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影响
——基于河南省市级层面的实证

2022-07-07 15:15陈军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2年6期
关键词:通水调水集约

汪 倩,陈军飞

(1.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2. 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98;3. 江苏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江苏南京 211100;4. 淮阴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由于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地区存在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开发过度且用水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依然是中国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科学命题[1]。南水北调工程自通水以来,为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北方地区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是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2]。南水北调工程作为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骨干工程,在增加受水区水资源供给量,缓解受水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同时,势必会给受水区的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带来影响。那么,南水北调工程通水至今,是否促进了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其具体影响机制与路径是什么?如何以调水工程为契机,加强受水区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管理,为实现水资源集约利用提供保障?以上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以调水工程通水促进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受水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综述

理论界对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概念与内涵、测度评价、影响因素、提升对策与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3-5],研究涉及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6-8],测度评价中采用的主流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及其扩展模型[9]、随机前沿分析技术[10]、层次分析法[11]等。具体到水资源的集约利用,邓铭江[12]从节水优先、总量控制、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四个方面探讨水资源集约利用概念及内涵。有学者[13-16]认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持续、安全的水资源保障,影响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城镇化进程、污水治理效率、水价机制等。Kong等[17]基于水足迹视角,构建Tapio模型对京津冀地区2004—2017 年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灌溉效率、居民节水意识等因素对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刘同凯等[18]探究了阻碍黄河流域水资源实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与现实困境,并从立法、监管、供需约束与优化等视角提出了水资源集约利用的具体展开路径。

目前,国内外关于调水工程影响受水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第一,从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配置、陆地水循环、水污染等方面探讨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受水区水资源系统产生的影响[19-21]。例如,韩雁等[22]建立基于量-质-域-流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探讨外调水影响京津冀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因素;Zhu 等[23]通过整合和分析2010—2017 年北京市的水文地质信息、地面沉降测量记录等相关数据集,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后北京市地下水水位的下降趋势和地面沉降趋势。第二,分析调水工程通水对受水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24-25]。例如,赵晶等[26]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加入水源替代模块与供水总量控制模块,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就业率、用水结构、进出口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得出调水工程通水对受水区经济发展产生拉动效应的结论;刘辉等[27]借助合成控制法,探讨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对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差异性影响。第三,基于调水工程背景,探究受水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关系[28-29]。例如,马骏等[30]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部分城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度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Miao 等[2]基于“资源-经济-环境”系统视角,剖析了影响受水区城市用水绩效的关键因素,提出改善受水区用水绩效的最佳途径和措施。

综上,现有研究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调水工程通水对受水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尚缺乏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视角下的探讨。鉴于水资源集约利用也是区域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深入探讨调水工程影响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问题亦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针对“调水工程是否促进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系统揭示调水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内在作用机理,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河南段市级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一般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调水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模型验证调水工程促进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机制,为以调水工程通水推动受水区实现水资源集约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支撑。

2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2.1 理论分析

2.1.1 调水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资源集约利用是一个宏观概念,追求的是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最优状态,最终形成以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行为“倒逼”用水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从整体性视角来看,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跨流域、跨区域的水量分配和调度,以多个行政区域为一个整体的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优先保障受水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31]。受水区以调水工程水源补充地表水资源、置换地下水资源,形成了多水源互济利用局面,不仅促进了受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还拓宽了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福利边界,充分体现了水资源集约利用理念[3]。

从经济学视角看,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在一定技术水平下,水资源与投入量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投入、投资水平等)相结合进行生产,当水资源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边际产出会逐渐减少。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北方受水区普遍存在水资源禀赋不足问题,水资源投入量并未达到边际产出递减阶段,水资源短缺已然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24-25]。调水工程通水提高了受水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和供水保证率,使水资源投入量与现有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在更高水平相结合,提高了水资源产出水平,拓宽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有效区间,为水资源集约利用提供保障[32]。

