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处在重要的生长发育期,保障儿童健康一直被社会关注。图/郭鹏
近日,国务院关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
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儿童健康工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儿童健康水平整体明显提高,《中國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儿童健康相关目标均如期实现。
部分受访家长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整体提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儿童处在重要的生长发育期,保障儿童用药始终被社会关注。
在儿童药品纳入医保方面,报告透露,儿童专用药和适用药占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种类的20.13%,经谈判新进入目录的34个独家儿童用药品平均降价55.6%。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2013—2021年,为了加强综合医疗保障,我国开展集中定点救治,逐步扩大救治病种范围,将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12个病种纳入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救治管理病种范围。
13岁的果果几年前被确诊为某型白血病,刚确诊时,治疗该病的药品尚未纳入医保范围。全部自费的结果,就是让果果一家几乎陷入绝境。
“好在孩子的病被及时纳入了医保范围,也算是让孩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果果的父亲表示,近一两年他发现,治疗孩子病症的药品增多了,药价却降了好多。“可以看到,国家在儿童医疗上做的努力,是实实在在的。”
另据报告介绍,我国印发的《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先后发布3批共105个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投入5.74亿元,支持儿童药品研发和临床研究。同时加强儿童用药重点监测,鼓励儿童药品集中生产基地建设。
而在针对儿童健康科研投入方面,报告显示,国家科技计划部署儿童生长发育与疾病防治相关经费由“十二五”时期的7561万元,增长到“十四五”时期的1.26亿元。
孩子身心健康是父母的愿望,可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报告显示,我国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统筹推进,强化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备,推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以抑郁症、孤独症为重点,探索防治适宜技术和干预模式。
报告还透露,全国1379家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儿童心理保健服务,318个地市设有精神专科医院,2756个区县能够开展精神卫生专科服务,初步缓解了基层儿童心理服务短缺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说,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愿望和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儿童健康成长,把培养好少年儿童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发展儿童事业,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儿童健康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除了上述提及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之外,报告还指出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比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仍处高位,超重问题不容忽视,脊柱侧弯、孤独症患病增多;“隔代养育”现象普遍;儿童医疗服务人才短缺且工作负担重;儿童用药、儿童伤害防控等方面还存在制度短板。
对此,分析普遍认为,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儿童健康促进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工作安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举措比较实在。
要从上到下推行毫不动摇的真正的坚决的学生减负,才是对儿童健康工作的最大保障。
沈跃跃建议,应该进一步落实儿童优先原则,要将儿童健康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儿童健康主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和责任考核。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发展需求,落实对儿童发展的优先保障。
对于区域、城乡间儿童健康状况不平衡,儿童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与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沈跃跃建议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儿童健康服务资源,特别是加大对西部农村地区妇幼保健机构专业人才配备和培养力度。“还要加快儿童医学人才培养,更好满足儿童就近就便的保健需求。”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共有儿童医院151家,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2.2张,较2015年增加0.27张;引导和支持高校新增27个儿科学、1个中医儿科学专业布点,加强“5﹢3”高校一体化儿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培养;加大儿科等紧缺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大力开展转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实施中西部儿童保健人员培训项目,我国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015年的11.8万人增加到20.6万人。
在完善儿童健康法律体系方面,报告指出,全国人大以宪法为依据,制定公布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妇幼保健事业,建立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持续的儿童健康投入保障机制。将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0~6岁儿童提供。
有观点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学习上的压力同样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平说,建议重视儿童阶段的学习压力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要从上到下推行毫不动摇的真正的坚决的学生减负,才是对儿童健康工作的最大保障。
《民生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报告还明确:“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依法行政、强化保障、创新机制、强基固本,不断推进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