当心电图刚出现心室颤动而患者尚未出现抽搐的那一刻,马教授立即示意将导管电极接上电源。随即用朱思明教授自制的宽频起搏仪以心率121次/分、4.3毫安实施起搏。在第四次脉冲波产生的一瞬间。患者心室颤动立即消失。心脏开始以设定频率有序跳动。两三分钟后患者就有眨眼反应。脸色也有所改善。

说时易,那时难。从心内膜导管插入定位、停药严密观察到抓准时机节点、果断实施起搏,每一步都有一定难度和风险。可两位教授的这一通操作可谓镇定自若,配合默契,步步精准,一气呵成。当瞬间止颤、起搏奇迹般出现的一刹那,我不由咕噜出一句“夺权成功了!”的惊叹,大家会意一笑激动地轻轻发出一阵“成功了!太棒了!”的欢呼声,庆幸患者终于得救。庆祝试用心脏起搏器抢救一举获得成功。这一幕惊喜欢悦的情景。被生动地记录在陈永年抓拍的那张照片上。你看,坐在宽频起搏仪前的两位教授露出了多么欣慰的笑容。围观的八位医生眼盯着起搏仪上律动的波形。一直压在他们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脸上发自心底的欣喜神情一览无余。之后经过精心医护,患者病情持续好转,气色改善,神志清楚,恢复进食,浮肿消退,并能正常交流。经数日稳定后,患者顺利出院,回家逐步康复。

马文珠教授开启先河的重要创举——国内首例心脏超速起搏成功抢救阿一斯综合症。就这样不经意间在无锡硕放诞生了!

疑难重症治疗途径和方法上的每一个成功突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性意义。1973、1975年在南京召开的两次全国心脏起搏器应用座谈会上。马教授结合治疗抢救实践作了学术报告。还与同事张馥敏、廖铭扬医师合作,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关论文。马教授首创的超速起搏抢救锑剂所致阿斯症的成功经验。不仅很快推广应用到各地锑剂中毒病例的治疗和抢救。如她所说“为当时大力消灭血吸虫病的国策尽了一份努力”。而且扩展应用到其他原因,如氯喹中毒、低血钾等所致阿斯症的治疗和抢救。时至今日,根据阿斯症发作的原因、症状所需和药物效果不佳时。及时安装临时性或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早已成为治疗和抢救各类阿斯症患者的业界共识。

马教授这一创举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早在1964年。因无特效药导致不少阿斯症患者失去生命。她就“初步树立了开展起搏治疗的决心”。为此先后与黄元铸、朱思明等同志组成研究团队。那时不仅要克服经费紧张、物资缺乏、技术薄弱等重重困难。还曾被指责为“只专不红”、搞“小集团”。经过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攻坚克难、探索创新,他们从心外膜到心内膜、固定频率到可调按需频率逐步推进。直至研制出宽频可调式起搏脉冲发生器。还用白金戒指熔化制成前面提到的那根双极心内膜起搏导管。从而开启了以心脏超速起搏治疗阿斯症的先河。之后还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心脏起搏专著《人q-,G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江苏科技出版社,1978年8月)。江苏被誉为与上海齐名的我国研制和应用心脏起搏器的发轫之地。马文珠教授和团队伙伴无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马文珠教授。是“江苏省医师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并荣任过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她几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医治病患服务、为培养人才付出、为科研攻关发力,作出了许多值得称道的贡献。近日,我登门拜望了已93岁的马教授。略显清瘦的老人家身安神怡,思维敏捷,看字无需眼镜。每周还上几次专家门诊。在个把小时的畅聊中,意外得知她当年是主要靠手感將心内膜导管定位于右心房内。顿生无比敬佩之慨。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坚守一个单位(省人民医院)、一项事业(心血管内科),不改初衷为之默默奉献一生。在此。谨向德高望重的马文珠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以这篇见证纪实——《国内首例超速起搏成功抢救阿一斯综合症诞生记》,作为这一首创50周年的礼物献给尊敬的首创者马老教授。以志庆贺和纪念。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血吸虫病阿斯
中芯国际与阿斯麦集团签订购买单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心跳可“发电”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参展品牌索引
该换时钟了
该换时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