如图1 所示,在跨流域调水背景下,水资源综合投入为W,主要包括水资源要素投入量、供水成本(包括调水工程建设投资、运行及管理投资以及与供水有关的其他费用),以及节水、治污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费用。Tp为水资源综合投入所带来的总收益,可表示为Tp=f(W);平均收益Ap为总收益与水资源投入总量的比值,即Ap=Tp/W。边际收益Mp为每新增一单位水资源综合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即图1中第I区域为水资源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递增区间,且边际收益高于平均收益;第II 区域为水资源边际收益递减区间,但边际收益依然高于平均收益;第III区域边际收益递减,并低于平均收益;第IV 区域边际收益变为0,平均收益呈递减趋势。其中II、III 区域中边际收益Mp呈递减趋势但大于0,总收益Tp增速减缓但始终处于递增状态,说明水资源综合投入增加依然会带来总收益的提高,在此过程中总收益逐渐趋于最高水平。因此,称[Wa,Wc]区间为水资源集约利用的高效区间,在该区间内,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第IV区域总收益不会再随着水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继续增长,此时水资源综合投入过度,称该区域为水资源集约利用的无效区间。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受水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得以缓解,由水资源集约利用低效区间进入水资源集约利用高效区间(即[Wa,Wc]区间)。此时水资源综合投入带来的总产出和平均产出会不断增加,水资源供给能力在逐渐适应受水区经济发展速度,为受水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图1 水资源集约利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2.1.2 调水工程通水影响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机制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能够推动受水区进入水资源集约利用的高效区间,为实现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创造机会和空间[33],调水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的影响机制具体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进行考虑(图2)。

图2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影响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逻辑路径

就“开源”而言,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提高供水强度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直接影响,除了可利用的地表水、地下水、降雨、再生水、海水淡化等水源外,南水北调工程是增加北方受水区水资源要素供应量的主要途径,并且相较于降雨量的不稳定性和较高的再生水利用及海水淡化成本,工程通水后的供水稳定性和相对较低成本都为实现水资源集约利用提供了巨大优势。在保障生活、生产用水量的前提下,通过水源置换,以调水工程水资源代替部分当地地表水,压采地下水归还生态用水,增加废污水处理量补给农业和生态用水,实现水资源的集约利用[34]。此外,由于调水成本较高,导致供水价格会高于当地水源价格。而水价的制定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加强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35]。研究表明,以水资源的稀缺性和调水成本为依据,通过调整水价改变产业用水的价格弹性,可以改变水资源供需现状,对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影响[16]。

就“节流”而言,南水北调工程并未对其产生直接影响,但产生的间接影响也不容忽视。北方受水区是中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即使加上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量,受水区人均水资源量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因此,受水区政府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在调水过程中贯彻落实的“三先三后”原则、十六字治水方针等均以节水、治污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提,这对受水区节水和治污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高效灌溉、污水处理、中水和再生水回用等技术的革新与应用,推动受水区节水潜力的发挥,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节水环保服务业的整合和发展[37-38]。具体而言,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提高供水强度,增加水资源要素的供应量,使受水区水供给不足及“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争水问题得以缓解,为二、三产业规模扩大以及生产规模效应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为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供保障[39]。此外,由于工程调水成本高于当地地下水配水成本,这会促使用水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而研发节水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同时使大量优质的水资源投入到边际收益更高的生产行业中去,以达到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目的[40]。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区域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中线工程河南段供水范围主要包括南阳市、平顶山市、漯河市、周口市、许昌市、郑州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濮阳市、安阳市等11 座省辖市。受水区城市人口数量约占全省总人口数量的39%,GDP 总值约占省GDP 总值的一半。2014 年12 月12 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截至2020年底,河南省分水量达115.12亿m3。调水工程通水显著提升了河南省的供水保障能力,202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量占全省用水总量的11.14%,为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2.2 研究方法

(1)一般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基于前文理论机制分析,首先构建一般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的直接影响。具体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式中:WIUEit为i区域第t年的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WTPit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情况,包含供水强度(SI)和供水成本(SC)两个指标;CVit为其他控制变量;α0为常数,α1和α2为待估系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

(2)中介效应模型。借鉴Baron 等[42]的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研究调水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的间接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式中:Mit为中介变量,包括技术进步(TEC)和产业结构(STRUC)两个指标;β0、η0、λ0为常数,β1、β2、η1、η2、λ1、λ2、λ3为 待 估 系 数,εit,δit,μit为 随 机 误 差 项,且εit,δit,μit~N(0,σ2)。

2.2.3 变量与数据说明

(1)变量选取。被解释变量: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WIUE)。目前,关于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较多,多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以及投入产出评价法等[40,42-43]。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是在考虑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含义的基础上,更关注用水过程中的总量控制与节水问题,以达到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7,44]。因此,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需体现上述特征。基于文献梳理和数据可获得性,构建包含水资源投入强度、水资源产出效益以及水资源利用强度在内的3 个一级指标和9 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表征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表1),并采用熵权法进行测算[43]。熵权法的指标有正负之分,为避免数据计量单位和属性的不一致性对结果产生影响,采用最大值-最小值极差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45],即:

表1 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取情况

式中:x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取值,xjmin、xjmax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解释变量:调水工程通水情况(WTP),包括供水强度(SI)和供水成本(SC)两个变量。其中供水强度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实际供水量来衡量。供水成本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费来衡量,工程水源费由调水水价乘以实际调水量得到。由于河南省是水源地,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贡献巨大,水价较低,按地段分为三类:南阳段(望城岗-十里庙)为0.18 元/m3,黄河南段(辛庄-上街)为0.34元/m3,黄河北段(北冷-南流寺)为0.58 元/m3。受水区河南段只收取成本水费,用于维持工程的运行维护及投资还贷等基本费用,由南水北调运营管理单位直接收取。此处水价仅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到各分水口门的供水价格,并非最终价格[46]。

中介变量:包括技术进步(TEC)和产业结构(STRUC)两个变量。其中,技术进步用R&D 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用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总产值比重来衡量。

控制变量:根据以往相关研究,综合考虑其他影响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因素,选取以下四个变量[7,40,43]:水资源禀赋(WRE),采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来衡量;城镇化率(URBAN);人均可支配收入(INCOME);政府作用(FIN),采用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来衡量。

(2)数据来源及处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 年12 月12 日正式通水,故选取2015—2019 年河南省11 个主要供水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相关数据主要来自《河南统计年鉴》(2016—2020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5—2019 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2015—2019年)、《河南省南水北调年鉴》(2016—2020年)。为了减弱模型回归过程中的异方差问题,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影响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实证

3.1.1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影响

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中,首先要通过Hausman 检验和F 检验选择模型的回归形式,经Hausman 检验,选择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估计,F值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回归方程整体有效[47]。实证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知以下几点:首先,由模型(1)和模型(2)可以看出,供水强度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调水工程供水量的增加对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促进了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由模型(2)可知,在加入控制变量后,供水强度的回归系数只是略低于未加入控制变量的系数,且显著性水平未发生改变,说明从整体来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由模型(3)和模型(4)可以看出,供水成本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且加入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系数仅略低于未加入控制变量的系数,说明从整体来看,调水工程供水成本的提高对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促进了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

3.1.2 稳健性检验

上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基本证实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为验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一,加入更多控制变量。选择将人均GDP(PGDP)加入回归模型之中,回归结果见表3中模型(1)和(2)。第二,根据实际研究情况选择较为相似的变量替换原模型中的主要解释变量。使用调水工程人均水资源供给量(SI1)来衡量供水强度。使用调水工程从中线总干渠到各水厂的工程水源费(SC1)来衡量供水成本,供水价格按地段分为三类:南阳段(望城岗-十里庙)为0.65 元/m3,黄河南段(辛庄-上街)为0.74元/m3,黄河北段(北冷-南流寺)为0.86元/m3。回归结果见表3中模型(3)和模型(4)。

由表3 可知:稳健性检验结果与表2 中的回归结果基本保持一致。首先,由模型(1)和模型(2)可以看出,供水强度和供水成本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在加入新的控制变量(PGDP)之后,供水强度和供水成本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依然存在显著促进作用。第二,由模型(3)和模型(4)可以看出,供水强度和供水成本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河南段的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表明模型估计结果比较稳定,进一步验证了上文研究结论的合理性。

表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影响

表3 稳健性检验结果

3.2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影响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机制验证

3.2.1 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

表4为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模型(1)—模型(4)报告了以科学技术进步(TEC)为中介变量的情况下,供水强度影响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估计结果。

表4中:模型(1)、模型(2)供水强度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调水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河南段技术进步、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模型(3)中,技术进步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技术进步对受水区河南段的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模型(4)中,供水强度的回归系数不再显著,技术进步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技术进步在供水强度促进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高的过程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调水工程通水以技术创新以及科技进步为载体,促进受水区生产、生活用水方式的改变,对于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深入分析该传导机制,在模型(4)的基础上引入供水强度和技术进步的交互项,结果见模型(5),显示技术进步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技术进步对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正向影响会随着供水强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表4 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检验(一)

技术进步在供水成本促进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5。

表5中:模型(1)、模型(2)供水成本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供水成本对受水区河南段技术进步、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模型(3)中,供水成本和技术进步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技术进步在供水成本促进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过程中供水成本的提高所产生的“倒逼机制”提升了水资源在利用、配置、回用等环节的技术水平,进而对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产生正向影响。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引入供水成本和技术进步的交互项,结果显示,技术进步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技术进步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显著正向影响会随着供水成本的提高而不断减弱。

表5 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检验(二)

3.2.2 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

表6为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估计结果。模型(1)—模型(4)报告了以产业结构(STRUC)为中介变量的情况下,供水强度影响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估计结果。

由表6 可知:模型(1)中供水强度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供水强度对产业结构产生了正向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河南段二、三产业规模的扩大具有促进作用。模型(3)中产业结构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产业结构对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了正向影响,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随着二、三产业产值占比的增加而得到提升。模型(4)中供水强度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产业结构在供水强度促进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过程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调水工程为以传统工业及新兴服务业为代表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水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提高了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模型(5)在模型(4)的基础上引入供水成本和产业结构的交互项,以便进一步分析该传导机制。模型(5)中,产业结构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产业结构对受水区河南段的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显著正向影响会随着供水强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表6 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检验(一)

产业结构在供水成本促进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模型(1)中,供水成本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供水成本的增加对二、三产业规模的扩大存在正向影响。模型(3)中供水成本的回归系数不再显著,而产业结构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产业结构在供水成本促进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在模型(4)中引入供水成本和产业结构的交互项,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而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产业结构对受水区河南段的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的正向影响会随着供水成本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通过观察表4—表7,还可以发现以下几点。第一,表中交叉项变量“SI×TEC、SC×TEC、SI×STRUC、SC×STRUC”系数均为小于零,说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对受水区河南段的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正向影响会随着南水北调工程通水规模的扩大(即供水强度、供水成本的提高)而下降,调水工程通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受水区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的努力。这可能是因为调水工程通水降低了受水区水资源短缺风险,缓解了受水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对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和紧迫性。此外,随着调水工程通水规模的增大,水资源综合投入产生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的变化趋势也可能由递增状态转变为递减状态(即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进入图1 中的[Wb,Wc]区间范围内),此时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速度有所减缓,调水工程、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的积极影响被弱化。第二,控制变量中的政府作用(FIN)对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影响效果较为复杂。具体表现为,在未加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两个中介变量时,政府作用的回归系数大多不显著(见表7中的模型(2)),政府作用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并未产生正向影响。而在加入中介变量后,政府作用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见表7 中的模型(3)、模型(4)),此时政府作用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这说明在技术创新水平高,二、三产业生产规模较大的地区,政府作用对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更易产生积极影响。

表7 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检验(二)

4 结论与政策启示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河南段为研究对象,采用2015—2019 年(即工程通水后)的河南省市级面板数据,使用一般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验证了调水工程通水对中线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的影响,其中南水北调通水情况采用供水强度和供水成本两个指标衡量,研究发现调水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调水工程通水影响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机制进行验证,发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都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主要结论如下。

一是从“开源”视角来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产生了直接影响,即调水工程供水强度和供水成本的增加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基于水资源供给管理层面,应以增强受水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水利部门监管职能,提高调水工程建设运行与管理水平,致力于水利大数据、水利智能服务、水利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高调水过程中的水利高效化和信息化能力,实现调水工程水量精准化调度,保障调水工程供水量稳定增加。同时,以实现水资源环境保护、统筹水资源供需均衡、推动节水技术创新为目标,大力推进受水区水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现有的生产、生活、生态供水水价动态调整机制、工程水源费合理征收机制以及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机制等,为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保障,为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撑。

二是从“节流”视角来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基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两个中介变量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了间接影响。具体而言,技术进步在调水工程供水强度和供水成本促进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分别具有显著的完全中介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而产业结构在调水工程供水强度和供水成本促进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均具有显著的完全中介效应,即调水工程通水可以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基于水资源需求管理层面,受水区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贯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个方面来把握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提升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推动受水区进入水资源集约利用的高效区间。

该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是:第一,调水工程通水不仅提高了受水区供水安全与供水保障,还为知识、人才、技术的流动提供了契机,受水区政府应借此机会,强化本地区技术创新与积累,推进跨区域跨省的技术、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积极吸纳外部知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突破用水技术和生产技术瓶颈,进一步激发农业节水、再生水、循环用水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大力推进“技术+节水+效益”,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提升。第二,受水区政府应充分利用调水工程通水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制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导向型政策,有序推进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开展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行动,大力发展节水降耗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积极引导国外投资转向第三产业,吸引新资源新要素进场,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集约化进程,提高单位水资源产出效益,增强调水工程通水对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正向调节作用。此外,受水区政府应充分依托南水北调工程枢纽设施,增加生产、生活集约用水教育投入,建设多种水情教育基地,面向全社会开展国情水情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集约用水意识。

猜你喜欢
通水调水集约
2022 年春季永定河全线通水工作正式启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全线通水7 周年等
复杂跨流域调水系统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以陕西省引嘉入汉调水工程为例
豫西集团江河公司一项合理化建议提案,通水电缆使用寿命延长10倍
调水专家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问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大事件 高占位 精制作——湖北日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报道评述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分析